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鸾: 完结+番外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求鸾》 完结+番外(第11/21页)

    其实朝中事宜她也有所了解,这三年朝中也有她的人盯着,不会平白让江相压过皇帝的风头。

    说到最后,少年舔了舔干涩的嘴唇,忽然想起一件事,嗓音激动。

    “说起来,今日好像还是谢大人回京的日子,地方官回京,皇姐,你说我给他任什么职位好呢?”

    “谢大人?”元妤仪一时不知他说的是谁,疑惑地反问。

    朝中有几个谢大人?似乎没几个。

    陈郡谢氏在四个世家中中规中矩,论起势力,不及琅琊王氏,名望上又比不过杏坛讲学的崔家,但胜在家大业大,倒不求仕途坦荡。

    元澄兴高采烈地说,“正是宣宁侯的公子……”说到这儿,他话音一顿,又严谨地补充。

    “陆夫人前不久携子和离,严格说来,这个谢大人也不该是谢家人了……”

    一句两句解释不清楚,少年挠了挠头,终于找到合适的身份,沉声道:“反正就是陆老祭酒的外孙,三年前父皇撑着病体钦点的状元郎。”

    元妤仪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原来是先朝最后那个状元,只是彼时父皇病重,宫中大小事宜全交给了刚及笄的她,是以没有多关注这个谢公子。

    “这人叫什么名字?”少女问。

    “皇姐你……”怎么会不认识。

    元澄咽下后面的话,是他糊涂了,皇姐避居三年,谢大人又不在京中,二人不认识才是正常的。

    谢大人再风光,可皇姐压根不记得他。

    “姓谢名洵。”

    元妤仪轻嗯一声,觉得这名字有些熟悉,思忖片刻,脑海中倏然闪过今日的场景。

    他们才刚有过一面之缘,记忆还新鲜,是以少女点头道:“原来是他啊。”

    元澄好奇询问,得知前因后果,脸上是按耐不住的激动,“那朕得挑个好职务,以示对谢大人的赏识。”

    元妤仪含笑看了少年一眼,笑道:“我看他倒不像沽名钓誉之辈,但他既是陆家子孙,陛下也可以问问陆老祭酒的意思。”

    姐弟二人又说了两句,元妤仪便回了瑶华宫。

    殿中烧上了暖烘烘的地龙,宫外红梅开得正盛,少女推开半面窗子,慵懒地给瓶内红梅剪枝。

    只是想到今日街上的事,她有些走神,手上的动作也微微怔愣。

    被人当街刺杀时,朱雀街上人仰马翻,一团狼藉乱状。

    沈清护在马车边,和两个刺客缠斗。

    却被一个伪装成寻常百姓的刺客钻了空子,持剑从隔壁茶楼跃下,长剑插入车顶三寸,迎着公主头顶刺来。

    正在元妤仪下意识想要躲避时,车顶又响起重物滚落的声音,连带着那把长剑都落在地上。

    那刺客没死透,赤手空拳跃上马车,直奔着还坐在马车里的靖阳公主而来。

    他想挟持她做人质。

    然而有一人的动作比刺客更快,青年横空射出一柄短匕,须臾间挡住刺客去路,又在他脖颈间划出一道血痕。

    元妤仪听着外面此起彼伏的打斗声,双膝以下的小腿冰凉发麻,脊背挺得笔直,双手僵硬。

    透过晃动的车帘,她看到一个青年也落在车辕上,右手扼住方才想要刺杀的死士脖颈。

    元妤仪看不清他的容貌。

    可几步外,她却清晰地看到青年端正的身姿,宽肩劲腰,被玄色绸裤包裹的长腿立在车辕上,潇潇风姿格外耀眼。

    青年神情冷漠,将断了气的刺客扔下车,又拔出插在车壁上的短匕,朗声道:“兖州知县谢洵在此,何人造次!”

    只是个七品地方官,他却格外有底气。

    他的身影隔着朦胧纱幔,在元妤仪面前投下一片浅浅的阴影,仿佛是一道墙壁,将她严严实实地护在身后。

    外面是杀红眼的刺客和公主府侍卫,青年却岿然不动,只持剑站在马车边。

    片刻后,刺客显露颓势。

    谢洵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车厢内似乎还有人,他原想直接掀帘看看,但秉着不能失礼的念头,还是敲了敲车厢。

    “阁下可还好?”

    嗓音清润,宛如青玉。

    元妤仪循声回望,瞥见他搭在车厢上曲起的手,修长的指骨上还伸着淡青色血管,像裂开细小纹路的和田玉。

    “阁下?”外面的青年又出声问了一句。

    元妤仪回神,温和笑道:“多谢大人,我无事。”

    她的话音刚落,谢洵原本与她咫尺相隔的手腕瞬间收回,声音也不如方才底气足。

    怔愣许久,他才轻咳两声,答道:“举手之劳,不必谢。”

    也没人说这马车内坐的竟是个女子啊。

    谢洵在兖州待了三年,见惯了那群官员出行的豪奢花哨,下意识将这翠盖马车内的主人也当成了一个上年纪的官员。

    岂料回答他的是个清脆悦耳的女声。

    刚回京的谢大人难免有些意外。

    不过很快,京兆尹护卫军赶到现场,有序疏散百姓,平定当下乱状。

    如今负责京畿治安的人正是谢家旁支的公子,弃文从武的谢霄。

    谢洵见到熟人,神态自若地唤道:“堂兄。”

    然而对面那位披甲执锐的京兆尹却仿佛没听到,只是瞥了这位堂弟一眼,脚步匆匆地朝不远处的马车走去。

    谢霄毕恭毕敬道:“臣京兆尹谢霄,救驾来迟,望殿下恕罪。”

    谢洵眼底闪过一丝明显的震惊,转头看着那辆马车,眼睛凝望着那道垂下的纱幔。

    堂兄尊称里面的人是殿下,可晟朝只有三位公主,琼宜、舜城,以及尚未婚嫁的靖阳公主。

    会是他猜的那个人吗?

    元妤仪并未下车,更谈不上责怪京兆尹护卫不当,这天下想要她命的人太多了,两只手恐怕都说不全。

    从三年前,她就坦然接受了人生中会出现的各种意外,罔论今日一次躲不过的刺杀。

    少女的嗓音有些惫懒,但没有责怪之意,“谁都不能预见今日之事,京兆尹不必为此自责。”

    谢霄神情复杂,沉声应是。

    眼前的公主是牝鸡司晨、野心勃勃的人,本应恶毒刻薄,可显然她与传闻有出入。

    君臣之间的表面寒暄很干涩,元妤仪也没有在大街上继续话题的想法,只是令等在外面的沈清驱车入宫。

    车轮缓缓轧过青砖路面,微风拂过,卷起一角朦胧的纱幔。

    到谢洵两步之外时,马车又停顿片刻。

    “今日多谢你相助。”

    元妤仪缓缓抬头,只看到不远处青年象牙白绣云纹的衣袍,腰间系着一枚双环玉佩,往下一双玄色皂靴。

    他立在原地,脚步丝毫未动,只朝前一拱手,低声道:“殿下过誉。”

    他们只说了两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