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 170-180(第11/20页)

   “外祖母。”黛玉一见着躺在床上的贾母,失声唤道。

    只见贾母雪白的头发凌乱地盖在额头上,脸上的皱纹如刀刻,上下唇上全是发白的干皮,整个人看着格外憔悴。

    贾母缓缓睁开眼,见到黛玉正将身上披着的狐白裘解下,交到鸳鸯手中,这狐白裘贾母认得,是早些年间进贡的好东西,每只狐狸只取腋下那一小撮毛制成,最是富贵难得,昔年齐景公赐给晏子,被晏子三次三让的,便是这东西,鸡鸣狗盗里,孟尝君门客盗的,也是这狐白裘,足见珍贵。

    “玉儿,”贾母好似看见了希望,她用力地抓着黛玉的手,全不似病倒之人,黛玉白皙的手上瞬间印下通红的指印,但贾母半点力气也不放松,黛玉也恍若未觉,她侧着身子,听着贾母说话:“你让五阿哥去替我们求情。”

    黛玉纤细的眉紧紧蹙起,她本就是如水般的女子,愁绪上脸,更惹人怜,她叹着气,轻声说道:“外祖母,不是我们不想帮您,实在是此事触到了万岁爷的逆鳞,就连三阿哥也吃了挂落,五阿哥实在不能插手。”

    “玉儿。”贾母看向黛玉的眼神,带着急切的哀求。

    黛玉不忍地闭上眼,她轻柔地将贾母冰凉的手放进被褥里,说话声更轻:“外祖母,办法也不是没有。”

    “什么办法?”贾母精气神瞬间回来,她的眼中迸发出夺目的亮色:“你快和我说!”

    “大清与准噶尔一战,势不可免,万岁爷最是惜才,荣宁二府本就是军功出身,若是哪个哥哥弟弟,能在战场上立功,说不准万岁爷大喜之下,又将爵位赐了回来。”黛玉低低地与贾母指出一条明路。

    贾母却绝望地闭上眼:“他们都不是习武的料。”

    大房的贾琏已经废了,二房旁人都太小,只有宝玉在年纪和身份上合适,但宝玉这么一个富贵公子哥,别说杀人,就连杀鸡都没见过,去了战场哪里讨得了好,莫说建功立业,能囫囵个回来都不错,无论如何贾母也不放心让宝玉去战场。

    “罢了,都是命。”贾母重又颓了下去,黛玉好生安抚了许久,亲自喂着贾母喝完药,这才从贾母房里离开。

    “福晋。”没走多久,黛玉突然被一清脆声音叫住,循声望去,却是探春,黛玉微微挑起眉头,不知为何找她。

    “福晋,若我嫁去蒙古,我们家爵位能否回来?”探春小跑着到了黛玉身前,开门见山问道。

    第176章 发怒

    黛玉错愕地看着探春。

    此时正是三九天,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丫鬟婆子们都缩在屋子里取暖,连廊里头却也没有其他人,因此探春这堪称石破天惊的话语,唯有黛玉听见。

    探春的脸被料峭的寒风吹得通红,乌发缕缕散落在颊边,她深深地呼吸,平复着追着黛玉跑来的小喘,一双眸子却亮晶晶地,期待地盯着黛玉。

    “三姑娘,”黛玉敛起了笑容,正色言道:“你知道蒙古是什么地方吗?你又知道蒙古王公是什么性子吗?”

    探春微微向后退了一步,她久居后宅,就连去旁人家做客都没去过几次,不过是从母亲长辈的闲谈中知晓宫中嫁格格一事。

    这般闲谈之语,原先不过是随意听过便罢,从未在探春心里留下涟漪,但在贾府危急存亡之时,这事情突然浮现在探春心中,久久没有消去。

    探春自是有着自己的考量,她望着远处在被朔风吹得蔫了的红梅,早些时候她们姐妹并宝玉还在对着这红梅吟诗作画,宝玉更是亲自去栊翠庵讨了几枝,在瓶中插着格外鲜亮,然而被雨打风吹之后,梅花也从枝头凋零,再不复早先的盛景,好似预示着她们姐妹的命运。

    “宫中的格格都得,我如何嫁不得。”

    探春梗着脖子,倔强不已。

    黛玉深深叹气,确实,继大公主之后,康熙三十年和三十一年,康熙将他亲生的两个公主,荣妃所生的二公主和兆佳氏所生的三公主都嫁去了蒙古,贾母与王夫人都是入宫见过礼的,想必探春见过听过便上了心。

    但,探春与那些格格们却完全不同,身为天家格格,她们身后站着的康熙,再混账的人,对于天家都有着起码得忌惮。

    更何况,公主出嫁后,都是有着自己的公主府,也不用和驸马一家子人长期相处,更别提在草原上过得实在不开心了,收拾东西回京城,也不是不可以。

    就这样,公主们在蒙古也未必过得如何顺心。

    但探春有什么呢?即使她凭着出嫁蒙古的功劳,保住了贾家的爵位,但贾家本就没甚么出息,更无人能为她撑腰。

    何苦来哉。

    黛玉只为探春不值,她水润的眼眸里满是怜惜:“探丫头。”

    黛玉唤回了未出嫁前的称呼,与探春推心置腹:“你是个明白人,又如何不知晓此事不可为。先不论万岁爷会不会看在你嫁去蒙古的份上饶了贾府,就说这满府上下,谁能知道你的苦心。”

    “早先你帮着二嫂子管家,我是听过你名声的,谁不说你一句雷厉风行,心中有大沟壑,但你那么辛辛苦苦,费了多大的劲,才在园子里一年省出两三百两银子,前头没两天就挥霍了,你又是何苦。”

    探春沉默下来,她又如何不知贾府里头的弊端,但她不过是个闺阁中的女子,又能如何。

    “福晋容禀,”两行热泪从探春眼中滴下:“我在家里每日睁眼就是这一亩三分地,哪里知晓外头的世界,但一损俱损这个理,我还是懂的,我们这些女子依附于家族而生,家里真败了,我又能好到哪儿去,二姐姐多么好的人,差点就要被那个孙绍祖糟蹋了,更别提拢翠庵里还有个妙玉,难道我还没看够吗?”

    说到这,探春打了个寒颤,眼中的惧色格外明显。

    她咬牙切齿地,眼中好似燃烧着火光:“婚姻大事不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罢了,语气等着被家里卖了,挣份前程,不若我嫁去蒙古,宫中头两年刚又嫁了一个格格,那么金尊玉贵的人都嫁得,我又如何嫁不得。”

    “但凡我是个男人,能走出家门,不拘读书做官,或是经营家业,早就出去做一番事业去了。”

    黛玉从袖中抽出帕子,水绿色的帕子上用嫩黄的绣线精巧地绣了圈迎春花,格外鲜嫩。

    “我刚说你是个明白人,怎么如今又糊涂起来了。”黛玉冷笑着:“你们家里这些年乱糟糟的,也不是一日两日了,靠你想要拯救这么大的府邸,不过是痴心妄想,要我说,不若趁着老太太出来管事,你和二姐姐去求求老太太,让她在世交中找个性子踏实的人定下来,免得日后再出孙绍祖这等事。”

    一阵寒风出来,树梢的花瓣打着旋落下,很快便在地上铺满一层。

    远处有小厮跑过,直直踩到那片花瓣上,飞快跑远,只剩下被踩踏零落成泥的残花。

    探春只觉着眼睛被阳光刺痛,她狠狠地闭上眼,忍住即将滴落的眼泪,哽咽着再次问道:“真的没办法了吗?”

    黛玉握住探春的手,轻轻说道:“万岁爷不是那等暴戾之主,家里若有人能读书科考,总有好的一日。”

    探春骤然抬眼,得知了家族前途并未全然截断,到底安稳几分,她向黛玉道过谢,失魂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