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完美太子: 第 91 章 想太多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 第 91 章 想太多(第2/5页)

兵战后再回原先的城池干扰秦人夺城了。

    “即便我们真的干掉了秦军,也必然要与对方两败俱伤。届时恐怕不一定能打得过临淄城中的叛军,只会功亏一篑。”

    要是打不过叛军反而让自己损失惨重,那就好笑了。忙了半天什么好处没捞到,赔了夫人又折兵,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样还反倒帮助乱党将秦人这个心腹大患除去了呢!

    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可不能干。

    众人立刻思索起别的对策来:

    “你说的有道理,要不然我们在临淄开战时尽量保存实力,叫秦军冲在前头。等秦人攻下城池解决完乱党之后,肯定损失颇多。到时在出手,还能节省一些兵力。”

    一群人讨论了整晚,并没有刻意隐瞒消息。

    他们觉得自己是待在齐人的营帐中的,周围全是齐国士兵和齐国将领,怎么可能有人走漏消息呢?尤其是附近守卫的,还都是他们各自的亲卫。

    然而很多时候,奸细就是出自内部。

    并非所有守将都对齐国忠心耿耿,或者想借机在齐国爬上更高峰。齐国眼看着山河日下,就算在这里爬到相国之位也没什么意义,倒不如借机示好秦国呢。

    之前还在烦恼该怎么在秦王面前挂上号,机会这不就来了?商量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不提前甄别一下敌我,就默认所有守将都是自己人,简直是愚蠢至极!

    第二天就有好几个守将悄悄去找蒙恬打小报告了。

    来的大多都是小城的守将。

    像这样的人在齐国地位不上不下,正是最好拉拢的那种中层人物。

    齐人的算计哪怕事成,也是领头的那几个大城守将占据最大的功劳,下面的人分汤喝。那他们还不如告发这群人,去秦国领个大功劳。

    更何况那些地位更高的守将也不怎么把他们这些小人物放在眼里。否则也不至于一点都不设防,不就是觉得他们这些地位不高的守将没胆子揭发吗?

    蒙恬最后接见了一位重要城池的守将。

    对方当初驻守的是个要塞,地理位置

    十分关键。他手下的兵卒可不是什么歪瓜裂枣,比旁人的兵都要能打得多。

    当初齐王建故技重施逼迫此人跟他们离开的时候??[,蒙恬就觉得不太靠谱。像这样底气足的将领很有可能一口回绝,反正齐王建身边也有不少齐兵护卫了,缺他一个也没关系。

    结果这人却一口答应下来,还表现得对齐王建忠心耿耿,愿意为大王赴汤蹈火的样子。

    蒙恬当时就觉得不对劲,这将领肯定有猫腻。

    现在他跑来告发同僚,基本就验证了蒙恬的猜测。对方果然是个内鬼,早就有投靠秦国的心思了。

    此人正义凛然地说道:

    “天下一统乃大势所趋,与天道为敌实乃愚蠢之举。我虽只是小小一介守将,却愿意为天下太平出一份力。”

    蒙恬:……

    蒙恬便问道:

    “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那人答道:

    “在下齐国王室族人,田氏名儋。”

    蒙恬:好家伙,这还是个齐国王室。

    你们田氏一族真的很离谱,出了个主动献国的齐王建不算,又来个背刺臣子投敌的宗室。

    怪不得之前这家伙摆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齐王说什么他做什么。感情他不是普通臣子,而是宗室成员。

    作为一家人,田儋肯定不能公然违抗齐王的命令,否则要被人质疑是不是也有自立为王的野心。

    田儋和他的亲戚齐王建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识时务,非常积极主动地把自己都干了什么报告给了蒙恬。

    虽然之前他还没投效秦国,但他背地里其实已经做了不少事了。

    比如说一开始有人找到他表示想集结军队反抗秦人的时候,是他劝说对方多拉几个盟友一起的。

    当时田儋忽悠对方:

    “我们的士兵本来就不如秦人能打,如果数量上还捉襟见肘,只怕更没有胜算。”

    对方担忧拉太多的人会走漏风声。

    又是田儋劝说:

    “大家都是齐臣,怎么可能背叛齐国呢?阁下应该多信任信任自己的同僚,而不是疑神疑鬼,伤了彼此的情分。”

    然后他就主动组局建立了这次夜间探讨活动,把所有守将都拉来了。

    由于田儋是齐国宗室,还是和齐王建亲戚关系比较近的那种,说话还是很好使的。他一开口,大家都比较信服,又见他比齐王建清醒,都觉得跟着他混肯定有前途。

    谁能想到这个组局的其实才是内鬼,简直猝不及防。

    田儋一步步引导着那些对秦人有意见的守将跳出来,说出更多隐秘的算计,打的就是将不安分的齐臣一网打尽的心思。

    既然要向秦国投诚,那肯定要做到尽善尽美,这样才能展现他的能力不是?

    就连高层守将对低层守将的不屑态度,都是田儋故意引导出来的。因为他发现低层守将大多没那么坚定地要跟着齐国一条路走到黑,就起了多帮秦国拉一些盟友的

    想法。

    田儋可不是立了功却缄口不言的性子,他洋洋洒洒把自己的布置全都倒了出来?_[(,就想叫蒙恬多帮他向秦王表表功。

    蒙恬震撼地听完之后表示:

    “阁下果真很有能力。”

    他觉得齐王手底下还是有很多能人的,只是齐王建自己不会用而已。

    有田儋的相助,军中的定时炸弹顺利地被尽数控制起来。蒙恬这才加快行军速度,赶往临淄进行最终决战。

    蒙恬的亲笔信在数日后快马加鞭送达咸阳,彼时秦军正好抵达临淄,准备攻城。

    这日是阴嫚的及笄礼。

    秦王政儿女众多,不可能每个人的成年礼都由他亲自主持。给这个主持不给那个主持容易引起儿女间的矛盾,所以思来想去,他决定除了太子其他的都不管了。

    长兄如父,长子又是大秦储君,由太子替他出面十分合适。

    弟妹们本就没指望父亲能抽出空来为他们做这些,见连长姐的及笄礼,父亲都只是在最重要的时刻才抽出空来露个面,当众宣布长姐的表字,也就心理平衡了。

    除却大兄之外,就数长姐最受宠。连长姐也没有特殊待遇的话,那其他人就是一视同仁的,很公平。

    至于大兄,累了,没有嫉妒的力气了。

    扶苏亲自为妹妹簪上最后一枚钗环,笑着夸道:

    “我们阴嫚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出落得越发漂亮。成年后可以佩戴的首饰样式更加繁复,若是珠玉宝石不够用,尽可来我私库里挑选。”

    无论男女,成年礼都是十分重要的。古代区分一个人是否成年,很多时候都是看他们的穿着打扮。

    就像男子加冠礼之前一般都是不能戴发冠的,别人一看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