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80-9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80-90(第5/27页)

然如此重视这件事,还引经据典地讲起道理来了?”

    难不成又是哪个不长眼的夫子夹带私货了?

    之前小太子的夫子中就有不少喜欢暗暗‘指导’小太子的,被他直接换了。

    听到父皇的问话,小太子先是摇摇头,接着才如实汇报:“儿臣最近在读《左传》,感叹春秋时代真如孔夫子所言‘礼崩乐坏’。”

    “从徒有虚名的东周朝廷到各大小诸侯国,父子兄弟之间争权夺利到刀兵相见、你死我活的情况比比皆是。难怪谓之乱世春秋,简直就是一部互相残杀史。”

    “父皇伟绩莫大,儿臣怕一些小人会从这点小事发散,说您不守礼教,此举乃崩溃之始,而后污您的名头。”

    “儿臣不想给后来之人半点污您名声的机会。”

    现在父皇威震天下,惮赫千里,人们自然不敢放肆也不会主动说什么。

    可倘若有一天父皇威望不在了,或者父皇百年后,这件事情被人挖出来怎么办?

    这不是妥妥给人留把柄吗?

    他不想有人拿这些事情做文章质疑甚至辱骂他父皇。

    “儿臣都能想到那些人会说什么。”小太子摇头晃脑的念了起来:“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④”

    “父皇这番‘大义灭亲’,我怕被小人说成‘礼崩乐坏’的前兆。且这不更是与‘以孝治国’的基调违背了?”

    【亲亲相隐都能被世人原谅,父皇突然就撤了世人眼里安家该有的位份,岂不更是平白招人质疑?】

    【明明是那些坏人先做了错事,但这猜忌的名头却要栽赃给父皇,凭什么?】

    【才不想让后人无端猜测父皇。】

    安北宸嘴上说得委婉,说了这么长串其实都是拐着弯的一个意思——‘不想父皇被骂’,头顶的心声更是看得安临琛心软。

    安临琛半点不在乎百年后的身后名,不说死后管他洪水滔天;他更明白,一个人,尤其高位之人,不管做了什么,定然逃脱不了笔墨争议。

    但后人如何记载关他何事,他在意和愿意付出的,是当下的百姓。

    历史总会还人清白。

    安临琛笑着夸奖道:“不错,咱们北宸很用功,读书越来越广泛了,还能活学活用,真棒。”

    直把小少年夸得眼睛亮晶晶,他才继续往下说了起来,“那北宸可知,前面历朝历代,为何要牺牲律法的公平性,让步于孝道呢?”

    “为了让百姓们对自己的爹娘更好一点,而后代代相承互相影响,阻止更多的人伦惨剧发生,进而天下太平?”安北宸琢磨了下,将自己所理解的意思说了出来。

    安临琛笑着回他:“有一定道理,但人伦不足以让皇权让步。”

    “啊?”

    看着小少年一副惊讶的模样,安临琛笑着继续解释了起来,“之所以会有‘亲亲相隐’,‘下不可告上’如此孝道的提倡,除却对父母好一点,更重要的是把‘父母’这个概念给扩大化了。”

    “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社会将一个儿子对父亲的任何合法反抗性都剥夺了,那么作为臣子的人,自然也要无理由对皇帝尽忠,因为皇帝是天下人的‘君父’。”

    “同理,作为老百姓也要安分,不能给‘父母官’添乱,这些才是以孝治国的含义。”

    看小少年愣住了,安临琛才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道:“所谓屁股决定脑袋,最高统治集团在制定礼教时,自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当礼教于皇权有利之时,皇权自然会愿意作出让步。”

    “所以呀,别看上层人嘴上说着规矩最重要,但当规矩不为自己所用的时候,他们绝对是第一批换掉规矩的人。”

    “当根植在此上的礼教一旦腐朽起来,那些所谓的‘礼教纲常’,便会成为剥削压迫他人的工具。”

    “若是到了事事必依照礼教执行、人人都必要压抑天性的时候,礼教就会吃人了。”

    “尽信书不如无书,凡事都是动态变化的。作为掌舵人,很难,但第一步,就是不要被前人定下的规则所左右。”

    “不要总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说到这里,安临琛叹息一声,这大概就是接受四书五经封建教育的小太子与他之间最大的不同。

    他来自后世,知道历史发展的轨迹,见识过人人平等的社会的运转模样,也见过许多‘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后果。

    不过,倒是不知在他这蝴蝶翅膀的煽动下,这里的后世会变成什么样子。

    “父皇,礼教真有这么大的危害吗……我,我脑子有些乱。”安北宸乍然接受这谁也没和他说过的道理,被这与书上完全相悖的理论冲击得脑袋有点混乱。

    这,这。

    他一直以为,礼教既能作为如今的行事根本,那出发点必然是好的。

    但在父皇口中,这归根到底居然也只是统治者稳固皇权的工具?

    且以后的礼教,会发展成吃人的东西?

    小太子懵然的模样引得安临琛轻笑,他将人拉了过来坐下,一下一下的摸着他偏软的发髻,直把那小丸子头弄得松软。

    “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⑥’,儒家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但纵观历史,帝王却多以霸术得天下,得手后,多的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又岂是行周公之礼?”

    他语调温柔,姿态随意,嘴中的话语却尖锐直指要害,“‘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岳飞精忠,最后却以莫须有之罪刑之,又岂是周礼?”

    “周礼重臣不刑,若是行不正,天子自当以礼乐为名,与诸候共伐不道。但当天子‘礼’的权威减弱之后,诸候却以王霸为术,开启了春秋战国时代。”

    “你说,那些人,遵循了周礼吗?”

    “……没有。”

    小太子垂头丧气。

    他向来聪慧,父皇的话虽然给了点打击,但父皇的稍一点拨,他就知道,父皇是对的。

    “父皇,是我太软弱了吗?守礼也是种错?善良也是种罪?”

    他确实有些迷茫了。

    天下人人都想要仁德君主,可作为君主,仁善似乎不是好品德?

    安临琛笑了:“怎么会?善良者永远高尚。”

    “只有无底线的善良才算的上是种罪。”

    “权利是滋生罪恶的土壤,但封建礼教也是走向未来的基础。”

    “最好的办法是完善监督机制,完善的同时,法与德同治。”

    “毕竟你不能光靠感化去让恶人从良。”

    安北宸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安临琛看着眼前的纯稚的眼睛,又笑着揉了揉小正太,复又感喟起来,“倒也不必现在想那么多,历史会自己作出选择的;世间大势相起的时候,顺势而为罢。”

    “封建礼教统治下的社会注定走不长久,总有一天,社稷为墟。”

    “这封建王朝,必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