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在古代卖甜品暴富(美食)》 30-40(第11/27页)
了一波买巧克力的客人,江映雪就从门外进来了。
“唐玥,我刚才出门给林府送巧克力,看到有人在大肆采买可可果实,一问才知道,买家是城东百年点心斋的伙计。”
她最近状态好了不少,不再是几日前那种茫然悲伤的状态,眼神专注了许多,只是仍旧冷冷酷酷的,一副清冷模样。
唐玥知道她心里还有伤痛,那么久的遭遇,不是说没事就没事了。
因此尽量带着她忙活铺子里的事,用充实和甜品慢慢疗愈。
她笑道:“我还当点心斋是个多么注重传承的铺子,原来也是个追逐利益的,虽说商人重利也属正常,但未免辱没了‘百年’二字的名头。”
江映雪把送巧克力的包裹卸下,接过唐玥递过来的热奶茶,边喝边道:“点心铺虽然没了很多可可果实,应该不会那么块就把巧克力研制2出来吧?”
唐玥微微摇头:“别忘了,那冯厨子可是会做巧克力,他又是点心斋的关门弟子。”
江映雪有些担心:“我方才就听人说,冯厨子似乎去了点心斋。”
若是这样,那点心斋很快就能把巧克力做出来了,她和唐玥苦心打压点心斋,岂不是功亏一篑。
唐玥倒是不担心,安慰说:“冯厨子没那么高的天分,即便知道做法,做出好吃的巧克力,也需要时间,不用急。”
“等他们真做出了巧克力,我也有办法让他们继续没客源。”
江映雪看唐玥胸有成竹,便也放下心来,总之,不能让霍连得意就是,她瞧着唐玥,这小娘子,总让人这么安心。
“对了。”唐玥瞧着外面冷喝喝的天儿,“快大雪节气了,外面冷的很,我想在枣花村的村头施粥,也好让乡里乡亲,都能尝尝咱们甜品铺的热甜粥。”
江映雪总听武将出身的父亲说,早些年乾朝没有现在国强民富,流民很多,城外总是给流民施粥。
如今日子好了,城外没了流民,施粥这种事自然慢慢就消失了。
唐玥施的粥,和那时候肯定不一样,她是做甜品营生的,为的是能让买不起甜品的百姓尝口新鲜。
也算发达了之后回馈乡里。
江映雪还从未出过长安城,当即就道:“我去帮忙。”
这大小姐,竟一点都不娇贵。
翌日,枣花村。
唐玥把许久不用的摊车翻出来了,好好擦洗一番,因保养得宜,还跟新的似的。
“阿兄,帮我把碳炉抬上摊车。”
唐珺闻声,从屋里出来,看到院子里的摊车和地上的碳炉,差异地问:“妹妹,你今儿怎么又把这些东西翻出来了?可是甜品铺出了变故?”
他现在在家专心念书,比以前白日做工、晚上念书的效率高多了,昨日还找了国子监刘司业曾经出过的题,试着做文章一篇,自我感觉写得还不错。
可若是唐玥的甜品铺真的出了问题,他立刻就出去做工,绝不让妹妹在这大冷天的出门摆摊。
唐玥笑道:“哪能啊,甜品铺生意红火,为了回馈乡里,我今儿去村头施粥,这才把摊车和碳炉找出来了。”
唐珺闻言也笑了:“这样啊,乡亲们一定会很开心。”
说着便弯下腰,一人就把碳炉搬上了车。
他虽是书生,长得斯斯文文,体格却不弱,两个唐玥都搬不动的炭炉,他自己就能搞定。
“我也去帮忙吧。”
唐玥笑说:“不用,我一个人能行,阿兄在家好好念书,快到年下了,来年就要会试,阿兄只管用功就好。”
唐珺推脱不过:“好,总之村头不远,有事随时喊我。”
唐玥应了声,像第一日去长安城摆摊一样,推着摊车出门了。
等唐玥一走,隔壁就传来一声阴阳怪气的女音:“得意什么?还回馈乡里,谁稀罕她那碗破粥。”
“你就长了张利嘴!”王大郎不满道,“你说两句她的生意就能倒了?”
崔二娘不服:“那我还能怎么样?”
自从崔二娘不在西市摆摊,王大郎也被兴盛酒楼赶出来后,再也没有在城中找到活计,想种田,田也被崔二娘赁出去了,当真没有半份活计可做。
如今两人龟缩在家,寻思着等开春再回去找活,把田也要回来。
可整个冬日在家坐吃山空,那滋味也真是煎熬。
王大郎一向都比崔二娘狠心,从怀里摸出一包粉末:“给。”
崔二娘压低声音:“这是什么?”
“巴豆粉。”-
“阿玥,又进城做生意啊?”
唐玥推着摊车在村子里慢悠悠走,院里和田地里的人瞧见了,都会停下来问一句。
她便笑着答:“今儿不做生意,去村头熬粥,香喷喷热腾腾的牛乳红豆粥,汤阿婆一会儿带着桂娃儿去喝啊。”
“有热粥喝啊,那感情好啊。”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宣传——
“柴阿翁,一会儿去村头喝粥,热腾腾的呢。”
“是啊,牛乳粥,香着呢。”
“当然不要钱,给乡亲们喝还要啥子钱。”
“没事就来哈。”
“……”
摊车在村头立定,往炉里添上新碳,炉腔里烧的红彤彤,架上锅子,加入泡好的红豆、黑豆、花生仁、红枣,再加牛乳和白砂糖,在锅中汩汩煮着。
不一会儿,枣花村的村民就来了不少。
六十岁的汤阿婆带着刚满五岁的总角小孙儿,孤身一人的柴阿翁,拄着拐杖慢慢走来的王大娘……
“乡亲们还得再等一小会儿。”唐玥道。
“不着急,左右冬日里在家无事,又有不要钱的热粥喝,多好。”
“阿玥,你这粥闻着真香啊,比自己家熬的香多了。”
“那是,放了牛乳呢,牛乳多值钱啊。”
都是乡里乡亲,聊起天来很亲热,有人问唐玥在长安城做生意的情形,唐玥便耐心地讲如何在长安城开铺子。
天呐,那可是长安城诶,他们这些人买东西都不敢进城,铺子里的东西多贵啊,而唐玥都能在城里开铺子了。
最后纷纷感慨:老唐家出了个有出息的闺女。
汤阿婆聊得最热,分毫没注意到小孙子的异样。
崔二娘混在村民当中,故意站在小桂儿旁边,悄悄张开手,露出躺在掌心的饴糖给小娃娃看。
“想吃吗?跟婶走。”
小桂儿懂什么,当即被那甜丝丝的饴糖吸引了,眼睛直勾勾盯着那糖,脚步蹒跚地跟着崔二娘走离了人群。
等唐阿婆反应过来,突然发现孙子丢了。
“小桂儿呢,你们瞧见小桂儿了吗?!”
村民们茫然地摇摇头,这么多人的注意力都在唐玥身上,丝毫没注意一个五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