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十福晋: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清穿十福晋》 110-120(第13/14页)

格还要大一些,

    当年给尼楚格找了寇先生做老师,倒是把她那个性子给掰正了。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尼楚格能学会敬畏之心再不敢轻易轻视世间万事万物和人,但还是学不会做个老先生口中的窈窕淑女。

    现在知道孟古要来,人大格格果断放弃弘暄这个能噎死人的弟弟,打算从小抓起,把孟古给带在身边玩儿。

    反正自家府里没有小妹妹,尼楚格也已经懂事,知道自家阿玛跟七伯、九伯的关系最最好,既如此那孟古可不就是九伯娘给自己生的妹妹吗。

    这话听得禾嘉哭笑不得,如今外边都说九贝勒就是个钱串子,这世上就没有他算计不来的东西。现在可好,胤禟在外头忙得脚不沾地,府里的小闺女却被自家这混世魔王给盯上了。

    “行行行,你去吧。”

    “诶!额娘记得跟何嬷嬷说,中午的饭送到马场去,我就不回来了,省得来回跑。”

    弘暄今年虚岁五岁,本来年纪就比尼楚格小,这两天变天秋风吹得挺大,他就更不乐意跟在尼楚格屁股后头跑起来吃风了。

    等到他慢慢腾腾从外边进来,才乖巧着喊了一声额娘,尼楚格就又跟一阵风似的刮出去了,徒留下禾嘉和弘暄一大一小干瞪眼。

    “儿砸啊,要不你也跟姐姐去看看马驹?追风这回生的宝宝额娘做主送给孟古了,要不赶明儿额娘带你去城外的马场,咱们也选一匹回来?”

    “额娘,儿子又不是小孩儿了,不用这么哄我。”弘暄端起禾嘉手边的淡茶水喝了两口,“我的锦绣很好,我有它就够了。”

    锦绣是胤俄去年带着儿子去城外马场里挑回来的,一匹性格温顺的五花马小母马。

    弘暄好像没有别的孩子总会有的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贪多的那个阶段,他有了锦绣就满心满眼都是锦绣,别的马儿再好,他都不喜欢了。

    第120章 第 120 章 下午胤俄从统……

    下午胤俄从统领衙门回来, 先拐去马场,把正跟小马驹玩儿得起劲的尼楚格领回来,再拐到东小院把猫在书房里看书的弘暄夹在胳肢窝下边扛出来, 这才带着一儿一女回正院准备吃饭。

    “额娘!您管不管阿玛了。”

    尼楚格越大越像禾嘉以前还在盛京时候的性子,孩子不是不喜欢阿玛额娘, 只不过生来就是个‘独’性情。

    阿玛额娘遇着事的时候, 尼楚格这个当闺女的肯定寸步不离的陪着。

    就像当年生弘暄的时候, 胤俄心神不宁全靠有尼楚格给他当定心丸,这人才没被吓得又去把胤祐胤禟和几个嫂子全叫过来。

    可要是平常风平浪静什么事都没有的时候,尼楚格就更愿意去做自己的事。

    训马骑射或是带人出门去巡禾嘉近两年给她的铺子, 已经开始跟着碧荷学管家的大格格,整日介可忙着呢!

    “你阿玛怎么了,让你跟着赛音学驯马,那是觉着这事有好处才让你学。”胤俄曲起指节不轻不重在茶几上敲了两下,“可让你学, 不是叫你分不清时辰时候的泡在这里头。

    府里好几个马奴,你要想驯马养马驹找谁不行, 再不然阿玛给你再找两个驯马师回来也好, 你这整天泡在马场里难道不累?”

    禾嘉干什么就非要铆着劲儿往前冲,在胤俄看来那是他姐姐能干有本事,怎么看怎么好。

    但这性子到了尼楚格身上, 当阿玛的就免不了操心。到了尼楚格这个身份上, 很多事是很不必像禾嘉当年那么一往无前不留退路的。

    禾嘉是与生俱来的不愿意去御人, 尼楚格却是在寇老先生的教诲和禾嘉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除了学会拥有敬畏之心,也沾染了些人生而平等的想法。

    没人跟她说过这些,但就是这么耳融目染的学会了。

    只要她自己想要做的就绝对不会假手于人, 这样的孩子外人看着千好万好,只胤俄这个亲阿玛忍不住发愁,实在不必给自己找这么多苦头来吃啊。

    “阿玛,这都是我喜欢做的事,我就乐意自己去做。”

    大姑娘了,见胤俄的脸色不对马上就耍赖一样箍着她阿玛的胳膊,“我不累,您叫我在一旁干看着,那才叫人干着急呢。”

    这话说得,不到十岁的闺女一本正经的跟自己说她不累,胤俄满肚子的不乐意就再说不出半个字了。

    比起当年胤俄这批皇子在宫里过的日子,各府里对教养孩子这方面或多或少都有些心软。儿子还好点儿,读书骑射再不济,到了年纪该学的都得学,就算学得不好也总是会的。

    女儿是娇儿,府里也从没想过要让闺女吃苦受罪。愿意读书的就读书,不愿意读书阿玛额娘还要帮着孩子糊弄先生。

    平日里琴棋书画或是绣花描眉,只要孩子乐意想折腾什么都行。等到年纪差不多了就跟着家中福晋学管家,甭管嫡出还是庶出,管家一事都是要好好学的。

    再之后,那就得看宫里皇阿玛的意思。皇孙的亲事不论嫁娶都得宫里指婚,或是嫁娶蒙古或是跟京城满族世家结亲。

    总之到时候把陪嫁准备齐全,稳稳当当把闺女送出门子,这就算当阿玛额娘的尽心尽力了。

    胤俄是不乐意尼楚格事事亲力亲为吃苦受罪,但也不愿意就这么捏着鼻子哄自己,稀里糊涂把女儿嫁了,一说都是府里从未亏待过格格,其实用了几分心思,当大人的自己心里清楚。

    “你啊,我说你一句你就有十句话等着我,到底像了谁。”

    “像额娘啊,我能跟阿玛说十句话,这就表明我跟阿玛关系最好最亲,这全天下就我跟阿玛最最好。”

    听得出自家阿玛语气里的退让,尼楚格越发好话不要钱似的往胤俄身上砸,听得十爷飘飘欲仙,吃饭的时候还额外叫人温了黄酒来,多喝了半壶。

    吃过晚膳,两个孩子各自回自己的院子歇下,晚上剩下的时间才是夫妻两个独处的时光。

    “诶,要不你跟老九说说,他府里好几个孩子,弄个家塾在府里一年到头又花不了多少银子,干嘛不自己找个先生。”

    禾嘉不是不愿意接孟古到府里来,就是推己及人,想想要是自己把孩子往别的府上送,孩子心里也不见得乐意。

    毕竟现在不是几年前,各家孩子不多,把堂姊妹们凑在一起不孤单。老九府上光是庶女都四五个了吧,怎么就不能让孟古跟亲姐妹在一起呢。

    这几年胤禟因为掌了户部又有了九财神的诨号,在皇子间的名声可是一骑绝尘。有好些糊涂的都说,九爷比当年的四爷和八爷还要势旺。

    当年四爷出京查杀那么多贪官污吏到底让圣上不喜,这才从户部调去吏部。

    吏部虽要紧,但三品以上大员都是万岁爷亲自任免,底下的官员就是干活的,谁能往上走当一方大吏只有皇上说了算。

    三品一下的官员又有成例摆在那里,如今是有实权的官职少候官的进士举人多,就算是四贝勒也不能毫无顾忌随心所欲地把他门下的人全部安插到要紧的位置上去。

    出京外任好些,但一旦出京再想回来就更难了。再任上的门生故吏倒是会年年送孝敬回来,可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