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穿越考科举》 130-140(第5/32页)

来准备修路。”

    镇南关跟宁安州,如今像台精密的机器,

    按部就班地执行知州的命令。

    纪元甚至把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都给写出来了。

    他的字本来就好,现在做成横幅挂在附近,就算不识字的人,也会问问身边人这是什么意思。

    修路,自古就是个苦差事。

    两地的犯人一听,腿都要软了。

    他们到底造了什么孽,要被这样对待。

    可回想他们的罪名,不少人心虚得厉害。

    不过再想想,纪元不杀他们,就是为了留下来做苦力?

    这些犯人的罪名,该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当时还有人觉得,纪知州只杀了几个头头,是不是太轻松了,有些举人甚至都没怎么惩罚。

    现在大家知道了,在这等着呢。

    不是不罚!

    是时候未到!

    让他们干脆利落去死,那太便宜他们了。

    不如留下来做苦力。

    再看看他们的下场,两地治安都好了不少。

    毕竟都知道,宁安州跟镇南关有一条路要修,宁安州还有另一条路要修。

    那条路要么去滇州府的昌盐郡,要么去永临县。

    这两个地方倒是有小道可以走,但真正的官道却是没有的。

    当初镇南关跟宁安州唯一通道被堵住,就有人试图走这两条路,可惜那山路没有修缮,人走还行,马车是绝对不成的。

    不过这路修起来,可不是简单的工程。

    反正最近犯了什么事的话,肯定会被拉去修路,到时候半条命都没了!

    在好好过日子跟去修路之间,大家肯定选择前者。

    治安变好,当地人的精神也松快起来,生活也会变得轻松。

    两地衙门则并不是这样。

    宁安州跟镇南关两地的衙门,在两地交界处的一个小镇子里住下。

    这个小镇子作为连通两地的中间,以前还很荒凉,最近商贸多了,两地交流也多了,逐渐变得繁华起来。

    可接待这么多官员,还是头一次。

    此地小镇是由当地土司管理,看到纪大人过来的时候,连忙行礼。

    这位当地官员知道,只要这条路重新修整,那他们这里只会更繁华。

    不过也有个问题,这条主干道是确定了的。

    但由这个小镇出发,往西边是永临县,往东边是昌盐郡。

    第二条宁安州通往外面的路,应该往哪边修?

    已经有这两个地方的长官过来询问了。

    这土司人不算坏,但也收了两地的好处,想要打听打听情况。

    宁安州镇南关两地的情况,滇州府无人不知。

    更明白,纪元想要修第二条路的原因,就是怕回头镇南关再出什么变故,给宁安州再找一条出路。

    这对宁安州来说是备选,但对其他地方来讲,则是好机会啊。

    以前宁安州穷,有没有道路也无所谓,现在还用说?

    单是过往的商队,都能让一个小镇变得繁华起来。

    所以不管西边的永临县,还是东边的昌盐郡,都要跟宁安州建立联系。

    这个联系,便是修路。

    纪元听到当地官员小心翼翼询问,倒是直接道:“先整修宁安州到镇南关之间的道路。”

    “具体往哪边修,还要再看。”

    还要再看两边官员的态度,以及当地的民风。

    其实往西边修也行,过了永临县,就有较为平坦的大道,走不远就有可以通船的河流。

    但是东边的昌盐郡更富裕,听名字带盐,就知道当地有盐矿,通商肯定更方便。

    纪元话是这么说,可心里并不想做选择,想要两条都要。

    鸡蛋不仅不能放一个篮子里,还要放三个篮子。

    等当地官员走了之后,柴烽上前想说什么,纪元微微摇头:“让他传出去。”

    传出去,才有竞争。

    另外两地的官员,才会带着“好处”来找他。

    到时候修路就不是剃头的担子一头热了。

    宁安州的家底真的不厚!

    他要省点钱花!

    果然,镇南,宁安两地官员讨论修路的事,东西两地官员则也派人过来询问。

    说是打个招呼,但意思不言而喻。

    那就是,让我们也加入吧!

    我们也想参与!

    这反而让镇南关的官员们打起精神。

    这是抢他们的商路啊!

    可大家谁都不敢反对。

    人家宁安州为什么想要多修路,还不是因为镇南将军做的好事。

    其实宁安州跟镇南关的道路,与其说修建,不如说是整修。

    通车的人多了,加上之前几十年没怎么管,肯定要好好修一修的。

    镇南关的官员们对视一眼。

    别说了,一定要好好修,否则另外两个地方的道路修好,那他们这里不就显得很旧了?

    那些货商们精得很,如果对比起来,他们这不够好,肯定走另一条路。

    也有人说,那条路修好,谁知道要到猴年马月?

    这话说得,就让人想笑。

    你以为纪元吃素的?

    他这种天生卷王,怎么可能拖很久啊!

    宁安州的官员们,再也没有这样放松的时候了。

    他们只要等着谈条件即可。

    谁能想到,三个地方的人,都想跟他们修路啊。

    他们谈事期间,纪元则在等滇州府来人。

    之前就同滇州府知府申请过,想要找懂修路的官员。

    想要读书好的,那可太多了,但拥有专业修路技能的官员却很少。

    程大人算一个,但程大人的情况时好时坏,肯定不能把重任全都放在他身上。

    还是要府衙那边工司的专业人士过来。

    听说那边推三阻四,谁也不想插手。

    一般搞这些东西,或许还有油水可拿。

    可纪元的名声,难道他们不知道?

    别说油水了,会不会被卷死,那都两说!

    纪元看到知府大人的回信,无奈摸摸鼻子。

    他真的没有那样可怕!

    还是懂劳逸结合的!

    好在,知府那边还是派了三个人过来,领头的姓叶,他今年四五十,专业技能不错,但脾气古怪。

    说是在滇州府修过不少路,要不是因为脾气差,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