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薄情: 第188章 收行囊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妻薄情》 第188章 收行囊(第2/3页)

:“我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晏鸿之眼底露出欣慰,欣慰之余,还有些许复杂:“三郎,从祀一事,这次也许又要不了了之,可心学人多势众,早晚会再有人提,但……”

    他叹口气,没有再说下去。

    谢玄英也沉默了。

    他知道晏鸿之的愤恨与无力,阳明先生从祀,这次不成,下次一定还有人提。

    然而,李悟的名誉,或许这辈子都无法清洗了。

    离经叛道的纯真学派,不知道何时就会式微。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天理。

    男女平等,婚姻当以情为系。

    侯王与庶人同等。

    ……

    这些思想,真的能传下去吗?

    静室中,师生二人都没有说话。

    古代远行是件麻烦事。

    程丹若没经验,也无意自己独自抗下,爽快求助柳氏。

    柳氏心里愈发满意,马上派来了心腹妈妈,帮她整理行李:和现代一样,衣服和日常用品肯定排第一位,和现代不一样的是,被褥、马桶、炊具也要带上。

    她总结:准备一辆房车需要用到的东西。

    这就很好理解了。

    谢玄英的个人物品,她交给梅韵收拾,自己的物品,和喜鹊一起收拾。

    梳子、牙刷、水壶、碗碟、口脂、香料、书籍、文房四宝……清单上的东西一样样被勾去,箱笼一抬抬合拢,日子一天天逼近。

    程丹若决定和梅韵谈谈。

    这日下午,东西都收拾得七七八八,她坐在东次间里喝水果茶。

    梅韵穿着红色比甲,轻轻走进来:“奶奶什么吩咐?”

    “坐。”

    她斜斜在脚踏上坐了,双手交握在身前,神色恭敬。

    程丹若问:“梅蕊已经出嫁了,你有什么打算?”

    梅韵答:“我听爷和奶奶的。”

    “你想嫁人,我们就替你找一个,留下看家,不想嫁,就和我们去大同。”程丹若说,“这就是我们的意思,你选一个。”

    梅韵一愣,抬头看向她,片刻后,却低头道:“奴婢……奴婢都愿意。”

    程丹若问:“当真?”

    “奴婢听奶奶吩咐。”梅韵肯定地说。

    “那你就跟去吧,不多你一个。”程丹若说。

    梅韵没料到她这么爽快,怔了一怔,倏而面色大变:“奴婢绝无非分之想,奶奶若是不信,尽管把我打发了。”

    “我知道,你是忠心。”程丹若言简意赅,“让你去,是觉得用得到你。”

    梅韵这才回缓脸色,和她请罪:“奴婢胡言乱语,奶奶不要放心上。”

    “没事,去吧,叫玛瑙过来。”

    和玛瑙的谈话也大同小异。

    程丹若问:“你愿意跟去大同,还是留在这里看家?”

    玛瑙说:“夫人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她又问:“你觉得喜鹊和黄莺,谁更适合跟着去?”

    玛瑙早有腹稿,对答如流:“喜鹊大胆伶俐,黄莺温柔和气,看奶奶觉着谁更得用些了。”

    “锦儿和霞儿呢?”

    “锦儿老实,霞儿机灵。”

    程丹若有数了,道:“叫喜鹊来。”

    她也问了喜鹊的意愿。

    喜鹊道:“奴婢自然是要跟您去,您身边不能没有自己人。”又建议她,“您身边的人不多,总要留一个在这,替您留心着。”

    再问黄莺。

    黄莺说:“我听夫人安排。”

    程丹若问她:“你是哪里人?”

    “奴婢是海宁老家的。”她说。

    程丹若便有了抉择:“北边气候恶劣,你生在南方,恐怕不适应,留下来替我看家吧。”

    “是。”黄莺柔声细语道,“奴婢一定留神。”

    至于锦儿霞儿,两个都才十三岁,不顶事,霜露院也需要丫鬟洒扫清理。程丹若便让她们留下了,又定下竹枝跟去,至于竹香,她有家人在府里,行事方便,也好和黄莺作伴。

    丫鬟们安排妥当,陪房就简单多了。

    程丹若统共有两家陪房,一家是年轻夫妻,一家是一家三口。她考虑到出门在外需要人手,决定两家都带去,只是那家的孩子留下,十六七岁的少年人,留在前院帮手,也好和晏家走动。

    晚间,夜幕四合,烛光昏暗。

    谢玄英奔波了一整日,正在泡脚缓解疲劳。

    屋里一股淡淡的药草味。

    程丹若和他说:“丫头带五个,玛瑙、喜鹊、梅韵、竹枝、竹篱。林妈妈肯定也要去,你的长随选好了吗?”

    “柏木、松木都带上,林桂留下看家,还有林管事。”谢玄英报完,反问,“你带竹篱去干什么?”

    “母亲让带的。”她道,“没必要因为小事,让母亲不愉快,她很担心你。”

    谢玄英皱眉:“我去和母亲说。”

    程丹若拨着烛芯,平淡地说:“不必了,男人要偷腥,有的是办法,何必在意一个丫鬟。”

    男人出轨,从来都是因为他想出轨,而不是被谁勾引了。

    “向来是心动,不是风动。”她说,“心不动,幡就不动。”

    谢玄英哑然。

    他和竹篱统共就改名时说过两句话,其实并无喜恶,之所以厌烦她,是因为她的存在,使美玉微瑕,如鲠在喉。

    可去和母亲说,难免让她误解是丹娘的意思,平白生出龃龉。

    “罢了。”他勉为其难,“你要用就用,别碍我的眼。”

    她唇边露出浅浅的弧度,但转瞬即逝,好像从未出现过。

    谢玄英:“你是不是笑了?”

    “你看错了。”她说。

    他才不信,但没有穷追猛打,认真完成每天的养生后,才把她搂进怀里。

    “丹娘。”谢玄英自背后抱着她,埋首在她颈边,低声道,“过几天,我们就要去大同了。”

    她应:“嗯。”

    “我有点担心。”他道,“你说,我能做好吗?”

    程丹若怔住,讶异地转头看着他。

    他的脸孔藏在阴影中,有些难以辨清。

    她迟疑一下,说道:“很久以前,我也这么问过自己,你凭什么敢救人呢?你明明没有学过多久的医术,不怕把人治死了吗?”

    “然后呢?”

    “然后,我就发现比我底线低的人,多得是。”

    “压根不会治病,只为骗钱的,乱开方子,只为多收药钱的,学艺不精,偏要吹嘘的。”她道,“我比不上有良心的好大夫,却比他们强。你也是,那些贪官污吏都在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