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卫长公主(汉穿)》 120-130(第11/30页)
刘珏等人:……
他们都不是两三岁的孩子,怎么可能被刘瑶这话给唬住!
刘瑶见他们不信,用手指戳了戳离她最近的刘珏的脸颊,“你们不信,就等着吧,等我……”
“?”刘珏歪头,眼神催促。
话怎么说到一半,就不说了。
刘瑶不理她,目光在面前的弟弟妹妹挪移,脑中灵光一闪,她想到法子了。
……
六月初二,午后时分,鼎湖宫中,骄阳高悬,少了云层的遮掩,阳光的热情无法抵挡,整座宫殿仿佛披了一层金沙。
因为刘彻病重,要养病,所以鼎湖宫周围一切鸟兽都被驱赶,更不用说往日这个时间不可或缺的蝉鸣,老早就被宫侍处理掉。
值守的羽林卫一身薄甲,又顶着大太阳,早已汗如雨下,透过树叶缝隙盯着头顶的太阳,目光透着哀怨,今日的太阳为何这般耀眼,热的都能和城中相比了。
总的来说,今日与寻常相比,除了热些,没什么区别。
忽而一名羽林卫注意到天空中出现一道亮光,比阳光还刺眼,好似白日星辰一般。
其他人听到惊呼,也纷纷仰头看,揉了揉眼,发现不是自己眼花。
亮光慢悠悠地往下坠,最终落在鼎湖宫旁边院子的古树之上。
值守的公孙校尉看到动静,走到树下,仰头望着树丛缝隙,树缝中夹着一个金色的灯笼,看着比寻常灯笼制作精美些,但是看不出此物为何能在天上飞。
“让人搬个梯子!”公孙校尉原先打算让人拿下来,可是想起之前看到的景象,打算亲自去拿,防止被手下人给弄坏了。
“诺!”众人连忙应道。
片刻后,公孙校尉将金色灯笼拿了下来,发现里面并无灯烛,轻轻一嗅,有带有烧灼气息的异香,灯笼下方吊着两颗鸽子蛋大小的无色宝石,还绑着一卷不规则的焦黄纸卷,边缘有不少烧灼熏黑痕迹。
拿下纸卷,公孙校尉发现此纸一面用大篆写着“天谕”二字,另外一面上红褐色的字迹,他只能辨别出其中一个“帝”字。
一开始看到“天谕”二字,已经让他心神一震,现在看到另外一面还有一些字,瞳孔一缩,大手都在轻微颤抖。
陛下现在病重,今日天降此物,说不定是上天的意思。
“你们看到没有!这上面有字!”他还有些不确定,担心是自己看花了眼。
其他羽林卫闻言,凑过去仔细辨认。
……
“真有!这是‘帝’字? ”
“帝?这是何意?难道说的是陛下?”
“不知道,只有一个字,不好分辨。”
“校尉,我看这上面肯定还有其他字,你看这字的位置不对。”
……
公孙校尉也这样觉得,但是天谕上就显现出一个“帝”字,其他字没出来,若是对陛下不利,他们也不好献给陛下。
就这样一群大老爷们开始围着纸卷研究,加上天气热,心情越发烦躁。
忽而,公孙校尉右手边的一个小年轻指着上面焦黄的痕迹,“头,我觉得这是老天爷提醒我们要用火烧或者火烤。”
此话一出,旁边一名大汉抽了他后脑勺一下,“如果烧没了怎么办?”
小年轻疼的龇牙,揉了揉后脑勺,“那就献给陛下,咱们就看到一个‘帝’字,什么内容都不知道!”
公孙校尉眼睛大亮,大掌拍了拍小年轻的肩膀,“陈荒,真有你的!陛下若有赏,大家都少不了。”
于是,公孙校尉让人拿了一截红绸,将一应东西全部包起来,小心翼翼进入鼎湖宫殿内,向刘彻汇报。
刘彻听闻东西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精神一震,连忙唤人进去。
莫雨接过东西,仔细检查了一番,确定没有危险,然后送到刘彻跟前。
刘彻第一时间去看“天谕”,可是上面只有一个“帝”字,旁边隐约显露了半截残字,辨认不清。
公孙校尉见他眉头紧锁,趁机说了自己与众兄弟的猜测。
刘彻听闻后,思索片刻后,让人拿了灯烛,小心翼翼将纸靠近灯烛。
莫雨也在一旁屏息凝视,手中端着一杯水,防止纸卷着火。
随着纸卷中心被火焰靠热, “帝”字旁边的字也显现出来,刘彻喜得大手直颤,差点让火焰撩到纸卷。
“陛下小心!”莫雨惊声提醒。
“没事,没事!”刘彻连忙远离,然后继续烘烤。
须臾,纸卷上就出现了一大串红褐色字迹——刘彻,汉之第七帝,天资聪颖,择言纳谏,用人唯能,亦不乏温情体恤……念其过往功绩,此番病患可除,帝可在甘泉山腰祭祀祈祷,召其瑶、 珏、琼、 据、琪、闳帝姬帝子,于正午时分,甘泉峰顶,若诚心正意,可赐仙药……
刘彻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大,嘴巴微张,完全懵住了,愣了好一会儿,当即大笑,“哈哈哈!现今赐下无字天书,真是上天佑朕!”
公孙校尉不知道纸卷上的字,但是听刘彻这么一说,就知道他立功了,立马喜笑颜开。
果然刘彻赏了他不少东西,包括今日发现天书的羽林卫也都有赏赐。
等到公孙校尉退下后,刘彻又将纸卷看了看,这些时日因为病痛堵在心口的郁气一下子散了大半,虽然身子还是没有力气,但是嗅到天书上带着熏烤味的异香,眩晕的脑子一下子清明了,也不头疼脑胀了。
让刘彻不由得感慨,不会是天书,光是闻一下,就有如此奇效,若是拿到仙人上赐的仙药,他的病患一定尽除,原来上天赐下的天书不是丝帛锦缎,而是看着这般质朴,还带有天火灼烧的痕迹,幸亏是在上林苑,而是带有宝石,否则被无知百姓捡到,肯定只要宝石,其他东西能毁了就毁了。
莫雨也是惊奇不已,难不成上天真是被陛下的诚心感动,所以降下神谕。
之后,刘彻就宣刘瑶去鼎湖宫议事。
刘瑶抚着肚子,面带诧异地看着宣旨的小黄门,“到底因为何事?阿父怎么催促的如此急?”
小黄门看着正厅内的奴仆,面有难色。
刘瑶见状,示意他们出去。
等闲杂人等出去后,小黄门这才小声道:“听说今日晌午,上林苑落下一颗星辰,星辰落地后化为神谕,陛下可高兴了,长公主不必担忧。”
刘瑶:……
她担忧个鬼,为了弄出这个动静,她将之前从西域商人那里淘来的两颗钻石都舍出去了。
只是没想到宫中居然传成了这样子,压根不用她去解释。
幸亏之前给阿父科普时,没告诉他如何做隐形字。
……
只能说,幸亏为了看顾刘彻,刘瑶搬到了上林苑,若是在长安的话,正值一天最热的时候,来回折腾一番,肯定浑身被汗水浇透。
刘瑶与曹襄一同到了鼎湖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