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60-7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60-70(第10/19页)

他高位者都对知识开放报以最严苛的态度,愚民政策从上至下贯穿彻底。

    百姓都被教化成无知无觉的傻子,他们才稍感安心。

    但其实再往前数不是这样的。

    比如宋代,仁宗以后,鼓励各州县兴办学校;至宋徽宗时期,全国由官府负担食宿的州县学生人数更是达到了十五、六万人,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除了官办学校以外,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出名的书院相当之多。

    再反观如今的大锦,多少地方连县学都凋零了,更别说往下的镇村了。

    如今世道太平各处安稳,百姓对朝廷的信任稳步升高,现在还不办学什么时候办?

    眼见下面的人都陷入思考者模式,安临琛微咳一声,将人们的注意力拉回来。

    安临琛:“是的,朕欲大肆复辟学院建设,开放学校教育模式。”

    “除却国子监、太学、府学县学等的官学,朕还需要开设些专业性很强的单独科目:如武学、律学、算学、绣花、木工、书画琴棋、医学、……等等”

    “可以是专精一则的学院,也可以是组合性综合性学院。”

    安临琛想要的,就是现代各类综合大学的雏形。

    “诸子百家齐鸣的时代或已过去,但知识永不凋零,世界永远需要人才。”

    皇帝的一番话让下面的大臣们再度陷入沉思,但更多的人则是考虑起来接下来自己需要做什么。

    因为帝王的语气,一听就是‘此事朕意已决’的模样,他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推进事情的完成。

    安临琛并不想收获很多沉默和‘陛下三思’,直接摇身一变成为专横的甲方。

    他的要求只多不少。

    “如今水泥全面开放,水泥产量也是节节攀升,在这其中分出一些建点学校而已。朕想,并不是什么难事。”

    “京城自不必多说,必须作出榜样;各地从省府开始牵头,这是长期的工程,但朕要看到最大的诚意。”

    “将夫子位开放为可入朝廷编制位,有本事无案底之人皆可考,考上者享朝廷供给,实际考核和规章制度……这些你们加紧讨论,给朕拿出套初步可行方案。当然,世事变化无常,这些方案先试行,后期需在实践中跟进改进。”

    “开设的学科数目另做讨论,各种科目都不限报考性别;另男女同校,对夫子的人品需重点关注,记得考核时候加入这点考虑……以及各种基础措施要跟上。”

    “另外,可考虑抽调人手成立一个教育部了,专项司职考试相关的事情。以后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只会越来越多。”

    “教学求生手艺的的,和求学考官的可以分开,但不必轻贱任何一方。格物致知、下学上达。”

    “给百姓能活下去的手艺,吃饱饭了,再谈理想。”

    “大道如青天①,尔等身处高位,就需看得更长远,给这世间一个相对的公平。”

    这场会议每个部门参加的人都至少有三人,除了各部尚书司以外,还有左右侍郎、内阁侍读等等。

    他们听着顶头上司与皇帝讨论得火热,自己却在疯狂记笔记;不少人内心升起巨大的面条泪,已经能预想出未来的自己忙成陀螺的模样。

    明明已经多了不少同僚,他们反而更忙了?

    最后,皇帝一锤定音:

    “各种方案慢慢想,但各地学校的选址与建设,现在就可以着手开始了!”

    注释:①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出自李白《行路难其二》

    白话译文如下:

    人生道路如此宽广,唯独我没有出路。

    这里只取前半段‘出路宽广’的意思。

    第66章

    会议开完,群臣退去,安临琛则收获了一个深沉的小正太。

    正是福宝。

    从小太子被注意到开始,安临琛就一直带着他听政;这几年大大小小的事,只要涉及到前朝,小家伙就没有一次是逃得过的。

    今日安临琛开会,小太子自然也得旁听。

    现在,看着他用一张婴儿肥未消的脸装满深沉,安临琛就想笑。

    小小年纪,个头不大,心思到不少。

    “福宝,怎么了?在想什么?”

    福宝皱眉,一脸严肃道:“父皇!我已经长大了,再叫福宝不合适了!”

    安临琛挺宠他,笑着回道:“行行行,那我们北宸怎么了?”

    福宝大名安北宸,非常古早言情文的名字。

    但这名字取的其实很符合他的身份。

    北为尊位,北极星所在;宸,帝王之意。

    几乎是把身份刻在名字里了。

    可惜原文从头到尾都没提过先帝名讳;若是那先帝的名字和安临琛一样,这小子妥妥得改名。宸撞音了琛,礼部那里就过不去。

    只能说工具人没人权。

    听着父皇略带宠溺地回话,安北宸有些羞涩,又很快整理好情绪,将自己的问题抛了出来:“……父皇,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让女子也入学呢?”

    “为什么,一定要给女子争取利益呢?若是所有女子都在操持后方,朝廷不是会更安稳吗?”

    耳边传来的声音瞬间拉回安临琛跑偏的想法,他回过神来:“啊,什么为什么?”

    安北宸幽幽道:“您又走神了。”

    为什么父皇和他讲话,总是爱走神。

    安临琛笑了笑,摸了摸小太子的头,道:“那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些问题?”

    安北宸小声道:“这……这与我最近听到的、看到的一些中心思想不太一样。”

    安临琛挑眉:“嗯?不错,还会总结中心思想了。”

    “父皇!”

    惹得小家伙稍稍跳脚,安临琛这才继续道:“最近都看了些什么?程朱道学?男天女地?”

    “女子必须该怎样才是好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安北宸点头:“看得差不多是这些。”

    “父皇,不是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那为什么,这明明是百姓中的主流思想,我们却反其道而行之呢?”

    既然天底下许多人都说女子不该读书、不该抢夺男子的主导权,父皇为何还这么做?

    安临琛垂眸,遮下眼中的冷意。

    一些阴沟里的老鼠,尽做些见不得人的下作勾当。

    只能说幸好小太子是恋爱脑预备役,又被他养得亲近,不然这些话怕不会如此容易自然的问出口。

    安临琛将小太子拉过来,按在他旁边坐好,平视他的眼睛笑着说道:“那朕也问你几个问题。”

    “说个贴近实际的,你马术学得很好,想要去大草原上奔驰,但因为你是太子,一群人高呼危险,说着‘大局为重’、‘国祚为先’,哪里都不许你去,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