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红楼]贾璋传》 150-160(第9/17页)

进来。

    她通禀道:“奶奶,云姑娘,家里来亲戚了。珠大奶奶的寡婶和堂妹,太太娘家的兄嫂与侄女都来了,现在人都在琏二奶奶那儿呢。”

    “二奶奶身边的小桃过来请奶奶和云姑娘过去见亲戚,二奶奶说一会儿大家再一起去老太太那儿请安。”

    湘云笑道:“又有新姊妹来了,总不用一直陪着林姐姐看账了。”

    黛玉放下账本,轻轻敲她额头道:“一旬就看两天账,余下的时间都陪你游园作诗。就这,我们云姑娘还要挑我的理儿呢!”

    “只怕新姊妹见了你,也要跑得远远儿的,省得被安上这么多的罪名……”

    众丫鬟听了,全都笑了起来。

    而黛玉和湘云在理过衣服妆容后,就一起去史湘霓那边见客去了。

    第156章 后续安排李家往事,薛梅往事王仁瘫痪

    黛玉和湘云两个来到湘霓这里时, 只见屋子里面乌压压地坐满了人,史湘霓和李纨两个正在招待客人。

    原来是邢夫人的堂兄堂嫂带着女儿岫烟来投靠亲戚,行至半路泊船时, 遇见李纨的寡婶,对方带着两个女儿李纹、李绮上京, 也是来投亲的。

    两家厮见后知道双方有亲, 这才同行, 因此才一同抵达荣国府。

    大家见礼叙过后,史湘霓和李纨又带着人去给贾母请安,贾母因笑道:“怪道昨晚灯花爆了又爆, 结了又结, 原来应到了今日。”[1]

    众人叙过家常, 用过酒饭后才散去,湘霓、李纨、黛玉三人要打点酒席, 互相帮衬下倒也无甚忙乱之处。

    待到傍晚时分, 众人才各自散去。

    史湘霓按照邢夫人的意思给邢忠夫妇安排了后街的住处, 李纨的婶母姊妹自然是跟着她住。

    黛玉知道湘云喜欢热闹,便在征求过她的意见后,把邢岫烟安排进菁莪馆住。

    湘云见到有人陪她,心里十分欣悦;邢岫烟见湘云性子豪爽,也觉得自己轻松许多。

    史湘霓觉得黛玉的安排很不错。

    不论婆母喜不喜欢邢岫烟这个堂侄女, 她们这些做媳妇的都不能慢待表姑娘,怎么着都要把邢岫烟照顾好。

    黛玉的安排就很妥当, 无论湘云、岫烟,还是贾母、邢夫人, 都挑不出来什么错儿出来。

    宝玉更是欢喜,只赞叹老天精华灵秀, 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又感叹自己的井底之蛙,竟是自笑自叹起来。

    只可惜袭人前不久被湘云呛声,心里很不畅意,因此也没心思管宝玉的魔意,更没心思安慰宝玉的惆怅。

    香兰、秋纹几个见袭人最近情绪不佳,纷纷凑到宝玉跟前儿讨好。

    只是这些人里,又有谁能比袭人对宝玉更真心实意?

    贾璋下衙回家后,与黛玉一起用膳时听她说家里来了亲戚。

    得知来人身份后,贾璋对黛玉轻笑道:“你权当认识了几个新朋友,不用太过小心翼翼的。”

    “只是不要与李家的两个姑娘走得太近,大嫂子她大抵是不喜欢她那两个堂妹的。”

    回想起李纨对寡婶堂妹的态度,黛玉发现贾璋说得完全没错,她不禁纳罕道:“大嫂好像真的不太喜欢李家婶娘,你白天在衙门里,又怎么知道这事儿的?”

    贾璋低声对黛玉解释道:“这事你不晓得,当初李二老爷为了跑官,挪走了大嫂的嫁妆银子。如今李二老爷没了,李二太太又想扒着大嫂子讨好处,哪里有那么容易?”

    说完这件事情后,他的声音恢复到正常的音量:“我琢磨着,邢家堂舅和李二太太上京,也是想着给家里女孩子找门好亲事罢。”

    “皎皎年轻,他们就算求人也求不到皎皎头上,所以皎皎只管安心交朋友就是了。”

    听到贾璋的分析后,黛玉就把这件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情抛诸脑后,转而笑道:“二嫂和云儿这对堂姐妹张罗着要起诗社呢,你庄子上是不是养了鹿?且拿些来给我凑份子,二嫂最爱吃那个。”

    贾璋心知黛玉也喜欢玩笑,遂对她道:“你让紫鹃她们找黄柏说一声就行,我记得庄子里面还有新养的兔子鸟雀,也让他们带些回来玩。若你用不上,拿去赏人也是好的。”

    黛玉点了点头,又问贾璋道:“我想请二姐姐,赵家那边儿会不会有意见?”

    她心里是想让迎春回娘家,也好松散松散的,但却担心自己好心办坏事,给迎春添麻烦……

    “不会,赵大人夫妇是实诚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请迎春回家说说话,好好玩一玩也是好的。”

    而且棋姐儿与舅母们亲近是好事,赵夫人聪慧,不会不晓得这个道理,她才不会拦着迎春和孩子回娘家。

    贾璋和黛玉晚上时候早早睡了,翌日清晨黛玉醒得早,与贾璋一同起来。

    炭盆里燃烧着无烟的银丝炭,室内的温度十分温暖,窗边小炕也烧得温暖,夫妻两个换了衣裳,在窗边洗漱用饭。

    漱过口后,黛玉揭起窗屉,从玻璃窗内往外一看,只见地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天上的雪也如搓绵扯絮一般下个不停。

    黛玉见到后,连声吩咐紫鹃给贾璋备伞。

    贾璋换了件秋香色哆罗呢狐皮大袄,在黛玉过来给他戴乌纱帽时低下头,方便黛玉帮他戴帽子。

    戴好官帽后,贾璋接过紫鹃奉上的伞,又握了握黛玉的手:“我要走了,外头下着雪,你莫要送我了。”

    按下想要送他出门的黛玉,贾璋撑着伞出门。

    只见外面银装素裹,浑然雪色,雪花被十八骨的油纸伞隔开,在伞面上留下了薄薄的一层白纱。

    待到贾璋走到二门处,撑伞的人从贾璋变成了正在二门处等待贾璋的雪檀。

    主仆两人踏上马车,前往文渊阁点卯当差。

    而在这条前往宫城的路上,还有流水一般的车马与贾璋一样,冒着大雪往帝国的中心驶去。

    在邢家三口和李家母女上京时,薛家二房也上京了。

    原来是薛蟠的叔叔当年在京时将女儿宝琴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婚,如今宝琴到了年纪,薛蝌想要带着妹妹进京发嫁。

    遂带着妹妹前往京师,来婶母家做客。

    他本来听闻王家公子王仁要进京,是想与王仁一起从金陵出发的。

    一来路上也能少些波折,二来也能借一借王家的威势,让那梅翰林不要再对两家的婚事推三阻四了。

    奈何王仁和人纵马,摔断了腿,要留在金陵养伤,不去京城了。

    薛蝌他只得先给王家送去一些好参好灵芝过去,然后独自一人带着妹妹上京,前往婶母家投亲。

    实际上,他是去求薛姨妈帮忙的。

    梅翰林当年尚未发迹时,薛二叔送了他一大笔银钱资助他科考,两家因此约为儿女亲家。

    后来薛父去世,薛二叔这个背靠大树乘凉的失去了靠山,也只得离开京城,回转金陵老家。

    又过了两年,薛二叔去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