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穿越考科举》 160-170(第10/25页)

 如果不出意外,会着重处罚景国,以及跟河辉国追责。

    其他不参与活佛之事的小国,倒是会放过,也会按照他们朝贡的多少来分发良种。

    不少人都说,新皇处理事情的方法还算温和。

    估计也是因为这个,纪元,蔡丰岚他们一路上,遇到不少回程的官员。

    每次在驿馆住下,总会有人前来拜见。

    这可是纪元啊。

    如今这天下间,还有人不知道纪元的名字吗?

    普通人可能不清楚。

    但官员们是知道的。

    纪元并不拒绝,笑着跟大家打了招呼。

    他跟蔡丰岚一路往西,这次不在建孟府停留,而是直奔肃州。

    为何?

    因为蔡丰岚的家人,以及纪元组建的蒸汽机小队,先他们一步,已经出发了。

    不出意外的话。

    他们一行人在肃州刚好集合。

    肃州,天高地阔,雄浑壮丽。

    绝对是他们实现抱负的好地方。

    纪元作为肃州的知州,正四品的职位。

    蔡丰岚是纪元的助手,为正五品的同知。

    说起来,这是蔡丰岚头一次外放,能有这么高的官职,也是纪元的缘故。

    当然了,也因为肃州太远,当地商路虽然畅通,但距离京城太远,没什么人愿意过去。

    而当地商路畅通的一大弊病便是,盗匪也多。

    纪元,蔡丰岚,以及蔡丰岚带的家仆。

    他们一行十二个人,就被直接拦住。

    跟上次纪元被刺杀不同。

    那是正儿八经的刺客。

    这次是正儿八经的劫匪。

    纪元看着他们戴着的官帽,又看了看脚下的官靴。

    这也抢啊?

    蔡丰岚一着急,叆叇掉到地上,风沙一吹,竟然看不到了!

    “我的叆叇!”

    劫匪们满脸络腮胡,骑着高头大马,呵斥道:“闭嘴!若想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

    纪元依旧在马背上,短剑已经抽了出来,挑开自己的包裹,拿出官印出来。

    “还要抢吗?”

    官帽官靴不认识。

    官印总认识吧???

    第165章

    第165章

    “在哪呢。”

    “这可是叆叇啊。”

    虽说蔡丰岚已经不缺一个叆叇的钱, 但这是他娘子送他的,真的不能丢。

    那劫匪没给他们造成麻烦,反而找叆叇费了会工夫。

    说来也好笑。

    劫匪们看到纪元拿出官印之后, 竟然来了句, 谁家官印这样小, 说罢带着人跑了。

    看来是确实没见过当官的。

    纪元他们自然不可能追出去。

    这地广人稀的, 能躲避危险已经可以了。

    接下来,就是找蔡丰岚掉下来的叆叇。

    看着满地的沙子,纪元忍不住捧起一把。

    在这地方建水泥厂,说不定还能顺便烧出玻璃?

    他们在五天前,正式进入河西府。

    河西府相当于一个省,整体狭长, 由东往西北,地貌特殊。

    越往西北走,气候越热,春天的时候少雨, 夏季还好一些。

    进入河西府之后, 纪元跟蔡丰岚先拜见了河西府的知府。

    这位知府今年五六十了, 早早知道纪元要过来,已经让人在城门等候。

    用河西府知府的话来说:“早早盼着你来,若真能培育出麦子良种出来,那可太好了。”

    “对了,都说你过来,也要看看当地的橡胶。河西府种不成水冬瓜树, 只有一种蒲公英可以制橡胶, 还是一个指挥营弄出来的,还请你一定指点。”

    从这也看得出来, 大家先让纪元过来,无非是两件事。

    一,培育麦子的良种。

    二,制作橡胶。

    麦子良种不用说,纪元早就有规划,在京城的时候,跟蔡丰岚已经商议过。

    不过,虽说有培育水稻的经验,但麦子到底不同,而且这是个需要耐心的事情。

    即使有占城稻这种东西在,他也研究了一两年,甚至还花了很长时间去找稻种。

    所以此事要慢慢来。

    橡胶这东西,从发现到如今,已经近五年时间了,天齐国各地都用上橡胶,所以橡胶的制作并非是什么大秘密。

    很多地方同样开始种水冬瓜树。

    可这树的特点,便是喜湿。

    就河西府的缺水程度,那是不要想了。

    纪元所在的滇州府多雨多湖泊。

    而河西府,完全是两个极端。

    此地水冬瓜树是不行了,蒲公英,或者说橡胶草,却是可行的。

    河西府知府口中说的某个指挥营研究出来的,但不会大规模生产。

    那个指挥营的人,纪元认识,不仅认识,还很熟悉。

    他们可是多年好友,即使这些年没见,但一直都有通信。

    所以纪元回知府的是:“让那个指挥营去肃州吧,我们一定会把橡胶草给研究出来。”

    知府自然满意,点头:“这有何难,你们先去肃州上任,本官去跟本地将军商议,相信他会同意的。”

    只要研究出橡胶,对整个河西府来说都有好处。

    现在谁还不知道橡胶的作用?

    不知道橡胶能赚多少钱?

    那个指挥营的人,自然就是武营,刘军。

    京城一别,算起来,已经有六年时间了。

    六年。

    也就是纪元考上状元那会。

    这会想想,真的过去很久很久了。

    当年武营刘军,在京城屡屡受挫,这才出了京城,回到边卫。

    在京城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也不知道在边卫的日子如何。

    估计他们也想不到,跟纪元还有再见面的时候。

    不过纪元当时大散橡胶制法的时候,武营他们是第一个拿到手的。

    而且据纪元知道的,其实橡胶草的种植并不难,提前方法也还算简单,所以他们是哪里出了问题?

    不管哪里出了问题,到时候见面了再说!

    反正从河西城出来,纪元他们继续往更西北的肃州走。

    肃州还算不得边卫,但也紧紧隔着几座城池而已,所以还有些距离。

    不过对比滇州府来说,这里已经够近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