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多福: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庶女多福》 90-100(第3/25页)

你是个会心疼人的。”

    胡氏手上清点着自己面前赢的碎银子,倒有小二十两,笑得合不拢嘴。

    她听到这话,道:“如今呀,婆婆是说不到三句话,就得赞三郎媳妇一句!”语气虽是羡慕,可多少有些酸叽叽的。

    锦鱼垂下的手轻轻扯了江凌的绦带一下。

    江凌便笑道:“那还不是因为她替大嫂在管家。我看母亲真心疼的人是大嫂你呢!”

    锦鱼:……

    江凌这话说得其实有点不客气。不过也是事实。锦鱼这家管得再好,以后还不都是胡氏的。

    若不是她,胡氏现在生完孩子,哪能养得这么白胖白胖的。

    按理,胡氏确实该比白夫人更感激她在当家才是。

    胡氏把银子一推,叫丫头收起来,站起身来笑道:“我不过是眼热说两句,老三你这就护上了。唉,我就说呀,咱们妯娌三个,就老三媳妇是个最有福气的。婆婆疼,丈夫宠。就是我这个做大嫂子的,也得护着。得了得了,你们两个这是小别胜新婚,我不阻你们的道了。快去快去!这里有我跟你二嫂子伺候着呢。”

    说着轻轻推了锦鱼一把。

    二嫂顾氏是个老实人,听了这话,也起身道:“你这一向也辛苦了,三弟也是奔波回来。是该早些歇歇。”

    锦鱼与江凌便顺势辞了众人,回到了晓光园。

    进屋一边换衣裳,她便问豆绿:“我记得之前在景阳侯府,父亲给过我们一块黑山羊血。后来娘给我塞嫁妆里了。你去找出来,分一半送给夫人去。”白夫人说她会心疼人,她不能名不符实。刚才白夫人揉腰,定然是腰痛。明天去大朝会,怕是难熬。

    江凌听了,笑道:“你可是刚才看见母亲揉腰?那是老毛病,不是扭伤。黑山羊血大概没什么用。”

    锦鱼想想,也有道理,便又吩咐豆绿道:“你回头去翻翻,看看库房里有没有护腰之类的东西。若是找一副送过去。”

    豆绿应下不提。

    江凌眉眼迤逦,瞥她一眼,道:“你可真是个孝顺的儿媳妇。对婆婆比对夫君都上心呢。”语气酸得能沾饺子吃。

    豆绿在旁边又“噗嗤”笑出了声。

    锦鱼也红了脸。江凌回来,她不是忙丫头的事,就是忙婆婆的事,唯独一直没问江凌这一趟出门怎么样?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一时两人总算洗漱完毕,换衣睡下,打发了丫头们出去。

    两人头挨头躺在床上。锦鱼便主动凑到江凌身边,柔声问他巡灾的差事办得如何了?

    想说问完这事,消消江凌的怨念,再好好谈谈王青云的事。

    不想她的这一番盘算全落了空。

    第92章 连升三级

    因为江凌根本没给她再开口的机会。

    她一靠过去, 江凌就捉住她的小手,环到了自己的腰上,道:“你也不看一看, 这大风大雪的天, 我来回奔波, 瘦没瘦?伤没伤?”

    锦鱼轻轻挣扎了一下, 手被抓得死紧,根本拔不出来,只得轻笑着,把头蹭到江凌胸前,又感觉这胸膛比她记忆中的更加炽热。结实的胸膛起伏着, 她仿佛能听到扑通扑通的声音,她的心,便也慌乱地蹦蹦跳跳起来, 好像藏了只不安分的小兔子。

    “你是不是一点儿都不想我……”江凌的语气像个深闺怨妇,大掌干燥、滚热,牵引着她的小手, 在被子下不安分地游走。

    “想……想的……”锦鱼嗓子发干, 勉强挤出了一句话, 哼哼的, 嘤嘤的, 也不知道江凌听没听清。

    可她刚哼完, 炽吻就落在她的发顶, 慢慢滑入她的颈窝,顿时如急雨洪流, 终是裹挟着她再也无法完整地呼吸。

    *

    及至第二日醒来,锦鱼只觉得浑身都发着酸, 连眼皮似乎都累着了。她醒了一会子的神,才费力地睁开了眼,江凌却已经不在床上。

    外头明亮的天光从糊了皮纸的步步锦窗棂格子里射进来。

    锦鱼脑子空白了片刻,突然一惊。这样亮堂,还不得将近午时了?太丢脸了,她慌得大声叫人。

    不过片刻,豆绿就脚步咚咚地跑了进来。

    她忙问几时了。

    豆绿笑道:“几时也不打紧。家里的事茯苓跟大奶奶二奶奶安排得妥妥当当。侯爷夫人姑爷进宫还没回来。姑娘要是还觉得身上累得慌,就再睡一会儿。”

    锦鱼这才松了一口气,倒头想再眯一会儿,突然又翻身爬起:“你说什么?姑爷也进宫了?”

    豆绿笑道:“可不是。府里也不知道多久没接待过宫里的人了。门上的人见是个小太监,吓得摔了好几跤,才把信送明白了。大约是辰时吧。说是皇上知道咱们姑爷回京了,特意传召的。”

    锦鱼只觉得懵头懵脑,一时有些想不明白。

    大朝会的日子,皇上要见皇室宗亲,文武百官,就算江凌领了钦差,也只是一个八品小官,皇上不可能想得起来特意召见吧?

    好像哪里不太对劲。

    *

    而此时,江凌也觉得这事诡异得很。

    他昨天跑来叩宫,只是为了要回京过年,不得不来应个卯。所以早就准备了札子,如他所料顺利递进去,他就跑回家了。

    根本没打算皇上初八开朝前会来搭理他。

    他的计划是,趁着过节拜年的功夫,跟王尚书还有景阳侯,商议出一整套的赈灾方略,然后尽力争取到太子与袁相的支持。等一开朝时,就呈报上去。只要皇上一点头,便可以立刻启动,救民于水火。

    可今天他正睡得酣甜,皇上却派了小太监来传召。

    他被带进宣明殿后没多久,永胜侯和白夫人也被叫了进来。

    三人因在宫里,没法子商议什么,可是眼神之间,都十分忐忑。

    整件事确实匪夷所思。

    这宣明殿是皇上筵宴之所。也是今日大朝会午宴的正殿。

    大朝会赐宴自然也是分等级的。

    能进宣明殿的,都是宗室王公。

    往年永胜侯与白夫人进宫,都只能在外面的偏殿吃一顿冷饭。

    朝中大臣,如王尚书也没资格进殿。

    今日皇上把他们一家叫到这里来,肯定也不是要在这里给他们赐宴。

    那叫他们来做什么呢?

    肯定跟赈灾的事无关。

    一来这位皇上虽也算得上勤政爱民,可却并不是什么圣主明君,并不像真把天下百姓的生死安危记在心上的人。

    二来,若是为了灾民的事,该叫来一起见见的,就不会是他爹与白夫人,而应该是太子袁相公王尚书等人。

    虽然捉摸不清皇上叫他们进来做什么,他还是趁着等候的工夫,暗暗打着腹稿,把之前的方案又整理了一遍,以备皇上万一真的问起来,他能呈报得有条有理,争取给皇上留下一个更好的印象。

    不想这一等,就等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