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搞基建: 6、回京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在红楼搞基建》 6、回京(第1/2页)

    义忠亲王派的臣子登时冷汗直流,疯狂回忆自己有没有说的太出格。

    赵钰似笑非笑的看着下面臣子的神情,眼神不经意间和柳芳对上,那苍白的脸色看着可怜极了。

    刘康看了看时辰,再次喊道:“有本启奏——”

    户部尚书王常鸣面带愁苦上前一步道:“陛下,臣有本奏。三月间太原雪灾,冻死的百姓、牲畜不计其数,受损的房屋多达六千余座。太原府知府上表请求朝廷支援,还望陛下裁度。”

    赵钰边听边看送上来的折子,看着上面的数字心中颇有些难过。他大略一算,要赈灾少也要三百万两银子,更别提粮草和一些御寒的衣物、炭火,更是一项大开销。

    听王常鸣这般说,他询问道:“王爱卿,国库中还剩下多少银两?”

    王常鸣神色更是发愁,一张老脸皱的和橘子皮似的说道:“只剩约七百万两白银。”

    前些年先是江南水患,紧跟着就是西北的战事,又是东海叛乱。这几件大事每一件都消耗大量的白银、粮草,再加上太上皇爱奢华修建行宫,国库里的银子是一天比一天少。

    天知道他知道西北大捷时有多兴奋,西北这个吞金兽总算能消停会儿了。

    作为户部尚书,他自认为做的够好了。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是近年再出现个天灾人祸的,自己这个户部尚书给不出粮草银钱就只能告老还乡了。

    赵钰面色一僵,有些不可置信问道:“七百万两?”

    这些年虽说颇有几件大事损耗银两,但也不至于偌大的国库只剩下七百万两白银。尤其现下出了雪灾,只太原府这一地就要花去三百万两。

    虽说赋税收上来就要层层剥削,但也不至于这般少。似是想到了什么,赵钰的神色有些厌恶。

    户部尚书一张老脸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听赵钰这般震惊更弯下腰一声不敢吭。户部是国家的钱袋子,现在管着钱袋子的自己把钱管没了,想想就心酸。

    下面群臣也意识到了什么,均是眼观口口观心不敢说话。

    赵钰握紧了扶手处的龙头,压下心中的愤怒平静道:“拨款三百万两白银,命太原各县开官仓,开封府、济南府开官仓运粮,从国库拨出大小棉服棉被送至太原府。”

    说完扫视下方,忽然道:“宣武将军苏化彦押送赈灾物资至太原府,其中有贪墨贻误者...杀无赦。”

    苏化彦正是那天宫变时带兵前来的黑胖将军,也是苏老将军的养子。他从来都和赵钰是一条心,赵钰此时也最是放心舅舅办理此事。

    “微臣领命。”苏安彦出列领命,虽说只是从四品的武将,但看着也颇为不俗。

    赵钰心知舅舅只是坐镇的,还是得找个办事机灵聪慧的才行。

    谢宁适时出列道:“陛下,宣武将军武将出身,于赈灾怕是无甚经验。臣举荐詹事府左府丞小谢大人,他曾随陛下处理江南水患,想必能尽一份力。”

    赵钰嘴角微翘,果然,懂事的臣子才招人喜欢。他已然指定了自己的亲信,若是再自己指定未免有任人唯亲之嫌,此时谢宁给出理由举荐正和他的心意。

    詹事府是专门为太子服务的部门,而小谢大人指得正是赵钰的伴读谢齐志。谢齐志是礼部尚书谢桂昌的长子,为人聪慧机敏,向来得赵钰的看重。

    这是个在新帝面前露脸的好机会,若是把赈灾一事办的漂亮不愁没有好前程。

    倒是谢桂昌有些犹疑,小心说道:“陛下,谢府丞不过是六品官而已,如何能担得起这般大任。还望陛下再指一人,谢府丞为其打下手也就是了。”

    一旁的户部尚书道:“依微臣看谢府丞就很好,不过到底年岁小不能压人。不如派左副都御史主事,刘大人有经验有资历,正适合带着谢府丞。”

    左副都御史乃是正三品,其人更是吏部尚书的胞弟,由他带着确实合适。

    赵钰未入朝前也仔细打探过朝上官员们的亲远近疏,心知这左副都御史刘修乃是吏部尚书刘闻的胞弟。有这么一层关系,那些太原府的官员也不敢多插手贪墨。

    也都是他登基日短,手里可用的人也少,只能捡着几个先顶上再说。

    “如此就依王爱卿所言,以刘修为钦差大臣主管赈灾事宜,苏化彦与谢齐志为副手襄助刘修。”赵钰略一思索便下定了主意,这样也好。等自己开了恩科选了好的入朝,日后也多几个臂膀。

    刘修、苏化彦、谢齐志等出列谢恩,下面执笔郎中忙写了圣旨,群臣也皆是口称圣上圣明。

    刘康见赵钰的神色有些倦怠,群臣似乎也没有要奏事的,便高声道:“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三息过后无人应答,群臣便跪送赵钰离开。

    赵钰坐在步辇上松了松领子,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说道:“请户部尚书、左右侍郎过来议事。”

    而一旁的户部众人在尚书王常鸣的带领下还等在原地。这会儿子户部的老底漏出来,大朝会上陛下不便多言,下了朝自然要找户部的人算账。

    果不其然,不过一会儿工夫陛下身边的人就过来了。见户部的人还等在不远处便上前道:“大人们,陛下请尚书大人和左右侍郎两位大人前去宣政殿议事。”

    三人对视一眼,王常鸣应和道:“多谢公公。”

    说着便借扶起刘康的功夫自袖中取出一个荷包塞进他怀里,刘康捏住一角发现薄薄的一张便笑开。前面领着路顺口说道:“陛下心情很不好,王大人小心着才是。”

    王常鸣面上带出些苦笑,他要说的话只会让陛下心情更不好,哪里还有脸凑上去。

    赵钰早等在宣政殿批折子,特意将催促大选的折子挑出来。他即将及冠,寻常人这个年纪早已是两个孩子的爹了。

    只是他因为宫中的甄贵妃虎视眈眈,不得已便奏请父皇推辞了婚事。

    自己手下有异心的臣子可以防着,但自己的枕边人是该与自己相敬相爱的,若是一味防备岂不是伤了人心。

    但如今他已尊为帝王,总得尽早娶妻生子,一是安稳内宫,二则稳定朝堂。朝堂上臣子们也都操心他的婚事,正好挑出这些折子待日后选看。

    他揉了揉眼角,喜春道:“陛下,刘总管带着王大人等过来了。”

    赵钰闻言将朱笔搁置在一旁,想起户部那一摊子烂事更是头疼。便是王常鸣顾忌着同僚情谊不好明说他也知道,银子怕是都跑到下臣们家里去了。

    父皇是个念旧情心软的,往常有大臣哭穷,他便让人从国库中支出银子来借给下面臣子。还发下明旨说大臣家中困难可去国库借银,到如今都快把国库借空了。

    偏生他虽感到艰难,却也顾念大臣的脸面不忍直说,更让那些人蹬鼻子上脸不肯还钱。

    现下还不是收赋税的时候,要填充国库来钱最快就数收缴欠银了。正巧父皇如今卧病没法子理事,臣子们纵是哭穷也没法到父皇跟前去。

    王常鸣带着两个侍郎进来,见殿内气氛并不凝滞心下一松,看样子陛下是有法子解决的。有法子就好,也省得自己受闲气。

    赵钰见他们进来也是一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