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直播:秦始皇来上工了吗》 190-200(第5/18页)
“我们找小许同学聊聊,说不定可以---”
胤禛已经听不进去了,彻底进屋,耳不听心不烦。
清朝的乾隆已经被气晕了。
顺利几十年,没想到最大的侮辱来自后世子孙。
第193章 求仙时代
初秋的王屋山还是那么葱葱郁郁的,山路上树荫浓厚,阳光很少能穿透撒进来,但只是地面那几个铜钱似的光点却已经充分的摇曳出山间午后的安宁。
斜次的小路上有说笑声响起。
身形偏瘦的一个胡须半长的男人从树影掩映中现出,笑道:“刚才要不是达夫兄手太快,那尾鱼儿已经进了我李太白的袖中。”
略微靠后几步的男人哼了哼,说道:“根本就没有那么抓鱼的,早晨出门的时候某就提议在山下农家买些干粮,是谁说有他在我们就不会饿着?”
李白摸了摸胡子,突然指着右边的林子惊喜道:“看看,那不就是吃的?早就说了跟着我,不能让你们挨饿。”
在两人的后面,跟着的却是一个手忙脚乱提着两只鱼儿的青年,鱼儿只有巴掌大,用草茎穿着腮,但显然生命力旺盛,时不时就要勾勾尾甩这青年一脸充满鱼腥味儿的水珠。
青年留着短髭须,只简单绑着一条天蓝色布巾下的发丝乌黑,五官端正身形端正,是那种看一眼就让人觉得很可靠的长相。
只是面对两条小鱼时,多少显得有些经验不足,如同他跟着诗仙太白和老诗家高达夫时的后辈局促。
青年顺着太白的指点看过去,看到了一树火红的柿子。
前面的李白已经欢喜鼓舞地跑到了柿子树下,指挥高达夫:“你上去摘,我在下面接着。”
高适:“你怎么不上去?”
谁还不是会写几首诗词的人了,就算你会写的很,还不是被皇帝给赶出翰林院了,干什么一路上指挥人做这个做那个?
李白看了高适一眼,指指他的大体格子,又指指自己:“我这不是没有你身手好吗?”
话说当年咱也是能够独自佩剑走遍大好河山的,要不是前几天身体不舒服,能让高适这个小豆子胜了自己?
高适捋袖子:“李太白你是不是故意嘲讽某?”
李白往后退了退,义正言辞:“我说的可是真心话,说清楚,哪里嘲讽你了?”
眼看着两位老大哥又要吵起来,青年杜甫提着两条巴掌鱼匆匆跑过来,说道:“我来我来,杜某年轻,杜某爬树。”
李白、高适一同看向他。
说我们老是吧?
杜甫:---
李白说道:“高兄看起来是没有这个体力了,我来吧还是。”
高适就有种越跟李白相处越想跟他打一架的感觉,李白心说搞得谁不是一样?
高达夫这家伙特别小心眼,无意间的一句话都能被他记着然后再言语报复回去,要不是次数多了,他都发现不了呢。
最终是李白和杜甫一起上的树。
柿子树没有多高,双手抱着树干脚瞪着两下子就站到了粗壮的枝丫上。
李白挑了很多发软的柿子,掌握着力道扔下去,高适在下面接,却总是接不好,一会儿就弄了一手糊柿子。
李白蹲在树上摘一个先吃了,让高达夫去他们刚过来的小水溪边把手洗干净去。
“这个高达夫,他真的是在外面流浪过这么多年的人吗?”李白一边吃一边疑惑。
杜甫:“怎么说?”
李白:“竟然连接柿子都不会。”
杜甫无话可说。
别太白兄觉着达夫兄幼稚,他觉着这俩人其实差不多。
虽然他们都已经到了不惑之年,可这一路走来他怎么总有种其实他自己才是那个大人?
去洗手的高适很快回来了,且是带着一个是看起来至多十五六的小郎君一同回来的。
许森和唐代诗国的三大巨头头一次见面就是这样的场景,李白和杜甫在树上吃熟透的柿子,高适两首泥红跑去溪边洗手,偶像滤镜虽然没有碎一地,但也碎了两瓣。
几分钟后,许森从树上跳下来,前面宽大的衣襟里兜着一兜柿子,看看三人身上:“叔,你们有没有铺地的毯子?”
李白:“在外行走的人,不拘小节。”
杜甫:“小兄弟,把这些柿子放到草地上就行了。”
高适:某刚才就多余跟你李太白犯傻。
其实三个人都有种被小朋友摘柿子行为狠狠碾压的感觉,尴尬了,都说自己行走经验丰富,竟然还不如一个小孩子。
坐下来吃东西的时候,李白询问许森:“你是谁家的小孩儿?怎么一个人跑到这深山里?”
高适一口就吃下去一个柿子,说道:“是啊,这王屋山上可是有狼的。”
杜甫安慰地对许森笑道:“你别怕,山上有道观,这附近的小路上常有樵夫猎者,有狼他们也不敢大白日出来。”
说完就看到小孩儿眼中波光闪动。
杜甫:不会是达夫兄把小孩儿吓哭了吧?
许森感动得不行,写诗稳重的人也稳重,诗仙吓唬人,诗圣安慰人,他真有种想哭的冲动。
如果他们写的那么多诗,不是课本必背就好了。
高适没想到一句话还把小孩儿吓哭了,他从底层一路走来的,很不习惯男孩子哭泣,便尴尬地说道:“好好好了,既然你碰见我高某了,有狼也不怕。”
许森摇摇头:“我不是害怕的,我是感动的。”
三人:---
李白看高适:你是不是捡了一个脑子不太好的小孩儿?
许森本来没打算来这个时间段的,李太白的《上阳台帖》一直保留在祖国的怀抱中,这个不是必须拿的文物,但是李太白和杜子美的亲笔诗稿却是很珍贵的。
又是在这个巧妙的节点,今天早晨出门之前,许森就和88说把时间调到天宝三年的秋天,专家组的李教授推测,李太白的《上阳台贴》很有可能就写于这段时间。
这不,吃过早饭许森就揣着一瓶高度酒来了,88好不容易靠谱了一回,时间对了但地点没对。
也没有偏差太大,直接把他带到了司马乘祯修道的那个道观的外面。
李白他们还在山脚下,没到呢。
不过这对于88来说已经不算是失误了。
许森就腿儿这下来,本来他都错过这个地方了,还是在更下面一段山路上碰见一个樵夫打听了才又转身找回来的。
要知道他们三个没饭吃,许森来的时候就提前带着饭菜了。
其实这个点儿许森也饿了,杜甫看到小孩咽口水,把一个红彤彤的小柿子放到他手里。
许森要不是早就跟他的超级偶像秦始皇相处过,接到杜甫亲手给他的小柿子能感动的哭。
他非常珍惜地一点点吃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