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薄情: 601. 终有报 漂洋过海的金鸡纳树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妻薄情》 601. 终有报 漂洋过海的金鸡纳树(第2/2页)


    青年二十余岁,身材挺拔,看得出来练过武,样貌俊秀,谈吐斯文:“见过宁贞侯。”

    “你是念恩吧,长这么大,还是头回见你。”程丹若打量这个孩子,笑道,“你见过这树是不是,同我说说是什么情况。”

    张念恩道了句“是”,仔仔细细地又说了遍原委,内容和信中没有出入,只是增加了一些细节。

    比如这位小贵族原本的搭的是商船,却没想到遭遇海盗劫持,差点没命,幸好他会说多国语言,包括汉语,海盗们正好在澳门有“生意”,才留他一命。

    而金鸡纳树看着只是一棵树,毫无价值,故得以保留。

    小贵族到了澳门后,趁机与本地商会联系,声称自己在广州有大门路,他们将信将疑地带他上船,终于到了广东。

    以及,玛瑙已经给他一些黄金,可小贵族似乎有别的打算,坚持上京寻她。

    程丹若听罢,又认真看了临摹的图纸,其形态与书本上的较为相似,将可信度提升到七成。

    “我知道了,你在这里先住下,就当自己家。”程丹若好言夸赞了青年,留他在家里多住些日子。

    张念恩恭敬地应下。

    程丹若叫来喜鹊,嘱咐家里好生招待对方,然后才派人去医馆,叫来山姜。

    八娘山姜是女仆中最小的一个,现在已是医馆的负责人。她跟在程丹若身边学过妇产,后又跟着周葵花学习,在京城也是有名有姓的女医,许多富贵人家都要请她去接生。

    程丹若叫她来,不为别的,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寻找疟疾病人。

    金鸡纳树的树皮就有治疗作用,是不是真货,临床试验了才知道。

    山姜见她慎重其事,马上调动记忆:“前些日子,惠元寺似乎替人治过,属下一会儿就去问问。”

    夏秋季节疟疾频发,山里尤其如此,惠元寺在京郊,又有治疗疟疾的经验,时常遇见求助的香客。

    他们知道程丹若关心慈善,半是为名半是为利,一直保留了义诊的传统,给予救治。

    程丹若一听,立时道:“将树皮带去,如果遇见合适的就用了。”

    玛瑙送来的树皮浸泡在酒中,虽已不新鲜,但兴许还保留着一定的活性,可以一试。

    山姜赶忙道:“是,我这就去。”

    程丹若递过药,忍不住多嘱咐两句:“如果起效,及时告诉我。”

    她公务繁忙,已经很少过问医药之事,青霉素都放手了,今天这样着实反常,山姜心知事关重大,连连保证:“奴婢一定小心。”

    程丹若这才放人。

    但接下来,她一直心不在焉,晚上吃寿面都在想这事。

    谢玄英大摇其头:“你心急又有什么用?面都坨了。”

    “从何说起呢,这算是我的志向吧。”程丹若挑起面条,看它都像树杈子,“我年幼的时候,就想过能为世间留下一点东西,青霉素是一个,牛痘是一个,还有一个,就是金鸡纳树。”

    谢玄英问:“因为能救人性命?”

    “不对。”她摇头,感慨道,“以我的经验,世界上最能救人的东西是米汤,不是药。”

    这世道,对症的良药能救十人百人,一碗米粥却能救千人万人。

    穷苦大众最缺的不是药,吃药是奢侈,他们缺的是一口饭。

    假如能吃饱饭,生病的能少一大半。

    青霉素、牛痘疫苗、奎宁为什么特别呢?因为这是穿越时空的痕迹。

    这是最能证明她来过、生存过、努力过的东西。

    “你我终有一死,王朝也难逃覆灭。”她注视杯中的桂花酒,两三朵金黄的花蕾绽放在玉液中,“但这些东西能流传下去,救后来的人。”

    谢玄英默然,为她斟了杯酒。

    程丹若却并没有喝,而是吃起了微微变凉的面条:“改天再喝,今天吃面。”

    “凉了,让厨房再做一份,先吃这个。”谢玄英把自己的蟹斗递给她,里头都是剥好的蟹肉,还浇了调好的姜醋。

    她没有拒绝,接过蟹斗慢慢吃。

    少顷,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那年……”

    “嗯?”他抬首。

    霎时间,仿佛时光倒转,回到上京的船舱。

    她的神思飘忽了一刹,不由道:“没什么。”

    谢玄英没当回事,继续拆螃蟹。

    天心月明,她望着他,久久不曾移开目光。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