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60-70(第4/35页)

亩;最后就是雇佣劳役……呃, 不再让百姓无偿劳动!”

    要知道, 电视剧里面那些拿着水火棍, 喊着“威武”的衙役们,其实都是当地百姓的无偿劳动——因为那也是役的一种。

    他叽里呱啦一通说完,去看对面户部左侍郎的脸色, 只见对方微微凝神思索的样子,便清楚自己这番话肯定是有效果的。

    阚英适时地送来了温茶,让陛下润喉。

    明慕将瓷杯捧在手上, 小口小口地喝了半杯, 压下砰砰跳个不停的心脏。

    刚才真是险象环生!

    背到最后的徒然卡壳真是吓了一跳, 还好几条内容之间具有关联性,背出前面的,后面的自然一咕噜出来了。

    而且第二条,其实有个更出名的名字,叫摊丁入亩。也为后面的王朝打下了盛世的基础。

    只是不知道,这些税法对如今的盛朝有没有用?

    “陛下……陛下的提议,真是极有道理。”

    户部左侍郎琢磨良久,三条方法都能用上,好处显而易见。不说别的,若是将实物税同一换成白银,盛朝的“贫穷”就能好转。

    目前国库没钱,便是白银少,市面上流通的白银、铜钱也少,钱动不起来,但粮食、茶叶等产物不少。

    “果然,陛下目光长远,能放眼以后数百年……”

    陛下的提议简直越想越精妙,简直是彻底清除盛朝积弊的沉疴,转向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崭新的方向!

    若是此法能成,再加上明君统领,盛朝未免不可千秋万代!

    “不是,以前在书里看过的,署名著作为张太岳,可惜是前朝旧物,对方应该不在人世了。”明慕立刻摆手,指了指自己,“实不相瞒,朕年岁不大,如何想出如此老练的税法?”

    说起来还有些羞愧,贸然用了别人的方法,也不能跨越时空给张大人版权费。

    明慕有点心虚,又强调了一遍:“不是我,是张前辈改进的方法哦,叫做一条鞭法。”

    和一条鞭法齐名的改革政策还有一条,叫做考成法,用以考核官员,只是应用的时间不长,在张阁老去世后飞速废除。

    不知道有没有用,明慕将还能记得的地方写在金笺上,让人送去吏部。

    他清楚现在在重新制定官员考核的方法,不知道能不能用上。

    “只是陛下,想要应用此法,黄册必须重新修改。”

    明慕点点头,问道:“现在能不能批银子出来?最好是在今年收税开始之前,将黄册重新修补,推行新法。”

    黄册是金陵六部负责的内容,专门开了一个部门进行保存和管理,人员大概十几个。除此之外,每次重修黄册都要和之前的数据核对,以防地方做出隐瞒田亩之事,工作量繁杂……而干这活的,是金陵国子监抓的壮丁,没有酬劳。

    若想制作保存许久的黄册,纸质、装帧等都有要求,这笔钱朝廷也不会出,而是让百姓自己出钱。

    越了解,越觉得朝廷简直将白嫖劳动力发挥到了极致。

    ……这工作效率能提高才有鬼了!

    在他登基之后,这种懒政的情况有所缓解,新修时应该能稍微提升一下工作效率。

    “……总之,先帝那一批暂且不管,这次,朕要全部、正确的数据,决不许弄虚作假。”明慕强调道。

    户部左侍郎神色一凛,就差跪下发誓了:“臣绝不负陛下信任。”

    处理完这件事,明慕站起身,稍微活动了一圈。

    短暂的假日后,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简直连喘息之机都没有。

    而且,能呈上御案的事情,都属于内阁无法做主的大事,而其他的细枝末节,都已经让别人处理完了。

    好不容易告一段落。

    明慕心里默默盘算着,现在就是等北疆那边战事的消息了。

    若是这次能够成功守城,皆大欢喜,北疆背靠盛朝,就算耗也能将戎狄耗死。

    但若是……失败……

    “……我一会写一封手书,传去厉将军、邵将军等人处。”明慕飞快地写了金笺,再按上印章,低声对阚英道,“我害怕北疆有变。”

    多亏了这些时日的恶补,他对国内将领倒不是完全两眼一抹黑了。

    “陛下,只是区区戎狄,需要如此兴师动众?”阚英有些不解小皇帝的担忧。

    明慕只道:“当我是杞人忧天吧……”

    华夏历史上的确有被外族入侵的记录,还不是一次,后面一次是被女真入主中原,压制汉人,走了许多不必要的弯路。

    为了避免之前的历史重现,明慕半点不敢放松。

    “奴婢清楚了。”

    阚英想起梦中,陛下的鲜血从城墙上流下来……那副满目血红的样子。

    他一瞬间引起了十二万分的关注,轻轻问道:“陛下,倘若、倘若戎狄真的来了燕都,兵临城下,您……”

    “遣散燕都百姓。”明慕立刻给出回答,“让皇后、郡主迁都,前往金陵,固守南方。”

    “陛下不去金陵吗?”

    “我……我当然也会去的。”

    明慕的声音充满了安抚意味。

    骗人。

    阚英只低着头,默默在心里反驳。

    陛下不会去金陵的。

    梦中便是如此,陛下有迁都的机会,只一直守着燕都,等待城中乃至附近百姓全都迁走,自己才愿意动身。

    只是那时,北疆防线腐朽,一击即溃,戎狄来的速度太快,燕都中还有大部分人没有离开。城中兵力,绝守不住城。

    那戎狄单于只送来了一封手书,倘若陛下主动赴死,他便不屠城。

    以至于后来……

    所以,对最后这句话,阚英是一个字也不信的。

    “事情不一定发展到那么糟糕的情况,我只是先预设。”

    小皇帝拍了拍阚英的肩膀,似乎是感知到了亲近阚英宫侍的低落情绪,语气倒是挺轻松的:“或许这次,直接就有好消息传过来,完全不必要担心的。”

    说实话,戎狄又不种地,都是以战养战,不可能和盛朝玩消耗战。

    除非那种不知名的火器非常非常猛,能把他加固的城池炸了。

    但那怎么可能呢?

    ——

    北疆的焦灼没有传到全国。

    相比之下,重修黄册这一消息倒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了百姓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黄册是国朝根本之一。

    如今税目严苛,要交人头税和田亩税,人口越多,家里的负担就越重,所以,百姓多会使用各种方法,以摆脱黄册的人口记录。

    比如,好田的税收比差田多,茶园的税收比田亩多。而在开国之初,精准的数据已经确定了一个地方的好田、茶园等数量,为此,很多豪强将自己名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