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40-50(第5/26页)
。
尤其刘太师说话非常极端,张口就是自古以来,闭口就是天下文人、祖辈先贤。
你谁啊,张张嘴,就能把天下文人和圣贤们都代表了?
还女子不能支撑家族发展,远的不说,就近的,人永安郡主一个人,便让楚大将军府又光耀了不止三分。
最重要的是,刘太师偏了重点。
哪怕说破了天,也不该忘了这件事的起始:皇帝已经册封了一个可以上朝是四品女官了啊!
那是已经加盖宝印、昭告天下了的。
现在当堂反对皇帝册封女官、请求另选贤能。不就是让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金口玉言嚼吧嚼吧吞回去?
这不是妥妥地扇帝王脸面。
想到这里,再联想到楚蕴灵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势力和功绩;不少大臣脸色红红白白跳着,一时面红耳赤,一时惨白无状。
这功绩抢不抢得到另说,抢一个十五岁小姑娘的东西,还说得那么堂而皇之,偏这小姑娘还大有来头……
刘太师洋洋洒洒一大段讲完,没等到皇帝的回复就被温宏文搅了话头,一时怒火升腾,气到牙痒痒。
现在温宏文的反对之言说完了,该有支持他的人站出来了吧?
他抿了抿嘴,将身子站得更板直,希望能听到一声“臣附议刘大人!”,这样才不显得他势单力薄,也更能光明正大的继续辩驳。
好半天,四周鸦雀无声。
他想要的反应并没有等到,刘太师一阵头晕,齿冷发颤,后背渗出汗来。
明明自己在争取所有人的利益……这些人,这些目光短浅的宵小鼠辈!
朝堂静了半晌,上首的声音传来:“刘大人字字珠玑,怎么漏了句君为臣纲了?”
喜怒不辨,气定神闲。
刘太师:“……”
他说了那么大一堆,皇帝的重点居然放在了这里?
他反应倒也快,再次稽首作揖道:“老臣自是无时无刻不在遵循着君为臣纲的准则,行动表明远胜口舌。不敢擅表于口,徒惹是非。”
帝王的声音继续传来:“其他大臣呢,也都赞同刘卿所说?”
“只要有女子为官,你们就会色授魂与鬼迷心窍,想着去败坏人家名声清白好让人家挪位置?”
好大一顶帽子砸了下来。
当场便有人站了出来,正是兵部尚书石笑淮。
石笑淮道:“臣不认同。‘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下至犄角小儿上到耄耋老人,不管男女老少,只要确实有实力有才华,都该以理相待。”
“既成了同僚,那自是以同僚之礼相待。”
这次传来了不少附和的声音。这个时候不发声,仿佛自己就是那等小人了。
“是极,臣赞同。”
“不管如何,也不该因对方是女儿身,便产生旖旎念头,这样的人品德败坏,不堪重用!”
“臣附议,天下有才者众,怎么能因为性别便直接否定一个人。”
“附议……”
一声声附和或大或小,交织成有力的巴掌,隔空打在刘太师脸上。
刘太师惊呆了。
直到石笑淮回到队列里,他都还没有缓过神来。
这些附议合声暂且不提,为何他说了那么长的一串,皇帝却找了这么刁钻的字眼来问话?
这谁敢答是啊。
不说刚温宏文才发表了一番“君子以气节立天地”的言论,哪个读书人敢说自己不是君子是小人?若是这个话题给予肯定,岂不是在说自己会‘因为看别人当官了眼红,就去污人名声毁人清白’?
这种事情哪怕真做出来了,也不能说!更枉论当堂答是了。
上面的声音继续传来:“哦……那就是全天下的女人都是蠢蛋,就你们聪明。毕竟自古女子不如男嘛?”
皇帝的声调平平,但其中的阴阳怪气含量超标,仍谁都听得出来。
刘太师头皮发麻,但话赶话至此,他只能硬着头皮接话:“自古读书便是男子的事情,这是不争的事实,诸多事情都可以说明,而女子天然体弱……”
他有点后悔,刚才就该把话题直接往江山社稷上扯,这样皇帝就不会抓着他话里的小漏洞了。
若是说女子为官有碍国运,皇帝还会不顾百官意愿吗。
早知道该去钦天监那里走动走动,失算了……
刘太师脑子转的飞快,嘴上同样没放松。
现下谁都能看出皇帝的不高兴,他当然也能。
但刘太师丝毫不惧。
他自觉目光长远,若现在不拦住,以后等女官们崛起了,男子们能不着急?这点上,他们天然就该抱团。
自己现在做的,可是为天下男子争取机会。本来官位就僧多肉少,现在还要让女子也加进来同台竞技,那位置不是更少了么。
坚决不能同意!
等今日之事若传出去,自己在文人之间的名声定会大大增加。
同时,若这步能逼退皇帝,他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会大大增加。
想到这里,刘太师再次火力全开。
细数完历史中的祸国妖姬、红颜祸水后,刘太师尤不满足,开始举例身边之事。
“不说史书典籍里的例子,就说如今的一些夫人们,一些小妇人一辈子只管理过一个后院的调度,连账本都看不明白,怎么能堪当重任呢……为官者为国为民,这样的人如何撑得起百姓的一片天?”
“很多小女儿更是整天沉溺风花月雪、胭脂水粉,满腔的小女儿心思,那些哪个成……”
说到这里,刘太师不管是语言还是神态上,都已经带上了明显的轻蔑。今日早朝至此,刘太师的长篇大论占据了多数时间。
说得久了,刘太师嘴巴开始比脑子快,其中更是过半都是贬低言论。
他若是能回头去观察身后的同僚们,便会发现,一多半人的眉头已经蹙了起来。
凡事过犹不及。
为官者,才华横溢者有,庸庸碌碌者自是也有。
刘太师这番疯狂贬低,中伤的可不止还没上朝的楚蕴灵。还有许多,干了很多年官,业绩仍旧不上不下、苦苦熬着年龄的老人。
一直说女子不如男,那他们这些功绩还不如永安郡主的男人,算什么?
不满者还有一些已经动了心思的人。
楚蕴灵这个封官诏书下达后,便有脑袋灵活的人想到了自家儿女。
这世上的聪慧之人又不分性别。女儿聪颖、儿子愚笨的情况大有人在。何况分嫡庶的现在,若是家里只有嫡女呢?
以往若想要靠女儿撑门楣,只有送入后宫这一条路,但现在圣上有意铺一条新的通天路!
大户人家的女儿,本来也要读书的。以前让女儿读书,可能只是一份脸面,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