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薄情: 第402章 奏驿站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妻薄情》 第402章 奏驿站(第2/2页)


    也因为他们内斗夺权,对朝廷还算客气,一年时间修了两个驿站。

    比安顺还糙点儿。

    程丹若没吱声,反正赤江她是打算等赤韶上位后,让这个义女监督干活。

    赤韶今年也快十六了。

    视察完驿道,她回到贵州城,开始琢磨怎么写奏疏。

    汇报下修建工作,提供最新地图,哭诉一下自家的贫穷,请朝廷拨款,肯定是排第一位,姑且不多论。

    程丹若选在这个时间递报告,看中的是马上要被杨首辅扫地出门的人。

    京官外任,换个说法就是排除异己。

    那可都是人才啊!

    一个好的驿丞有多么重要,参看王阳明就知道了。他以一己之力教化彝人,还化解了当时贵州宣慰使搞事的野心,维护了西南的安宁。

    反正都是要贬的,贬到贵州来吧!

    阳明先生没有,左钰这样的也行。

    尤其杨首辅想干掉的,多是心学门生,这不是正好了么。

    程丹若不想错过这个捞人才的机会,决定提前出牌,抢一个先机。

    --

    九月,桂花满树。

    皇帝坐在光明殿中,翻看程丹若的奏疏。他细细看了片时,吩咐道:“把贵州的舆图拿来。”

    “是。”石太监躬身下去,很快取过贵州的舆图,铺平在桌案上。

    皇帝根据奏疏的图纸,一个个寻过去。

    “宁洞,洞首、洞天两驿,”他伸出手,石太监便递过朱笔。皇帝在舆图上点下两个红点,“宁溪,溪花、溪云两驿,宁山,山月驿,宁谷,谷生驿,不错,真不错。”

    他眼中透出真切的笑意,翻过一页奏疏,继续点:“赤江,赤宝、赤鱼两驿,总共八个驿站,了不得。”

    石太监察言观色,捧场道:“寻常人一年修一驿已殊为不易,程司宝两年不到却修了八驿,必是花费了极大心思。”

    皇帝说了句公道话:“人家都是出钱募民夫,那边却有叛军俘虏,加上各寨都出人手,这才修得快了些。”

    又翻回前页,“瞧瞧,还把驿站以后的茶水马料抵了出去。”

    石太监从皇帝的口吻中,判断出这是对亲近之人的“嫌弃”,而非真怒,便为她开脱:“若非如此,哪能凑出钱呢。”

    他轻巧地说,“老奴还记得,鲁御史说,程司宝将家里的缎子都拿出去当了,这才凑到了冬日的棉鞋。”

    鲁御史回京后,曾被皇帝召去问话。

    皇帝在龙椅上坐了二十几年,怎么看不出他那封奏疏的开脱之意,也疑他和谢玄英结党欺上,有意试探。

    当时,鲁御史说:“臣所言句句属实,程夫人有违女德,但也仁心善意,冬日修筑驿道,缺衣少食,她悄悄当了家中绸缎补贴,却从未对外声张。若非臣职责在此,格外留意,怕也不知这一出。臣不敢欺君妄上,片字不曾虚言。”

    皇帝不置可否,回头却问了梁太监。

    梁太监道:“老奴不知情,然则确实有人拿了织造局的缎子送来,只不知是否出自程夫人之手。”

    织造局是皇帝的地盘,进出皆有账目,查一查就知道,完全对得上。

    皇帝这才消去疑心,不过,却还是把鲁御史打发到了别处。

    如今重提此事,又是一番心境。

    皇帝微微颔首:“三郎夫妻踏实肯干,还不居功,朕若多几个这样的臣子,也不至于头疼了。”

    石太监心下了然,皇帝是觉得王尚书抱病,是对自己不满了。

    依他说,这些子文官就是弄不清楚,陛下肯用他们,是他们的荣幸,别讨要什么赏赐功劳,陛下自然记着你的好。这般矫情作态,是在逼陛下呢!

    王阁老如此,杨首辅也如此。

    当然,前者对石太监而言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他在意的是,杨首辅借着归宗和皇帝达成交易,默许这次京官的清算,把不少和他关系好的人给撵走了。

    石太监有了危机感。

    他的权力毫无疑问来源于帝王,可屁股要坐得稳当,总得有点自己人,否则文官闹着清权宦,皇帝也为难啊。

    兴许,是时候把谢郎弄回京城了。

    “谢郎是陛下的外侄,”石太监替皇帝换了茶,玩笑似的道,“其他人哪里能相提并论?”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