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薄情: 第7章 谢郎心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妻薄情》 第7章 谢郎心(第2/2页)



    “娘……”泪光浮上眼眶,顾兰娘依偎到母亲肩头,低声啜泣起来。

    顾太太见女儿这般伤心,心头一软,抚着她道:“莫哭了,你婚事,我早有主张,必是个好。”

    顾兰娘心灰意冷,再无指望,哽咽道:“我听娘。”

    顾宅,最好客院。

    谢玄英换了一身家常宝蓝夹纱直裰,在书房里练字。

    窗外,他小厮正头顶三本厚书,面壁思过。

    虽然今天踏青十分糟糕,但这就是他唯一举措了——罚小厮面壁并减一个月月钱,以惩戒他被顾六郎支开疏忽。

    小厮心知办岔了事,也不敢求饶,苦哈哈地在外头罚站,时不时睃一眼里头,心想,少爷看起来很生气样子。

    于是愈发屏气敛声,不敢多言。

    然而,他却是大大料错了自己主人。

    谢玄英固然烦闷,却并不生气。说实话,类似情况经历太多,次次生气,谁气得过来?非要说话,他其实更反感母亲定下许氏。

    切莫误会,许家女是他母亲相看,出自名门,品行必无过错。

    他只是……讨厌盲婚哑嫁。

    或许这么说,容易惹人误会,以为他是几百年后穿来,不不不,谢玄英是土生土长夏朝人。

    之所以有这么大逆不道想法,皆源于他老师。

    靖海侯以军功封侯,家学渊源,然而,他是家中第三子,母亲柳氏为继室。前面元配为现任靖海侯留下了嫡子,还有一个早早进入五军营,谋出身庶长子大哥。

    轮到他时,靖海侯便压着他读书,且为他寻到了当世大儒晏鸿之。

    晏鸿之祖父曾高居首辅之位,他父亲不曾中进士,却是有名藏书家,曾建造江南第一书楼。而他本人十二岁中秀才,十八岁考上举人,二十二岁就是进士。之后当了几年翰林,学父亲修书五载,后辞官归乡,四处讲学,声名鹊起。

    四十岁,已是名满天下。

    靖海侯慕其大名,四处求访,终于见到了这位大儒。而大儒本来不想收勋贵人家子嗣为弟子,但一看谢玄英,却欣然应下。

    靖海侯大喜过望,不慎忘记了一件事——晏鸿之是李悟弟子。

    李悟,“纯真学派”开创者。他继承了阳明心学,以批判程朱理学而闻名,三十年前,是夏朝当之无愧风云人物。

    他批判理学,提出“纯真”思想追求,称赞《还魂梦》为世间至纯至真之作。

    还说“夫妇之际,恩情尤甚”,“红拂夜奔,千古第一嫁法”,认为“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大赞卓文君追求爱情举动。

    为此,他被一度被主流文坛怒斥为异端。

    后来,他被人陷害与女弟子乱-伦,为证清白,在狱中血书而死。

    此事震惊文坛。

    纯真学派文人大为愤怒,两家思想不同,是理念之争,你污蔑一个大儒□□私通,已经超出了底线。他们愤而辞官,归乡宣扬纯真学说。

    此后,李悟文稿传遍各家,屡禁不止,继承者络绎不绝。

    晏鸿之如今是纯真学派中流砥柱,和理学人掐架二十年而不落下风。谢玄英跟随这位老师学习,自然而然地萌生了“婚姻当以情为系”想法。

    尤其晏师妻子由他本人所求,成亲三十余载,恩爱甚笃,羡煞旁人。

    而他呢?不知情时,与许家女匆忙一晤,压根不记得她长什么样子,就被通知定下了亲事,实在接受不了!

    婚事告吹,他半点不可惜。

    只是偶尔,谢玄英也很迷惘,男女大防摆在那里,他能和谁两情相悦呢?又何来情之所钟?

    顾家表妹对他有意,纵然行为出格,但并不惹他生气。可为何当时,第一反应仍然是避之不及?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他所追求至情,真存在吗?,.

    .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