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红楼]贾璋传》 170-180(第11/17页)
久, 贾璋和叶荆也见到他们下船了, 他们两人连忙跑上前去, 向他们夫妇二人磕头请安。
叶士高夫妇连忙把他们两个扶了起来,眼中不由自主地泛出了喜悦的水光。
一别经年,如今总算是相见了。
这两个孩子都变成了大人模样,人也愈发稳重起来了。
想到这里,叶士高心里有些欣慰, 又有些心酸。
他连声说了几个好字,又问了碧姐儿和菱哥儿的事情。
贾璋和叶荆一一答了。
听到两个孩子都康健, 叶士高夫妇二人的眼睛都弯成了月牙。
只可惜,叶士高本就是巡抚之尊, 不久后又要转任礼部尚书,然后还要被绍治帝拔擢入阁。
像他这样的朝廷大员, 在归京后必须第一时间去宫里述职,所以他没有跟贾璋、叶荆二人慢慢聊天的时间。
师徒父子三人还没说几句话,就不得不挥手自兹去,暂时分别了。
叶士高踏上了进宫的马车,贾璋和叶荆二人殷殷服侍着师母/母亲坐上了叶家的翠幄青紬车,启程前往叶府。
回到家里后,叶夫人摘了幕篱,洗漱过后,跟叶荆、贾璋二人说了好些叙旧的话,以解自己的思念之情。
待到儿媳妇、徒弟媳妇收到消息,过来向她请安时,叶夫人毫不犹豫地抛下了儿子和徒弟,转而和两个新媳妇亲亲热热地说起话来。
叶夫人还把她在江南积攒下来的礼物送给了叶大奶奶和黛玉。
羊脂玉凤簪、苏绣象牙骨折扇、流光溢彩的嵌宝珍珠衫……
一匣匣礼物被嬷嬷们捧了出来,叶大奶奶和黛玉瞧见了,心里都很是讶异。
婆婆/师母给她们准备了这么多礼物吗?
尤其是黛玉,她心里思考的事情和叶大奶奶思考的事情还不一样。
在黛玉的视角里,她今天上门是来拜访待贾璋如亲子的师父师母的。
却没有设想过会遇到这种情况。
叶夫人的礼物实在是太多了,她不像叶大奶奶一样,是叶夫人的亲媳妇,真的收下叶夫人这么厚的礼物吗?
于是,黛玉把自己求助的视线投向贾璋,期冀着靠谱的三哥哥能帮她下决断。
叶夫人一瞧见黛玉在看贾璋,就猜到了这姑娘的心事。
她笑盈盈地握住黛玉的手:“好孩子,瞧你相公作甚?我给你的礼物,你拿着就是了。”
然后她又握住叶大奶奶的手:“荆儿媳妇也不要跟娘客气。这些年来,我都没送过你们什么好东西,这些就算是我补给你们的拿着玩的。”
“像你们这样年轻的小姑娘,就是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才好呢。一会儿就把这嵌宝珍珠衫换上,这东西正配你们今天穿的罗裙。你们这些小姑娘穿着好看,我瞧着也舒心呀。”
黛玉听到这话后,抿着嘴笑了。
这句话好像外祖母说的,她突然间觉得这位叶夫人好亲切……
如果母亲还在世,大概也会说出类似的话罢。
又过了一会儿,在叶家睡着的两个小孩儿醒了,乳母把他们两个抱了过来。
叶夫人见到两个玉雪可爱的孩儿后,先看了看这个,又看了看这个,只觉哪个孩儿都稀罕不够,抱着菱哥儿和碧姐儿亲香了好半晌。
直到两个孩子玩累了,被乳母抱下去吃奶,叶夫人才心满意足地撒开手,听从贾璋的劝告,回到卧房休息去了。
就在叶夫人和晚辈们叙旧时,叶士高在玉熙宫内伏惟叩首。
他朗声道:“臣浙江巡抚叶士高叩见陛下,伏惟陛下万福金安,长乐无极。”
绍治帝看向斯文儒雅,绯袍乌发,依旧保持着一身潇洒气度的叶士高,心想,他瞧着这叶士高一点都没老。
看着跟他离开京城时也没差什么,只有胸前的孔雀已经变成锦鸡了。
在不久后,那锦鸡又会变成白鹤——大盛的阁臣,都是有从一品的虚衔的。
思及此处,绍治帝笑问叶士高道:“叶卿今年还没到五十吧?”
叶士高听到绍治帝的话后,一边在心里暗暗思忖绍治帝问他年龄的用意,一边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启禀陛下,臣明年才满五十岁。”
四十九岁的尚书,虽说不算老,但也说不上是特别年轻。
周东野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是内阁阁员了。
只是周东野显老,看不出年少有为、意气风发的模样;叶士高不显老,心态年轻,瞧着竟有一股万物竞发、生机勃勃之意。
绍治帝倒是很喜欢他这样,他看了一眼陆英,说了一句平身赐座。
陆英接收到绍治帝的信号后,立刻走过去,代替绍治帝把叶士高扶了起来,又搬了锦墩过来请叶士高坐。
在叶士高坐下后,绍治帝笑着赞美他道:“叶卿这年在江南成绩斐然,朕心里很满意;你回来接管礼部,朕也放心。”
绍治帝嘴上说的是礼部尚书的位置,实际上说的却是内阁阁员的资格。
叶士高完全能够听明白。
他虽然鲠直,但城府同样很深,头脑更是聪明。
所以在听到绍治帝的赞语后,叶士高恭声道:“多谢陛下盛赞,臣自知臣脑袋愚钝,唯有勤恳谨慎、实心用事,方能上不负陛下之恩,下不负黎庶之望,以此报效国家。臣能倚仗陛下的荣光,造福治下的百姓,就算是死得其所了。”
绍治帝听到他的奉承话后,不禁腹诽起来。
他这位叶卿,果真是科道出身的人,说奉承话的时候,语气不够生动,表情也不丰富。
若论拍马屁的本事,他不但比不上他师父,竟然还比不上他徒弟!
杨阁老和小贾拍起马屁来,那才叫情真意切,感情充沛呢!
绝非叶士高这两句干巴巴的奉承话可以比拟的。
不过叶士高难得说一次奉承话,倒是有些稀奇意味,绍治帝听着还是很顺耳的。
而且,如果拿叶士高和他们家那个跑去做御史的儿子相比,那叶士高就已经很有说话的艺术就了。
绍治帝对叶荆的印象相当深刻。
他记得那个小御史,官不大,话难听,他看叶荆弹劾李汲的折子时都有些叹为观止,足以证明叶荆有多么“会说话”。
在君臣问安的环节结束后,叶士高正式开始述职。
他主要向绍治帝禀告了自己这些年在江南的经历,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地方民政与江南局势。
顺带着讲了讲自己这些年的功绩。
这年头,只会做事不会表功可是不行的。
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叶士高也终于掌握了见缝插针地为自己表功的技能。
绍治帝细细听完了叶士高的讲述,他默默地把叶士高提出的几个关键点记到了心里。
绍治帝心里琢磨着,等叶士高离开后,他就吩咐陆英派东鸾卫去查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