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170-180(第16/31页)

了过来,上门洽谈业务。

    牛恩久这几天在忙《鞍钢宪法》,等他注意到的时候,广告已经打了三天了。

    “怎么是求购5套设备?25万设备款?”

    牛恩久盯着报纸蹙眉,之前明明说好了,今年先买两套半的设备,其他的等明年再说。

    这怎么一个没注意就翻倍了?设备款也从15万变成25万了?

    他被气得太阳穴突突直跳,喊来秘书说:“你去把叶厂长和供销科的刘胜请来!”

    秘书不敢吱声,默默推门出去了。

    而刘胜这会儿正坐在叶满枝的办公室里。

    “叶厂长,现在已经有省内的五家机械厂与咱们联系了,你打算怎么办啊?”

    “先不急,咱们再等等。”叶满枝叮嘱道,“刘科长,你先把咱们的采购要求告知这几家工厂,如果能接受的话,就让他们等通知吧。咱们厂要开一个招标会,将这五套设备一起打包招标。”

    第176章

    因着采购设备的数量翻倍, 叶满枝和刘胜一起被请去了老牛厂长的办公室。

    她一进门就笑着问:“厂长,你也看见那条广告了?报纸的宣传效果真好啊,现在已经有五家机械厂主动跟咱们打听情况了!”

    牛恩久头疼地摆摆手, “叶厂长,那求购信息上的数量是怎么回事?咱们不是说好了吗?今年先买两套半, 解决眼前的问题, 其他的等明年再说。”

    要是一口气给罐头车间拿出25万采购设备, 那其他车间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叶满枝坐到他对面, 诉起苦来:“我们最开始确实只打算采购两套半,我跟供销科和技术科的两位科长跑了好几天。但咱只买七八万的设备, 人家根本就看不上, 给他们送订单还要被挑拣……”

    牛恩久对这种情况心中有数。

    罐头车间几乎每年都要增添一套设备, 之前那些设备都是他出面采购的。

    有时候确实是拿着钱上门还得看人脸色。

    但你不能因为订单小, 就给人家加码吧?

    叶满枝正色道:“厂长,咱们今年要买一条午餐肉生产线和一条水果罐头生产线, 再买几台小型机器。明年再次采购的话, 应该也是每种设备各一套。我觉得与其这样零星采购, 不如一口气买五套设备。咱们需要的方形罐属于异形罐, 很多机械厂没制造过这种异形罐生产线, 不愿意为了一笔订单投入人力物力。”

    全省只有他们一家食品厂可以生产午餐肉罐头。

    在很多机械厂看来, 这就是一锤子买卖。

    如果她是机械厂厂长, 也不愿意为了一锤子买卖投入太多。

    “按照市场行情, 五套生产线如果单独采购的话,总价在29万-35万。但这次咱们在报纸上刊登求购信息, 明确写了5套设备25万,仍有不少机械厂主动上门合作,说明这25万还是有得赚的。咱们一次性采购五套, 两年至少能节省4万块的设备费……”

    牛恩久抬手打断道:“叶厂长,谁都知道批发价便宜,咱们要是资金充足,我可以一口气订购十条生产线!那单价一定会更低!”

    关键是他们手头紧张啊!

    叶满枝望向刘胜,笑着说:“我之前还在与刘科长商量组织招标会的事呢!”

    刘胜:“……”

    你啥时候跟我商量了?

    那不是通知吗?

    听她提起招标会,牛恩久拧着眉头沉思了许久才开腔。

    “叶厂长,咱们是计划经济,那些罐头生产设备的价格都是透明的,各厂之间可能会因为机器性能不同,有价格上的差异。但要想让人家因为竞标而降价,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招标会,咱们从来没举办过,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叶满枝解释道:“咱们并不是第一家组织招标的单位,惠城专区房地局在去年十月,为建设八栋三层的住宅楼组织过一次招标会。今年一月份,中江棉纺厂也为采购设备组织过一次招标。”

    “大家组织招标不是为了竞价,就比如这次来与咱们厂联系的机械厂,他们提供的价格都是各厂的‘批发价’。”

    只不过大型生产设备都是零星采购的,像他们这样搞批发的还不多见。

    刘胜忍不住插话问:“叶厂长,不竞价的话,咱们还搞招标会干什么?”

    如果只是想要各厂的“批发价”,那他们拿着5套设备的订单上门,在随便哪家企业都能拿到“批发价”。

    叶满枝说:“当然是付款方式的竞争啊!咱们今年最多能拿出15万的设备费,要是哪家企业愿意在付款方式上给咱们让步,那在设备性能差不多的情况下,肯定要选择这家肯让步的。对咱们来说,最好的结果是今年付15万,年底或明年再付10万。”

    反正明年也要采购设备,这种付款方式,与明年单独采购差不多。

    可是总价能节省4万-10万,交付期也比单独采购更短。

    刘胜常年搞供销,很有生意头脑,心里已经认可了这种方式,但他仍有些担心,“万一这些机械厂都不肯在付款方式上让步呢?”

    这不是没可能的,国营单位什么都要按流程来。

    人家未必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那就流标呗,”叶满枝无所谓道,“要是流标了,咱们就还按原计划进行,今年先买两套半。”

    刘胜望向牛恩久,“厂长,你觉得怎么样?”

    老牛厂长在经营上一贯大胆尝试,他对这个招标会还挺动心的。

    但他当着党委书记,对某些事情还要把控方向。

    “招标会”容易让人联想到资本主义。

    尽管有些单位已经组织过招标会了,可老牛厂长不想在这种事上冒险。

    于是,他权衡片刻说:“这种招标形式挺新颖的,就是不知道效果如何。这样吧,咱们试着组织一次招标,但是不要叫‘招标会’,就叫‘订货会’。”

    “……”叶满枝笑着点头,“行,那我让人跟这些企业联系,咱们尽快组织一场订货会。”

    招标会也好,订货会也罢,内容都是换汤不换药的。

    就是需要多费些口舌,将招标会的规则套用到订货会上,解释给各单位。

    叶满枝走出办公室时心想,老牛厂长很谨慎,她这种小年轻还得向老同志多学习啊。

    *

    滨江第一食品厂一下子拿出一笔25万的大订单,让不少机械厂都闻风而动了。

    除了省内五家企业,甚至还有临省的两家机械厂。

    叶满枝在厂里翻看各大厂家发来的产品介绍时,迎来一位意外的来客。

    “张姐,你怎么有空来我们厂了?”叶满枝接到门卫电话,赶忙跑出去将人请进来。

    张厂长挎着她的臂弯,边走边问:“你们厂是不是要采购五套罐头生产设备?”

    “对,我们还在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