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红楼]贾璋传》 160-170(第4/17页)

都兴尽而来、兴至而归,黛玉也结识了几位和她谈得来的女眷。

    当然,黛玉最聊得来的还是她早就认识的两个人。

    贾璋的小师兄叶荆的夫人,以及理国公府的熠五奶奶。

    在这场宴会过后,贾璋今年年尾的应酬算是结束了。

    黛玉也以贾璋妻子的身份见过了杨门内的女性长辈与荣国府的亲朋故旧,并通过兰庭别院的宴会让外人对她赞叹不已。

    不过那些赞叹,无非是聪敏贤惠等老调常谈的美名,贾璋与黛玉对这些美名不感兴趣。

    他们接下来要做一件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又非常重要且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贾璋要编纂《四书衍义补》,还要把自己的政见编纂进去。

    黛玉主动提出要帮忙,她说她在贾璋编纂《尚书通考》时做得很好,没道理这次就不用她帮忙了。

    贾璋担心她白日里无聊,因此也没拒绝她的提议。

    他很愿意接受黛玉为他提供的帮助,并且很高兴她能参与到他的事情当中来。

    除此之外,黛玉想写一本诗鉴。

    贾璋对此很支持,还建议她用笔名出版。

    反正自家开了书局,黛玉写书一事经他本人操办后,不会走漏半点风声。

    听到贾璋的话后,黛玉才笑吟吟地点头同意了,还为自己取了一个雅谑居士的笔名。

    贾璋的心情也很不错。

    他们皎皎的文采这般好,确实不该明珠蒙尘。

    雅谑居士的笔名也很好,他们皎皎不但可以雅谑古往今来的诗词与墨客,还可以雅谑这自从南宋以来愈发保守苛严的世道……

    第163章 连理跳脱黛玉有喜,愿我如星君如明月

    时光飞逝, 转眼间就到了二月花朝节。

    贾母特意为黛玉办了一场生辰宴,还邀请林如海过府一起给黛玉过生辰。

    史湘霓刚嫁进荣国府的那一年里,贾母也给她办过生辰宴, 所以这次贾母给黛玉办酒,更没人敢对此多加置喙。

    毕竟, 当初给史湘霓过生日的时候老太太就说过, 她这是心疼孙媳妇嫁进她们贾家, 第一次离开家人心里伤怀,所以才出钱给孙媳妇办酒,不论是谁都不许嫉妒, 更不许说嘴惹她生气。

    有这句话杵在那里, 还有谁敢背后议论黛玉这个由老太太亲自抚养长大的三奶奶, 惹家里的老祖宗生气?

    就连邢夫人这个亲婆婆都没说什么,旁人就更没什么话可说的了。

    因为今年花朝节正好赶上了朝廷休沐的日子, 林如海一早就启程来了荣国府, 贾璋也一大早就起来为黛玉描眉。

    在画好远山眉后, 他轻笑:“皎皎长眉连娟,我这个俗人色授魂与了。”

    黛玉笑着接过他手中极难得的螺子黛,为他也修了修眉形:“三哥哥难道不是吗?我心里觉得三哥哥要比潘安、卫玠还要俊美呢。”

    贾璋听到她的话后,哑然失笑,只是靠在椅背上任由她画眉。

    在她画好后, 他接过她手里的螺子黛,放到梳妆台上的紫檀盒子里。

    然后他握住黛玉的指尖, 亲了亲她的手背,又从袖袋里拿出一只小小巧巧的盒子给黛玉:“皎皎生辰快乐。”

    黛玉打开盒子, 只见盒子里面装着一对莹白皎洁的镂空连理枝玉镯,玉镯莹润光洁, 分明是和田美玉;雕工更是尽善尽美,黛玉看着十分眼熟。

    贾璋把那双玉镯轻轻戴到黛玉手腕上:“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我和皎皎,永远都会这么好的。”

    黛玉听到他的话后,心里十分感动,遂把雕工的事情放到脑后,对贾璋道:“当然会,三哥哥知道我的心,我与你只会是孟光和梁鸿。”

    贾璋听到后,也愉悦地笑了起来。

    是的,他们当然举案齐眉,但他们要比举案齐眉更好更亲密,更加两心相知。

    但他不会出去炫耀,人的福气是有限的,如果太过得意,上天也会看不下眼。

    所以他这些年一直都在施粥,都在赈济灾民做好事,唯恐自己德不配位,灾殃加身,而且他时常给玉皇宫敬奉香火,还在那里给家里所有人都点了油灯。

    如果上天有灵,请保佑他们一家顺顺利利的。

    不求满门朱紫富贵至极,只求众人安乐家宅平安。

    在和黛玉甜甜蜜蜜地吃完早膳后,小夫妇才一起去荣庆堂找贾母与前来荣府做客的林如海。

    待到宴会结束后,贾璋带着黛玉出门去京郊的温泉庄子,那里有他让人专门种植的芙蓉,他想让黛玉在生辰这天,看到她最欢喜的花。

    来了温泉庄子,不泡温泉就好像少了些什么似的。

    因此贾璋吩咐下人去准备泡汤时要用的东西,又喂黛玉喝庄子上厨娘刚送来的甜汤。

    只是还没等他们去泡汤,黛玉就有些不舒服,往日里爱喝的甜汤也有些喝不下去了。

    贾璋见她不舒服,连忙让雪檀去请太医。

    若是他,随便找个大夫对付一下也就行了;可是皎皎小时候身体不好,还是请一直给皎皎看诊问脉的王太医来看病比较妥当。

    黛玉听到他的话后,叫住了雪檀,劝阻贾璋道:“虽然眼下已经不像年尾时那样冷了,可郊外没人扫雪,路滑得很,还是别折腾王太医他老人家往郊外跑一趟了。”

    “我其实只有一点点不舒服,过一会儿就好了,哪里就这样娇气了?”

    贾璋看了看她的眼神,知道她这次态度很坚决,只好对她道:“可以不请王太医,但是得请他的学生小赵太医过来给你看诊,否则我不放心。”

    “如果真有问题,再请王太医,这样好不好?”

    黛玉听他的安排很妥当,这才乖乖地点头。

    黛玉知道,荣国府每年都会给王太医家里一笔数目非常可观的酬劳。

    但是她还是会很感谢为她看病问诊的老人家。

    这些年来,王太医他老人家年纪愈发大了,现在她只是有一点点不舒服,并不想折腾他老人家……

    大半个时辰过后,雪檀把小赵太医接到了庄子里。

    得知黛玉有些头晕不舒服后,小赵太医立刻拿出脉枕和帕子为黛玉诊脉。

    贾璋专注地看小赵太医诊脉,待他看到小赵太医和缓起来的神色后,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黛玉大概没什么事,他可以放心了。

    就在他等待小赵太医的“尊夫人并无大碍”时,他听到小赵太医笑眯眯地道:“恭喜贾修撰,贵府三奶奶脉如走珠,这是有喜了。大概有一个多月了,贾修撰,再过八个多月,您就要当爹了!”

    贾璋的眼神瞬间亮起来了,他喜不自胜地露出了笑容。

    但是一想到黛玉不舒服,贾璋就知道现在还不是他穷欢喜的时候,他焦急地问小赵太医:“我夫人刚刚不舒服,可有什么不妥?”

    “还有这甜汤,您瞧瞧,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