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80-9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80-90(第19/27页)

最终朝廷出人出力,百姓老老实实跟随着政令走,但这是抽薪止沸,百姓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未必没有怨言。

    毕竟,这雨虽然还在下着,但水不是还没漫出来吗?着急忙慌的泄洪,万一明天就不下了怎么办?他们那些个身家性命、房产田地,可都是收拾不进细软的啊。

    可帝王令不可更改,下面的人各司其职的忙碌起来。

    其他人或许还会有幻想,觉得‘也许过两天这雨就不下了水位就不会继续上涨了’,但安临琛却绝对不会。作为此间天道的半身,他现在虽还没有影响风雨雷霆的能力,却能清晰感受到这些自然威势。

    他清楚的知道,这场暴雨甚至还没到最大的时候。

    想到这,安临琛眸色再次深沉了下来。

    这些天,安临琛但凡体内能量消化掉就会去帮着吞噬些;他进进出出数十次,云葵却始终保持着原本姿态一动不动。

    小云自顾不暇,那么主动泄洪,至少能保住下游百姓的性命和些许身家。

    不过泄洪不是说了一句话就能立刻开启的。

    地区规划、百姓通知、迁徙安置场地、疫情防控、灾后重建……各处文书连轴转,人人眼圈青黑,好在安临琛亲自坐镇,强势压下所有声音,下方没有半点别的想法,只怕自己做的不够好入不了帝王的眼。

    发出通告的同时,帝王坐镇江南水患一事也一同发布了出去,快速传遍了民众。

    安临琛除了第一天去探查情况的时候‘鱼龙白服’了一番,后面他都直接穿了象征帝王身份的明黄龙袍,这道明黄色的身影,是安慰也是震慑。

    这可是真龙天子啊,居然会为了一地百姓亲涉险地四处奔波。

    随着工作的推进,选定下游的几个村镇百姓全部撤离结束,而老天爷也很是给力,虽仍有小雨飘着,但并不是暴雨,这点湿漉并没有影响人们的动作,只是姜水和风寒药物的使用率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人群完全撤离后,调来的神兵营先锋队正式向安临琛报到;他们带来了火药和人手,炸开堤坝一事,也算是新式火药的一次正式亮相。

    这种手搓的‘核平武器’,从最初的少而珍贵,到现在也有了一定量的储备了,朝廷中高层倒是知道这东西,但真见识过威力的都没几个,更别提外人了。

    正好借此来震慑暗处的牛鬼蛇神。

    确认火药的数量没错后,除却先锋队,所有人都远远地撤离了堤岸边上。

    “轰隆!!”

    火药炸响,堤岸爆裂,江水汹涌奔流而出。

    洪流肆意,倒让这爆炸声在雨幕中稍显沉闷,但那巨大的威力远比声响更震撼人心。

    “当家的,破堤了……”一个体态稍显丰腴的中年妇女,看着远处奔涌的洪流喃喃出声;随后她一把抓过边上一个黑瘦汉子的胳膊摇晃起来,“咱家没了,没了,咱们家那些个老房子,在这么大的水里能撑多久……”

    “唉,小声点。”黑瘦汉子同样心情沉重,却更为谨慎敬畏,先是小声训斥了声,才接着哄道:“不哭啊晚娘,你看,咱们都活着,你在我在,家就在,咋能说没了呢。”

    安慰的话说完,汉子又低声轻叹了一句,“就是不知道风儿他们怎么样了。”

    他也担心,但作为这个家的脊梁柱,他不能塌。

    晚娘全名高晚,黑瘦汉子是她丈夫张柱,两口子都是本地人,就住在小松口镇下属的丰源村。俩人都已年逾五十,膝下只有一个儿子,正是汉子口中的风儿,之前带着妻子和孩子在镇上谋生。

    他们好不容易在这里安家了,偏在这样的岁数里接到撤离通知,且此次撤离匆忙,两人到现在都未见到儿子,也没见到儿媳和孙子孙女。

    “你说,若是明天就不下了,那咱们家,不就白白被淹没了?”灾民安置区在半山腰,到处都是人,嗡嗡杂杂的声响就没停过,但这话高晚还是凑到了丈夫耳边压低了声音才敢说。

    张柱拍了拍她的手,啥也没说,只无声的叹了口气,才道:“相信朝廷吧。”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若是实在没有办法,谁愿意主动划出泄洪区呢。

    至少这灾难来临前,朝廷没放弃百姓。

    泄洪路途经过规划,最终会被洪水经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县,冲塌或浸淹的地方并不算多,且最后洪流入海,说不得能留下条不浅的河流。

    经流处的百姓都被提前迁进了山上,能塞进房屋和洞穴的通通塞进去,塞不进的原地起帐篷;官民一起整齐扎寨,官与兵在最外围。这一大片帐篷,是保护百姓的有生力量。

    但是眼看着洪水冲没家园,不少人还是红了眼。

    天气并没有给人们过多时间感慨,泄洪的第二日,降雨量猛然暴涨,同时带来狂风,在天地间肆意呼啸;即使提前炸开了河堤、新挖了导流河道,这新炸出的泄洪口却仍旧跟不上老天降暴雨的速度,河里水位增长的速度让人心惊胆颤。

    天地昏暗,乌色云层厚重,中间或夹杂着闪电,风雷同响;直面此情此景,不少人才升起迟来的后怕。

    不说天气,光看那河,这可是已经提前泄洪了一波的河段!下游已经有不少地方处于洪水之中了,水位的上升居然还如此生猛!

    天呐,若是没主动开这个口子、若是他们现在还呆在家里,怕是早就被没过堤岸的洪水淹没、不知所踪了。

    开堤后,大暴雨仍持续了三天,淮河的河堤虽颤颤巍巍、但因为有了这一道不小的宣泄口,最终还是坚强的扛住了;同时,新开的堤坝口下,冲击出一条不浅的宽阔河流。

    又三天后,雨势稍收,不再是暴雨,虽未止歇,但已是肉眼可见的减小;连绵一个星期后,这雨终于堪堪止住。

    这一连串的变化,让原本还在心底嘀咕的人们和官员无不庆幸。

    这泄洪哪怕再晚上一天,损失就远远不是现在可比的了。

    主动泄洪前,不少人都心里犯嘀咕、不愿意,这虽然还下着雨,但这雨哪年不下,怎么就今天让他们迁地方?

    人能迁,可家里的房子大件、鸡鸭牛羊等等牲口,哪样不珍贵,这些怎么迁?这么一冲完,通通泡水不说,还是他们‘主动’泡的。

    官人们虽然都解释了,但毕竟没挨到头上呢,哪个心底没个突突?

    不少人搬得不情不愿,却又不敢反抗,像是被强掐了嗓子不准叫的公鸡;现在舆论风向直接调转,百姓们最大的想法成了“果然是真龙天子,竟有预测天气这等伟力。”

    大大小小的雨水接连下了半个月,才彻底止住;直到此刻,这场水灾才算消弭,只留人们忙忙碌碌地开始收拾家园。

    七月二十六,又是小雨连绵的一天。

    申时刚过,将将入夜,雨水打上树叶带来淅沥声不绝于耳;一盏玻璃灯点亮在了帝王帐前,提灯人却脚步踌躇,不敢向前更进一步。

    正是江南提督张泽怀。

    张泽怀,江南总督副手,主管经济这一块。

    原本帝王亲临,他很是兴奋;人人都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