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公主(汉穿):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卫长公主(汉穿)》 60-70(第7/32页)

命白羊王、楼烦王为主力大军。

    ……

    四月中旬,卫青、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四路大军均率领一万骑兵一路向北,进入草原腹地。

    公孙贺率领的军队往北走了五天,行军三百多里,沿途一个匈奴人没遇到。

    一开始,公孙贺还怀疑弄错了方向,后来心里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害怕中匈奴的埋伏,就带兵撤退了。

    ……

    而公孙贺之所以没遇到匈奴人,是因为原先负责他的白羊王在与楼烦王一同集中力量对付李广。

    虽然他们也很喜欢卫青的人头,但是与李广比起来,就不值得看了。

    李广可是汉朝有名的将军,将他俘虏了,他们二人会扬名天下,汉朝的脸面也会被他们踩在脚下。

    ……

    至于李广,在四路大将中,他资格最老,名气最大,卫青、公孙贺、公孙敖都敬重他,若是此次战役大胜,他会是最出彩的那位。

    一定能凭借这次军功封侯!

    所以在一开始出关后,他就率领两千先锋军一直冲到前面。

    而等他遇到白羊王、楼烦王的伏兵时,他与手下已经远离主力十余里远。

    第63章 舅父可比阿父听话了,你让他干什么都行。

    李广被包围后,警觉不对,慌忙组织突围。

    但是白羊王与楼烦王此次就是为他而来,怎么可能放过到嘴的肥肉,两个匈奴王自始至终一直紧盯李广,如同剥洋葱一般将李广的队伍剥了一圈又一圈。

    李广没有支撑下去,直接被匈奴活捉。

    等后面的汉军主力赶来时,匈奴大军已经撤退了。

    汉军大将大惊失色。

    与汉军不同,匈奴活捉李广,此时是春风得意,对于他们不亚于一场大胜。

    ……

    至于卫青那边,卫青率领一万骑兵出上谷后,一路上比较顺利。

    卫青之前没有担任过主将打过如此大的仗,匈奴对他的印象,一是刘彻的小舅子,二是伤过军臣单于的人,虽然眼馋他的赏金,但是比起名将李广,他的诱惑明显不足,所以自从出塞后,卫青率领的部队就没遇见匈奴人。

    为了保险,卫青采用大穿插、大迂回的行军方式,让部下不适应,也不理解,等到深入从大漠时,部署纷纷劝卫青莫要冒进,警惕被匈奴人埋伏。

    卫青淡定道:“先前与匈奴作战,我大汉大多就是被动防守,如今我军已经深入敌人腹地,这是他们始料未及的。这一路上没有见到匈奴骑兵,说明我们已经绕过了匈奴人的防线。只要继续向前,必有所获。”

    为了加快行军速度,他命令军队丢掉辎重,加速前进。

    向北行进二百里后,卫青举起千里眼,龙城的城门赫然出现在他们眼前,卫青又望了望周围,城外只有两支巡防骑兵。

    将士们看着草原中拔地而起的龙城,彻底心服口服了。

    要知道龙城是白羊王、楼烦王的大本营,是匈奴王庭南面的屏障,同时也是匈奴祭祀祖宗的地方,因为也被称为“圣城”或者“南郡”。

    而对于驻守龙城的匈奴人来说,龙城遭遇叛乱的危机都比被汉军攻打的可能性大。

    他们压根没想过会有一支汉军会绕过防线,直入腹地,来到他们面前。

    而此时,驻守龙城的匈奴兵不足三千人。

    壮丽草原上,日头高悬,炽热的阳光十分刺眼。

    卫青立于阵前,剑指龙城。

    “冲——”

    一声令下,上万汉军如波涛洪流一般冲向龙城。

    匈奴守兵措不及防,加上大漠城墙不如中原城墙,基本上就是摆设。根本无力抵抗,纷纷抱头鼠窜。

    ……

    白羊王、楼烦王活捉李广后,带着部下,一路不停嚎叫,兴奋不已,命人将李广押送回去,他们继续去收拾公孙敖。

    匈奴人架了一个网兜,将李广如同他们过往劫掠的羔羊一般放在里面,然后两名骑兵架着,一路炫耀地走了十几里,李广装死,趁身边的骑兵一个不留神,夺了他的马和弓箭,然后一溜烟逃跑了。

    ……

    匈奴人这边暗恼自己大意,没有多派一些人押送李广,让他跑了。

    而白羊王、楼烦王因为活捉李广,对于匈奴这边的士气乃是一大提升,所以遭遇公孙敖后,打起仗来更是不要命。

    也让公孙敖应付的吃力不已,遭遇了一场硬仗,杀敌三千,但是战损达到七千,只剩余三千人。

    而且以匈奴兵的气势,公孙敖知道他与将士们此次怕是要葬身大漠,全军覆没!

    就在公孙敖心中绝望之际,忽而就见匈奴兵鸣金退兵,直接抛下他们走了。

    公孙敖捂着伤口,怔怔地看着远去的匈奴兵,半天回不过来神。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等到公孙敖与汉军主力会和,才知道原来卫青所带队伍袭击了龙城。

    ……

    卫青所率部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斩首匈奴七百余人,俘虏两千余人,缴获牛羊百万之数。

    等白羊王、楼烦王奋力赶到时,龙城满目疮痍,一片狼藉,汉军也无影无踪了。

    ……

    五月入夏,今年的长安比往年要热,刘彻这几天一直焦躁不安,时刻关注边陲的战事。

    前段时间,前线传回来的军报减少,他就知道前线已经开打。

    这两日,他一直睡不着觉,对于前线的消息,既怕又想快些知道。

    被这事闹得,连政事都没有心思。

    时不时走出宫门,询问有没有军报,要么就是宣召韩安国他们,看看有什么军事部署需要补充的,马邑之战后,他为此自省了好长时间,此次开战,在情报保密方面是慎之又慎。

    而且李广、卫青他们此次只带了四万骑兵,与马邑之战的规模压根不能比,他自然也想驱百万之师,将匈奴一举歼灭,想也知道不可能,做事要循序渐进。

    还有的就是,他经不起一场大败。

    四万骑兵若是灭了,他修整几年,还能重整旗鼓,若是几十万大军没了,他怕是要十几年才能恢复过来。

    “捷报!”

    声音由远及近,传到刘彻的耳朵里。

    在阙楼上的刘彻急的差点从上面跳下来,如风一般,一下子蹿下了楼。

    莫雨连忙追上。

    “捷报!”报信的将士满脸是灰,双手托着蜡封的铜筒。

    刘彻一把抓过去,连忙打开,一目三行。

    ……卫青率军攻入龙城,斩首七百余人,俘虏两千余人,缴获辎重巫术,牛羊数百万……

    刘彻眼眶一红,确实是捷报啊!

    匈奴的圣城被卫青给毁了。

    上次在马邑之战时,卫青伤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