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清穿十福晋》 120-130(第8/14页)
月份刚办了周岁宴,刚满一岁宫里就赐了名字下来,就是想着让这孩子也沾沾康熙的福气,别再夭折了。
以往最精明总想着联络这个往来那个的富察氏,为着这几个孩子是再要强不起来了。连同胤祹也从书房搬回后院,夫妻两个天天守着儿子过。
弘是一个月总有大半个月是病着的,正院天天都是药汤子的味道,胤祹连后院都不敢去了。再生一个?生下来又病病歪歪的呢,他实在是遭不住了。
富察氏更是再没催过,别怪她自私心狠,眼下弘是还不知道养不养得住。
外边那些事再要紧,自己家里过得一团乱麻,说出去都叫人笑话。自己生的两个都是病弱的,倒是李佳氏有福气,得了个身体好的格格。
这么一来,富察氏就害怕府里孩子多病弱的根子并不是在胤祹身上,而是在自己身上。要是再劝胤祹去后院,到时候多添几个身子骨好的庶子,自己的弘是就更艰难了。
夫妻两个一个无心一个有意,倒也暂时和平共处,一个守在府里连出门的时候都少,一个守着宗人府干自己的差事,甭管外边多热闹,总之他不掺和。
每天管着的都是宗室里的婚丧嫁娶迎来送往,再不然便是这家生了个孩子要上玉牒,那家死了当家老爷太太要分家。
听着极琐碎,都是不能出错不敢出错的大事。毕竟除了少数有差事有实权的宗亲,大多数人一辈子可不就是围着那一个小家转,一份家业一处宅院,那都得掰扯得清清楚楚才行。
时间长了,胤祹才明白佛经里说的那些道理对这天下大部分过日子的人来说,是真没用。而自己只要没法狠心往真把自己舍去佛门,就不该沉溺得太过。
别人劝再多不如自己想通,想通了整个人看上去反而比以前当佛子的时候更平和了些。
他在宗人府,每天见的都是家长里短。陪在太后身边再不像以前那样张口闭口全是佛经,说的全是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富察氏对这些没什么兴趣,但她耐得住性子,就坐在太后身边听着,还是不是搭个话递个音,跟捧哏似的。太后听得津津有味,不光听还要问,正经把外边那些事当个故事听。
康熙在宁寿宫内殿门外站了好一会儿就转身走了,走之前还专门叮嘱了守在门外的奴才,不要让太后知道他方才来过。
从乾清宫出来,绕到宁寿宫再最后才在毓庆宫停下。
毓庆宫里还是很安静,太监宫女走路没声儿,除了跪下磕头请安连呼吸都是清浅的。
往里走,远处廊下站着弘晳和弘晋,两人连近前来都不敢,就远远的在廊下跪着磕头。当年胤礽出事的时候弘晳十岁,弘晋八岁,都是不算大。
都是半大的孩子就被圈在毓庆宫里不让出去了,这么几年下来原本养出来的那点子太子长子次子的傲气也全没了。
本来也是,被圈在毓庆宫这么大点儿的地方,连笑都不敢,说话也要压着嗓子,甚至连哭都不敢叫人看见,比有些想叫就叫的狗还没自由,又有什么好再傲气的。
康熙顿住脚步,默默看了孙儿良久。当初弘皙出生的时候,康熙还预想过日后等到胤礽登基继位,这个孩子也该长成了,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多好。
可惜啊,念想里的东西都成了泡影,这辈子是不成了。如今能想法子把弘晳和弘晋两个孩子摘出去就不错了,自己的老二,是注定要走在自己前头了。
胤礽住的内殿倒是比别的地方要热闹些,听说胤礽隔三差五还要叫戏班子唱戏,只可惜戏班子也是关在毓庆宫里出不去的,唱来唱去都是那几出,新戏他们不会也学不来。
“儿子给皇阿玛请安。”
“起来吧。”
胤礽今年三十五,直郡王在府里关了几年头发斑白,胤礽比他还小两岁,头发却几乎全白了。
穿着半旧常服的太子看不出一丝当年的意气风发,整个人眉宇间全是郁气,整个人瘦得不像话,眸色淡淡看不出有什么愤懑也看不出有什么盼头。
人是活着,但也仅仅是活着罢了。
上个月,太医院把太子的脉案递到康熙案头,是郁结于心油尽灯枯的脉象,寿数快要到头了。
要说有什么大病也没有,就是人一天比一天瘦,精神一天比一天短,说白了就是活着的那股子劲儿,胤礽散了。
“想好了,还是不出去。”
“皇阿玛,儿子这辈子自懂事起,学的就是怎么当一个太子,当一个储君。”
“您说现在就算能放我出去,我也做不成别样的人。可要我再去争去拼一把,我倒是无所谓的,可毓庆宫里这么多人,他们可怜。”
胤礽看向陪自己跪着的石氏,“儿子这辈子就这样了,既然当了大半辈子的太子,那就当到底吧。好歹有始有终。只盼着日后儿臣的妻子和孩子,能活得自在些,儿子便永世不忘皇阿玛的恩德。”
康熙看着跪着的儿子沉默不语,有些话到了这个份上说与不说都不那么重要了。
“你老子还没死,跟朕面前说的什么一辈子。既是想要两个孩子活得自在,总得自己看看吧。看看他们在外面活得好不好,你才安心。”
这话胤礽听没听进去不好说,但等到胤禵侍疾过后又该轮到直郡王时,宫里一道不起眼的口谕,让直郡王把弘昱带进宫一起侍疾。
一听说府里孙辈儿也要跟着进宫侍疾,第一个急了的就是尼楚格。她除了过年进宫之外,也就是一年几次跟着禾嘉去永寿宫看看成妃娘娘,宫里其他地方她几乎没去过。
现在要跟着阿玛额娘去宁寿宫侍疾,尼楚格急得只用了一夜嘴角就长了个泡,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弘暄去了七贝勒府,要跟她七伯娘学规矩。
越长大尼楚格的模样就越发的好,五官明艳大气跟禾嘉是如出一辙,只一双杏眼眼波流转间像极了胤俄,胤俄的眼睛也不像爱新觉罗家,而是更像温僖贵妃。
杏眼大而圆,尼楚格长这么一双眼,就把过于浓烈的五官给中和下来,微微网上翘起的眼尾笑起来的时候明媚又娇憨,特别像禾嘉上辈子养过的布偶猫儿。
这么一个漂亮姑娘娇娇地凑在自己身边起腻,说起要临时抱佛脚学规矩的时候带着一点点心虚,可不把纳喇氏哄到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胤祐更是直接一挥手,就把俩孩子都给留下来了。弘暄送去跟弘昕住,尼楚格就在正院陪纳喇氏学一学宫里的规矩,胤祐自己搬去书房凑合几天,不妨事。
弘昕比尼楚格小两岁,七八岁的小阿哥还没开始抽条,看着比尼楚格矮不少。是个极温润周全的性子,跟他阿玛那乖张左性的浑人儿不是一个路数。
看着被奶嬷嬷带过来的弘暄,除了身边弘暄身边的哈哈珠子和两个大丫鬟,几个婆子谁也没让留下。
“怎么才来,还以为十叔进宫侍疾那天你就得来。”弘暄是个特别坐得住的性子,弘昕跟府里的庶弟关系谈不上不好却也谈不上很好。
近几年纳喇氏学会了不大方,府里的侍妾们自然对福晋也多少有不满。只不过因着当年在后院专宠的那拉氏也被收拾了,众人才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
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