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科举文男主嫡母后: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成为科举文男主嫡母后》 170-180(第16/16页)


    在两人都安静的当口,陆融儿乖巧行了礼:“兄长安好。”

    她一见陆今安来就起了身,一直安静地待在一旁。

    陆今安朝这个未见过几次的庶妹点了点头,吩咐近山送她回去。

    陆融儿轻声轻气地说:“那我改日再来寻林姐姐。”

    说完就离开了。

    “师父若不喜人扰了清净,寻个借口把人打发了就是。”陆今安一眼看穿了陆融儿的算计。

    林初微摇头:“她并未打扰我,”

    她说回小徒弟的事:“是不是小葵花不敢当面同我说,才请了你这个师兄来的?”

    陆今安轻咳一声,“师妹不懂事,还请师父恕罪。

    林初微重新捡起竹条,“你们自己有主意,我还能说什么。”

    他试探问道:“师父可还要去西越侯府?”

    人都不在,还过去做什么,她闷声道:“不去了。”

    早知道小徒弟是爱玩的性子,林初微拘不住她,现在只想躲开大徒弟,好慢慢把事想清楚。

    陆今安早料到师父不会开心,她要去西越侯府,不就是想避开自己吗。

    做徒弟的怎能不让师父如愿。

    “徒儿想请师父另居别处。”

    “什么?”林初微手一歪,削断了竹条。

    陆今安浅笑时,病容更甚,“母亲治府严苛,徒儿担心师父在国公府中住着不便,另在府外找了一处清幽的所在。”

    林初微将他的虚弱看在眼里,心又软了。

    徒弟受着伤,自己还跟他斗气,偏偏徒弟不计较,还着她忙前忙后的,她这个师父做得太差了!

    她推辞道:“为师可以自行另寻住处的,你不用担心。”

    陆今安摇头,“师父本就来京城探望我们师兄妹的,这些小事怎能让师父操心,况且徒儿今日过来,也不单是为了说师妹的事。”

    林初微悬起了心:“还有事?”

    “徒儿从未见师父似昨日那般生气,当时想不明白,以为是那些人胡言乱语,冒犯了师父,后来想了一夜,才想起师父问徒儿所喜时,徒儿似乎说错了话,

    师父曾说我们不管发生什么,都仍是师徒,今日徒儿也想说,师父在徒儿心中的从未变过,以前怎样,将来也是一样的……”

    陆今安一席话毕,林初微还是呆呆的,然后慢慢的,白玉样的脸、还有脖子到耳垂,都红透了。

    阿霁从未变过。

    ……还真是她想岔了!

    幸而昨日未将猜测直言问出,

    但林初微仍旧羞窘不已,进而忽略了大徒弟蒙着淡淡阴翳的眼睛。

    “阿霁,昨日是师父冲动了,师父只是不想你被那些人影响了……”

    “无碍,徒儿都知道,师父,往后我们别再回首旧事,只向前看,你说好不好?”

    她心防大懈,终于笑了出来,“好。”

    “那就别再多想了,徒儿选的那处多是官家别院,相邻不相见,林来薜荔藤萝,曲径通幽,师父喜欢清静,一定会喜欢那处的。”

    “你选的,我何时会不喜欢。”

    这个徒弟事事都为自己想尽了,林初微心疼他的懂事,自觉做得不够,忍不住抬手摸了摸他的发顶。

    陆今安这次握住她的手,她眼神闪烁了一下,但克制着没有抽开。

    他看掌中的手。

    一切都还在他的把握之中。

    跑不掉的。

    “明日就可以搬过去了。”他温声说道。

    明日也是杨家要将杨少连下葬的日子,晚些杨氏就要回府,正好避开。

    林初微一个享福的,当然没别的话。

    第二日在行李搬空之后,林初微和陆今安就到了新的住处。

    下了马车,看到的是一间没有匾额的宅子,院中乔木枝干伸出,簇拥着门头,枝头绿意初绽,昭示着初春将至。

    “沙沙——”

    是竹扫帚刮在青石板上的声音。

    这几日化雪,满街湿滑,正是寒意瘆人的时候,怎么还有扫地声?

    林初微循声望去,就看见一人在站隔壁的院子门口,正低头扫雪,但和常年佝偻着背的小厮不同,他脊背不屈半分,扫地的动作也敷衍。

    化掉雪水是脏黑的,被扫帚清扫着飞向两边墙根。

    只是看了一个背影,林初微就被什么催动着,朝扫地的人走近。

    直到扫地的人转过来,一张侧脸教林初微屏住了呼吸,脱口喊道:“凤西……”哥哥?

    只是呓语似的一点动静,周凤西就捕捉到了,凌厉的眼睛看了过来。

    在看清来人后,他戾气一散,“林娘子?”

    “师父,门在这边,你走错了。”

    皇帝想破了脑袋也没找到合理解决方案,便召了晋王和陆今安过来商议。

    陆今安听完皇帝的话后也是一脸疑虑:“朝中半数官员都曾和三殿下有过密切往来,还有好些是当年大皇子为他留下的人脉,的确人多势众。若非谋逆通敌的大罪,想要定这些人的罪,的确不是易事。”

    皇帝听完这话时候陷入了深思。

    当年大皇子和先太子最是不对付,其手下之人也都或多或少参与构陷太子一事。

    而这些人当年缓过劲儿来之后,大都又转投到了三皇子名下……

    皇帝灵光一闪。

    既如此,那就为先太子翻案。

    而他们这些亟待治罪的官员,都是当年构陷太子之人!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