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红楼]贾璋传》 170-180(第13/17页)

快松快的关心话语只是捎带着讲的。

    但两个小孩子唇红齿白、玉雪可爱,叶士高心里确实欢喜他们,更舍不得扎疼他们柔嫩的面颊。

    新生的、纯粹的、稚嫩的小生命冲淡了叶士高心里的悲意,落红并非无情,化泥亦能护花,看着他们这些小孩子像嫩芽一样长大,他这个老人家心里竟也有蓬勃之意。

    或许,师父心里也是这样想的罢。

    “我这就去,多谢夫人为我操劳了。”

    叶夫人点了点头,在叶士高离开后,她握住两个小宝宝的手:“祖父是一个很好的老人家,宝宝们一定要喜欢祖父哦。”

    “当然,如果你们更喜欢祖母的话,祖母就更高兴了。”

    听到叶夫人哄孩子的话,贾璋他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叶夫人离京多年,还是这样喜欢小孩子,还是这样孩子气……

    叶士高沐浴过后,和叶夫人一起沉浸于哄孩子的大业中。

    贾璋与叶荆静静地看他们玩笑,唇边漾起了无声的笑意。

    夕阳的光辉从窗外照射进来,为青色的大理石地板镀上了金色的光辉。

    此时此刻,贾璋只觉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他心里静若平湖,又窜出几尾斑斓锦鲤,在湖水中四处游走。

    黛玉在这个时候握住贾璋的手,叶大奶奶也挽上了叶荆的手臂。

    他们相视一笑。

    眼前这温馨美好的一切与他们心中所期盼的别无二致。

    他们心里柔软极了,竟有些浅淡的愉悦。

    晚上吃饭时,乳母把碧姐儿和菱哥儿抱了下去,大家离开正院,前往叶家的花厅吃饭。

    为了减轻暑意,花厅里面早就放好了冰盆儿,地板上也洒过水。

    一进花厅,竟感觉身上的暑意都减轻了许多。

    这里十分舒适。

    除此之外,花厅内定窑陶瓶儿里供着荷花,红的、白的、粉的、单枝儿的、并蒂的,全都美不胜收,还散发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

    众人闻到这股清香后,只觉心旷神怡,心情也变得更加愉悦起来。

    在洗手落座后,丫鬟们鱼贯而入,端上来一盘盘新鲜别致的菜肴。

    这些食材的食材都是贾璋和叶荆费尽心思采买回来,为叶士高夫妇接风洗尘的新鲜菜肴和奇珍美馔。

    叶士高夫妇听着叶荆笑嘻嘻表功的声音,只觉心中温暖。

    人生一世,能生下这样一个孝顺的儿子,能收到这样一个孝顺的弟子,夫复何求呢?

    想到这里,叶士高举杯笑道:“李太白有诗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今日大家难得团圆,还是与我共饮一杯吧?”

    听到他这话后,众人纷纷举起金爵玉盏,与他共饮一杯杜康,共敬这团圆明月。

    因为久别重逢,心中情感难以自抑,席间也没人讲究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师徒父子三人七嘴八舌地说了这些年的经历,讲到动情处,更是抱头痛哭起来。

    待到夜半时分,贾璋和黛玉被叶士高夫妇挽留下来,在叶家留宿了一晚。

    翌日一早用过早膳后,叶士高拉着儿子、徒弟一起招待纷至沓来的宾客。

    昨天晚上,叶士高入京且先后拜谒陛下、阁老的事情就已经传出去了。

    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这条消息。

    所有人都看得明白,有杨宗祯这个老师在,叶士高这个弟子注定会步步高升。

    所以,眼下京官里面就没人不想烧叶士高这个热灶的。

    只可惜叶士高的门槛高,平凡人等根本迈不进叶家的门槛;迈进到叶家的门槛后,他们也很难心想事成,成功攀附。

    贾修撰太难缠了,小叶御史说话又十分犀利,有这两个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地唱大戏,他们就算有八百个心眼儿,也摸不到正在跟杨门师兄弟叙旧的叶士高的边儿。

    而且这两人还十分谨慎,根本没留下半丝儿话柄,真让人不禁感叹一声呜呼哀哉。

    待到午后用过饭,送走众位宾客后,叶士高带贾璋去水榭边钓鱼。

    师徒二人说了整整一下午的话,只觉心中块垒尽数出去,化作无数锦云翻卷而来。

    他们果然还是这样投契,光是说说话就足以开心。

    而这种投契并不会因为时空的距离而消散,就像叶士高对杨宗祯的濡慕,也不会因为时空的距离而消散一般。

    直到月牙儿西升,天色微暗时候,叶士高夫妇才舍得放贾璋一家三口离开。

    若不是不是顾忌着今天是休沐日的最后一天,贾璋明天还要照常上衙,只怕叶士高他还想留贾璋再多住两天,他心里很舍不得徒儿归家。

    唉,如果璋哥儿也是他儿子就好了。

    可惜,师父跟他说过,人生在世,不应该太过贪心……

    绍治帝看到折子上的几个名字后,心里非常满意。

    原朴没有被顾长春他们那些人蛊惑,更没有生出不该有的野心。

    现在的原阁老与潜邸的原师傅并无差别,原朴依旧是那个老实忠心的臣子。

    这样就很好

    他提起朱砂笔,圈了原朴折子上的一个名字,然后才合上折子,递给陆英:“拿去给原阁老,告诉他,折子朕已经批了,新阁员的人选朕也圈出来了,他正常组织廷推即可。”

    陆英接过折子,称了一声是。

    在这之后,他连忙带着折子前往文渊阁。

    抵达文渊阁后,陆英直奔原朴的值房而去。

    跟原朴这个老熟人寒暄过后,陆英才以皇帝使者的身份道:“有口谕。”

    原朴跪下接旨,却听陆英宣旨道:“原师傅,你递上来的折子朕已经批复了,按照正常流程廷推朕圈中之人为新阁臣即可,钦哉。”

    原朴接过陆英递过来的折子,恭声道:“臣遵旨。”

    陆英见原朴收下折子后,脸上瞬间挂上了笑意,不复刚才的严肃姿态。

    他走上前去,亲手把原朴扶了起来,又向原朴告辞道:“陛下的心意,阁老都是知道的,咱家这就走了,陛下那边还要咱家伺候。”

    原朴知道绍治帝离不开陆英,因此也没多留他,只亲自把人送到了值房门口。

    待陆英离开后,原朴才回转到书桌前,打开折子定睛一看,只见刑部尚书苏褚的名字已经被朱笔圈了起来。

    原朴松了口气,苏褚也是潜邸的老人了,和他无恩无仇,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

    有陛下的支持与潜邸的情谊在,他们两个还是有互相信任的基础的。

    而且苏褚有脑子,前段时间潜邸旧臣纷纷来信求他推荐,还有顾长春那些蠢货作乱,简直让他不厌其烦。

    苏褚却能做到不动如山,既没有露出什么谄媚姿态,也没有挑动他作乱的意思,只给他送来了一本他自己写的书,里面有他想要实行的政策与政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