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皇闺女,未来皇帝,打钱: 21、第 21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始皇闺女,未来皇帝,打钱》 21、第 21 章(第2/2页)



    当下便把小小的楚昭唤到身边,颠了颠她的小身板,而后对着满庭大臣骄傲到:“奇思妙想,颖悟绝伦,真不愧是我大秦凤凰儿哪”

    众臣纷纷配合离席,起身齐行大礼:“臣等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喜得爱女”

    偌大的殿中回荡着众人的贺喜声,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阳滋面上努力扯出笑容,手中却是将手帕一角都扯烂了。

    她心中越想越是委屈:凭什么楚昭一回来,所有人嘴上说的、心里念的就都成了她。

    连父皇眼里都只有她的好,还摆如此大宴为她庆贺,她凭什么?

    要知道就连几个姊姊及笄,都只是在后宫设宴,只有朝臣家眷赴宴。

    如何,如何就她不一样,我就这般比不上她吗?

    她一个人兀自伤悲,却听得上头楚昭忽然提到了她。

    原来是陛下在与楚昭商量如何推广的事情。

    楚昭:“民以食为天,大多数黔首家中都没有一年以上的存粮,经不起任何风浪。”

    “这种情形下,若是只有朝廷强令推行换麦,恐生怨言,也易生乱。”

    “倒不如命庖厨在全国各乡各里巡回展演麦食如何制作。”

    “再命旅店酒馆都以平价贩售相关吃食。”

    “还可命专人前往各郡县督促磨坊增建、也好再监督一番当地换麦令的施行,莫要误了农期,反叫好事变恶事。”

    “如此三管齐下,不满者应当不多矣。”

    始皇深思一二,觉得这话听起来有理。

    但天下三十六郡,能改种小麦的占一半。这要都派出去督建,怕是司农司得走空,但要是只出去一两人,又显得无甚大用。

    要让其他部门派人的话……

    始皇正在沉思,忽听得堂下宗正发言:“不若让诸位公子代走一遭?”

    诸位公子,身份上够重,不愁压不住底下小吏。

    更巧的是他们还都在宫中闲着没事干。

    以前是陛下不许他们入朝,现在许了,那不正需要一个能让他们走上舞台的机会吗?

    在宗正看来,楚昭这个提议正是瞌睡了送枕头。

    他一心维护赢姓荣光,对于民间传言陛下会立楚昭为太子的说法十分不满。

    在他看来,既有兄弟,哪还轮得着一个姑娘家当家做主。

    所以眼下能有机会将诸位公子推上台前,他乐意之至。

    再说了,不就弄个麦子,能要诸公子坐镇多久,半年还不够他们回来吗?

    楚昭笑了,她就知道一定会有人这么说。

    于是在不少人流露出赞同神色之时,她也借机上言:“若是只让成年兄长前去,恐怕累着诸位兄长。”

    “我观此前阳滋阿姊乃是唯一一个自行琢磨出麦饼之人,可见有志不在年高,不如让阿姊也去?为兄长们分担一二。”

    阳滋茫然抬头,这都什么什么啊?

    麦饼这种事不是让庖厨琢磨就可以了吗?

    哪就显得她有志有才了?

    但,能像楚昭一样自由离开深宫,能同诸位兄长一样前往各地,说不定功成之后能像楚昭一样拥有正式的官职?!

    阳滋越想越是心动,双眼buling~buling~地看着始皇,险些跳起来说我要去。

    始皇不知想到了什么,当场并没做下决定。

    但楚昭一点不急,她知道,该做的她都做了,剩下的部分,会有人努力劝陛下作出决定的。

    不论是后宫的妃嫔公子公主,还是他们前朝的母家。

    等不到陛下的分封,还不许他们自己努力挣点功绩吗?

    再说了监督罢了,这事儿又不比真有封地或正式当官,没那么敏感,就当出巡就好。

    果然,等不了多久,陛下下旨,令十二岁以上的诸公子公主领督农官一职,推农于外。

    楚昭笑着对怀月说:如此,应当没有朝臣会再为私心给换麦令寻麻烦了吧。

    楚昭心中小人叉腰得意:

    好耶,现在怀月提到的所有疑似的幕后黑手都已经全部赶出咸阳啦。

    虽然我不知道找麻烦的是他们中的哪一个。

    但是没关系,全给我出咸阳种地去吧啊哈哈哈。

    至于半年就想回来?

    呵,他们今年能因为麦子走,怎么知道明年不会为了水稻继续搁那儿待着?

    当我楚昭不干活儿的嘛?

    至于这点职责困不了他们一辈子。

    为什么要困他们一辈子?

    要的不过是他们不在她根基未稳时找她麻烦,如果顺便还能造福一下当地百姓,那就实在是太好了。

    话说,能有公主当上推农官,这应当是大秦除她以外,第一个半正式的女官吧。

    楚昭托着腮想。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