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宋仁宗: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家父宋仁宗》 140-150(第4/18页)

借口吗?

    况且孔家毕竟是孔家,是传承千年,深深与封建王朝绑定纠缠的庞然大物,有文宣王的面子在,有天下读书人的眼睛看着,在殿下你是白龙鱼服,孔宗愿大概率不知晓您身份的情况下,让他们自己体面的待遇还是要给的。

    所以对这份打着孔宗愿名头,请求爵位转枝的劄子,赵昕干脆利落的批了个准,然后从几个候选人中挑了个最小的继承爵位,甚至稍微给了一点有名无实的荣誉。

    但他并不因此感到欣喜,因为这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区区爵位转枝,不值得他主动用头迎上去挨那么一下,更不值得他现在被媳妇瞪着。

    有章献太后被文人士大夫口诛笔伐在前,折璇向来不管赵昕怎么在前朝使手段整活。

    再说她对政治也不太感兴趣。

    属于能理解,但觉得很累,能不沾手就不沾手。

    但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赵昕不能以他自身为筹码使手段。

    能不能对你自己的金贵程度有点数,好好爱护一下你自己!

    我这费尽心思地给你当私人医师照顾你周全,结果你一声招呼不打,直接碰瓷去了!还用脑袋碰!

    口口声声说是看准了的,可要是万一出了意外呢?

    真当我没气性是吧?

    其实赵昕这次伤得不算重,仅仅是破了油皮,额头上起了个鼓包,只需好好静养上十天半月的,包管到时间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但架不住在静置了三五天之后颜色从青变紫,看着十分碍眼,还伤在头上,连硬质的大漆帽都戴不得,只得用软布幞头包着遮掩。

    当折璇选择顶事的时候能把除赵昕之外所有人都说服,然后把赵昕药倒了送离最前线。

    所以现在一句话不说,静静看着赵昕的模样是真令赵昕心中毛毛的。

    赵昕努力挤出一点干笑,准备摸糖嚼嚼。

    从没见过媳妇这种模样,得吃点糖压压惊。

    然后别说是糖,连装糖的袋子都被折璇不客气地收缴了。

    怀揣着十分忐忑的心情,赵昕接受了例行的轻柔细致上药服务。

    紧接着接受单独审判。

    “理由。我需要理由。”折璇说得极为认真。

    都是要继位的人了,就是再看不惯孔家,也不必急于一时,更没必要把自己搭上,挨这么

    一下啊。

    说得难听些,哪怕是官家如今为了求帝业圆满,非要把孔家人抬举个衍圣公的爵位,可孔家人明显屁股底下不干净,你将来认真找找理由就能再把这个爵位削了。

    何必在这个时候与官家硬顶,甚至不惜以面上有创为由,终日不出房门向官家施压,引得父子生隙呢?

    这一切都不合你行事的常理常规,而一切不合常理常规之处,都必有其缘由。

    出于对你将自身压上赌桌行为的不赞同,我必须知道理由。

    折璇不是旁人,赵昕对她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起身走到书案前,铺平纸张,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衍字。

    折璇到底不如赵昕这般开了上帝视角,秀眉微蹙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用手指扣了两下桌面,示意自己不解其意。

    赵昕笑笑,继续在衍字的左侧写下两行字。

    “衍者,繁衍分布意也。”

    折璇觉得自己好像有些明白了。

    官家为这些文宣王之后拟改的封号就是衍圣公。

    官家的意思其实挺单纯的,就是想借着封禅的机会,改封孔家人为衍圣公,借以表达本朝千秋万代,子孙亦如孔家一般连绵不绝的美好期盼。

    但这个衍字同样会带来一个崭新的问题,同过去的褒成君以封地为名,文宣公以功用为名,这个衍字确立了孔氏后人存续繁衍,倚仗祖先名望获得特权的法理。

    即便仲远继位后找法子削了这个爵位,但华夏最重成例,只要有成例可寻,就一定不会缺少想拉拢读书人的帝王把这个爵位还回去。

    以孔家这些近枝后人所表现出的德行,多半会变为就是看在我祖宗的份上,朝廷也得好吃好喝地供着我们,不能让我祖宗断了香火的肆意妄为。

    而且如今便抬到如此高的地位,若后世帝王再有封禅之举,循惯例加恩……

    一代两代人还好,长此以往,怕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都压不住传承不绝的孔氏,重演南北朝崇佛旧事。

    所以仲远反对的并不是给孔家人改封号,而是不愿意用这个衍字。

    折璇想了想,也提了一支笔在旁写道:“何不同官家直言?”

    官家还尚未到昏聩的年纪,应该能听进去的。

    赵昕苦笑,亦提笔写道:“他如今能决定的也只有这些事了,不肯退让。”

    谎话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这一句大实话让折璇也只能苦笑着弃笔。

    权势动人心啊,似仲远这等不醉心权势的才是世间万中无一的异类。

    赵昕继续写道:“以我一人额上之伤,揭孔氏飞扬跋扈,只顾一姓私欲之真面,令后世引以为戒,绝复用衍字之举,可乎?”

    总之衍圣公这个称号,越晚出现越好,不出现最好。

    等着科技树攀爬到一定地步,圣人之后的称号也就自然会失去其护体金光了。

    折璇不语,只是取了铜盆将两人密语焚尽。

    这些话落到旁人眼中可是大坏名声。

    苦心人,天不负。赵昕到底是没白挨那一下,在他闭门不出的第四日,额上的肿胀已经平复,只留下一片小小的,不仔细看看不出的淤血堆积。

    而没了孔宗愿这个大赞助商,曾巩和晏几道在赵昕的支持下丝滑入局形成替换,用着不打不相识的名义聚拢三苏、双章并曾家其余几个小字辈,迅速把名声打了出去。

    皇城司呈递上来情报中值得一观的人名正在飞速增加,赵昕甚至在其中看到了吕惠卿的名字。

    看来他的第一次恩科,必定会很热闹,只是不知道这回谁能独占鳌头。

    当然最好的消息还是无良爹终于松口了。

    孔家文宣公的封号未变,只是多了三百亩良田,民户二十口作为历年祭祀之用。

    对于这种必要的面子工程,赵昕毫无意见,干脆利落地允了。

    反正以后总能找茬拿回来,权当是暂时寄放在孔家那,为了将来更好地吃利息。

    当一切,摆在他面前的就只剩下了一件事:作为陪祭,随赵祯封禅泰山。

    第143章 更替

    翌日,天刚蒙蒙亮,封禅大典开始。

    依礼部定下的流程,赵祯首先带领赵昕并随行文武官员,在供奉着泰山山神的庙宇大殿前焚香,谓之迎神。

    待烟柱直上青天,香烛燃烧过半,问卜得到上天已经知晓天下百姓心意的吉卦后,赵祯这个主祭人就会带着众人沿泰山阳面的山道而上,前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