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180-190(第10/13页)

个捞金之地,真真是去捡钱啊!

    一群楚国官员们听着也是热血澎湃。

    他们在这边为了点利益,整天斗死斗活,没想到出海天地竟如此广阔。

    果然。

    陛下能成为陛下不是没道理的,到底是他们格局小了啊。

    “陛下,这出海实在大有可为,臣觉得事不宜迟,咱们商议下再尽快派遣船只继续出海吧……”

    “陛下果真高明,以前是臣狭隘了!臣对出海之事有点拙见,您听臣瞎编……哦不,听臣给您建议……”

    “陛下,陛下……”

    世上圣人是少数,普遍俗人才现实。

    在利益面前脸皮就是扯谈,一群官员对出海的利益全都眼馋上了。

    比起冒着抄家流放的风险,去放印子钱、去贩卖私盐,当然是跟着谢文彦掺和出海赚钱更好。

    只要跟着陛下能吃肉,他们就算憋屈点听陛下的话又如何?

    大部分人辛辛苦苦当官,为的不就是荣华富贵么!

    至此。

    楚国朝堂的官员,除去投靠世族的那些,基本都对谢文彦彻底臣服了。

    谢文彦也没有再计较众人之前的小动作,只要是真心给他办事,他都不吝啬重用,以及给好处。

    毕竟,没有人谁会无缘无故为谁白白奉献。

    以前这些人跟他作对,是他的价值还不够大,现在他的价值足够,众人自然也就奉上忠诚了。

    世上没有永远不变的忠心,只有永远不变的利益。

    有海外赚钱门路吊着,楚国官员们对谢文彦的政令,基本都不再阻止,开始积极配合了。

    在所有人齐心协力,和谢文彦的提前准备下,朝廷高效运转,楚国不到半个月,所有县镇及以上的城池,就全部铺设好了国有钱庄。

    并且下发圣旨:凡在国有钱庄,存款达到1两银子的百姓,就能在官府购买低价官盐。

    此举一出,楚国因私盐造成的动荡瞬间消失。

    “真的假的?在朝廷钱庄存款达到1两银子,就能买低价官盐,跟咱们之前偷偷买的那个低价细盐,价格精细都一样?”

    “肯定是真的啊,这是衙门亲自贴的告示……”

    “虽然要在钱庄存1两银子,但如果能够一直购买这么便宜的细盐,倒也挺划算,我去试试看……”

    百姓们喜出望外讨论着。

    若是能够用买低价私盐的铜板,正大光明在官府买官盐,大家还是很愿意去钱庄存上1两银子做抵押金的。

    毕竟购买私盐终究不合法,若是朝廷铁了心要追求,就算他们人多,也难免被收拾。

    要知道,前朝为了镇压百姓,又不是没有屠村屠城的例子!

    ……

    谢文彦的解决办法,传到王氏、吴氏、石氏三大世族耳中。

    还等着抄作业的他们全都傻了。

    万万没想到,谢文彦竟然如此豁得出去,没有强行镇压百姓,而是选择开办钱庄,自己拿钱贴补民间盐价。

    这简直比出现低价私盐还可怕!

    若是楚国的官盐价格被控制下来,以后一直都是这么低,那他们三大世族在楚国还有混的余地吗?

    “谢文彦,这是一点活路都不给咱们啊……”

    王族长气得差点没喘上气。

    吴族长深吸口气道,“倒也不是没活路,既然谢文彦可以出海赚钱,咱们也可以,看来私盐的事情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了,咱们想要活下去,必须另辟蹊径,重新寻到一条稳定的来财路。”

    “出海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谢文彦虽然狠辣,但他的确聪明,我们不妨效仿一二,慢慢以待时机……毕竟谢文彦的敌人,还有诸国呢。”

    “此言有理,那就这么办。”

    石族长点头同意。

    他们家族现在内忧外患,不适合与谢文彦硬碰硬,慢慢等机会才是最好的选择。

    —

    谢文彦得到世族那边的消息,并未阻止。

    只是轻笑摆摆手,“他们想组织船队出海,让他们出便是,无需阻止。”

    反正这些人捞回来的金银珠宝,最后都是他的。

    牛羊不养肥,哪里来的肉吃?

    ……

    楚国情况迅速稳定。

    其余几国就恼火头痛了。

    他们没有足够的银子来贴补盐价,也不可能学谢文彦那般,以开钱庄的名义聚财暂时缓解私盐危机。

    因为其余几国的皇帝,做不到像谢文彦这般,将满朝文武和世族势力都压制住。

    所以。

    最后几国皇帝,不得不采取最糟糕的解决方式,那就是强行镇压。

    谁敢买卖私盐,就诛九族。

    拉几个倒霉鬼出来杀鸡儆猴,百姓们惧怕之下,暂时就消停了。

    只不过,让百姓心中生怨,留下巨大隐患就无法避免了。

    几国皇帝只能下令。

    “大力找出贩卖低价细盐的幕后之人,暂时禁止边境人员流动,务必不能让楚国朝廷贴补盐价,售卖低价官盐的消息在民间传开!”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一旦被民间百姓,知道楚国竟然跟着降低官盐价格,他们的强行镇压就没用了,只能暂时闭关锁国。

    如此强压手段虽说有后顾之忧,但几国短时间内,确实是把私盐动荡给稳住了。

    只有黎国不行。

    黎国以贩卖海盐为国家支柱,如今诸国民间出现大量低价私盐,他们的海盐卖不出去,每耽搁一天,损失都无比巨大。

    再加上国库被盗,朝廷想要拿银子出来稳住局面都做不到。

    所以。

    黎国民间很快就因经济崩溃乱了起来。

    黎国皇帝慌得抓脑壳,忍不住双眼通红对着大臣们咆哮。

    “朕用高官厚禄养着你们,你们都是吃白饭的吗?私盐之事到底怎么解决,今天必须给朕拿出个主意,否则别怪朕不客气,拿尔等头颅祭天!”

    再耽搁下去,黎国就要完了,他就要成亡国之君了。

    黎国官员们苦笑:……

    他们倒是也想解决,但想不出办法啊。

    谁能想到卖盐这种自古稳赚不赔的生意,竟然也会出问题,还突然出这么大的问题。

    再加上国库被盗,两件事叠加威力,简直让人措手不及。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有人在背后整他们黎国。

    就是不知道,这背后的瘪犊子到底是谁。

    犹豫半晌。

    最终一个黎国官员的站出来,拱手提议道。

    “陛下,事情太过突然,国库的金银和粮食又全部丢失,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