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领主模拟器[基建]》 100-110(第3/14页)
的眼神里有了别的神采,原来这个做事从容不迫而又果断坚定的女管事,曾经也是一个失去了家园的女人,可现在谁还能从她身上看到当初的迷茫和无助呢?
她做上管事不是靠钱财——她做流民时并没有钱,不是靠丈夫——她的丈夫只是一个普通工人,那些心里有些嫉妒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职位也不是靠一张漂亮的脸蛋得到的,因为达西相貌普通,年纪也不小了。
这正传递着一个消息:达西靠的是她自己的好成绩,靠她有一颗爱学习和探索的心,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这些女人就想了,识字班她们也在上,那她们为什么不能走一条与达西一样的路?
————
一个月过去了,敦宾村的人渐渐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黛博拉要学医,她本就受自己姨妈梅薇斯的影响很深,对治病救人很感兴趣。
她的父母对此却表示担忧:“你还没结婚,是个没生育过的姑娘,哪里有人敢请你去给产妇接生?”
黛博拉反驳道:“难道女人生过孩子以后,就有人将接生的知识注入她们的脑袋里吗?我看她们也迷糊的很,生了好几个也不懂其中的道理。医学知识是要学习的,就像你们也不是生下来就懂得如何耕种和收割。只要我肯学,谁敢说我将来一定做不好?再说了,就算是去学医学,也是先从基础的开始学起,将来也不一定做的是为人接生的工作。”
她的父母就不说什么了。黛博拉一向是个很有主见的孩子,看她竟然敢和大家一起火烧教堂,甚至还鼓动了许多人一同加入他们这个计划,就知道她的想法有多么难撼动了。
至于黛博拉的姨妈梅薇斯,依然是做接生婆。这份职业在翡翠领很稀缺,不是因为原本的接生婆人数少,而是愿意接受新知识的接生婆没那么多。
有很多接生婆还固执地守着她们那一套旧有的接生流程——给产妇喝一些疗效不明的药汤、接生前不洗手、用还粘着上一个产妇鲜血的剪子去剪下一个孩子的脐带。
翡翠领的医院直说了,这种方法就是将产妇置于危险之中,大大提高了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如果接生婆还是不肯改正她们的习惯,就要禁止她们再行医。
相反,像梅薇斯这样愿意主动接触新技术,又有着丰富接生经验的人就很受欢迎了,她甚至被当作榜样和典型,连翡翠领的报纸都对她进行了采访,刊登了她使用产钳和注意消毒卫生后产妇生存率大大提高的心得,劝说产妇们选择接受过正规培训的接生产婆,这是对自己和孩子性命负责任的行为。
村里的其他人也积极地寻找着自己的去处,有的去应聘纺织工人,有的励志做管事,有的身体素质好,天生不晕船,得以当上薪水很高的实习水手,一个人就能养活全家。
哪怕是识字班成绩不好,也没有一技之长的农夫,还可以继续在翡翠领种地,土地是很多的,领主新开垦出许多农田,这种刚开荒的地收成不如熟田,因此当地人愿意租种的不多,可流民就没这么挑剔了,他们还很高兴,因这刚开荒的地地租极其低廉,甚至只有他们在佛蒙达时的十分之一!
哪怕是荒地种成了熟地,地租也低得吓人,还可以签长期租约,不担心地租涨价,听说今年还能低价买到领主叫人研究出来的高产耐旱种子,也有领主派下来的农事官教导他们种植这种作物。
黛博拉的父母就认为自己做不好别的事,只在种田上面十分熟悉,想踏踏实实的继续做个农民,于是租了地,这几天正研究着如何在田地边上先建起一座能住人的茅草屋。等收获几回粮食,手里说不定有了余钱,就能像翡翠领的其他农民那样,买来砖块和水泥,盖一间敞亮的砖瓦房,原来的茅草屋,就做了放杂物的仓库。
过去的苦难都成为了历史,崭新的生活在向这些有勇气踏出改变的一步的人们招手。
第103章 运送种薯
冬天的寒冷渐渐消退,属于春天的温暖就铺展开了。轻柔的春风拂过面颊,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却没如期望中的那样带来生机和希望。
“鲍勃农事官,您觉得今年还是干旱么?”有个农夫问下乡送种子的鲍勃。
鲍勃“嗯”了一声。“气候正常的可能性不太大,你看去年连冬天都没下雨下雪。”翡翠领的气候,一向是冬季降水比其他季节稍高一些的,可见如今真是反常。
农民们也互相看了看,讨论起来:“入冬时一场雨也没下!真是怪事!”
“下过一次雪,雪还没有我的鞋底厚,也没融化成水滋润土地,过了几天就不见了,叫、叫什么来着?”
“升华!”鲍勃接口道。
“就是这个,我听我家孩子念叨过,还是农事官记性好。”
“我还觉得去年冬天比往常更冷一些,要不是卖了土豆以后有余钱买冬衣,这个冬天还真不好过。”
聊了一会儿天,鲍勃就把话题再次转到今年发下来的种子上,反复强调起来。
“土豆,最好是用我们发下来的种薯,先催芽,再切块,切块用的刀要用滚水煮过,切完以后在截面上裹上草木灰。要是觉得种薯不够种,自己要留种,记得选上一年个头大的优质土豆。不过等明年就别再用这第二次自留种当种薯了,容易害病。”
“前一年种过土豆的地,今年不要接着种土豆,哦,种过甘蓝的地也是一样。”
“今年新发下来的叫做玉米的种子,比小麦更耐贫瘠,也可以和大豆一起套种的,把握不好套种的方法,今年可以少试种一些。不知道还会不会继续旱下去,其实也是不建议大范围套种的,怕把地力损坏了。”
“还有肥料……”
鲍勃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嘱咐过多次的话,农民每次都认真的听着,有的还会掏出本子来做笔记。这是关乎他们生计的大事,每一条都不能放松。
至于土豆不能连种这事,有人也心存侥幸,私底下嘀咕过两句,觉得农事官们说的“连种会增加病虫害几率”这种事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农业局的干部们早就料到人们会有这种想法,在发下种薯之前,先带各个村庄里有名望的人去看他们专门的实验田。
这些田地有土豆连种三季的、有反复用自留种的,都在田间插着醒目的标识牌,方便区分。
可以看到,这些没按照农事官们的要求播种的土豆,下半部分叶片都是枯萎发褐的,挖出地下的土豆块茎一看,有些已经腐烂,一碰甚至能感到有水渗出,有些不仅外表有癞痕,切开发现内部也产生了空洞。
一些表面看起来完好的土豆也生的又小又稀疏,这是地力跟不上,营养不足的原因。
农事官对大家说:“这些就是土豆的青枯病、疮痂病、软腐病等一系列病害,我们知道这些病虫害,但还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只能用轮作的方式减少发生几率。连我们都种不好重茬的土豆,你们就更不要尝试了,又减了产量又坏了土地,太得不偿失了。”
这些在村里有名望的农夫回去以后,都把在实验田里看到的添油加醋的说出来,警告大家千万别贪图一时的小利,损失了长远的利益。
幸好,翡翠领的农民们本就有轮作和休耕的传统,就算不从土豆本身的特性来说,只讲地力不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