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30-4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30-40(第1/17页)

    第31章

    报社这事既然放到了安临琛面前,就断没有再放到一边去的道理。

    但思来想去,不知道这事儿塞给谁会比较好。

    现今整个朝廷都非常忙。

    上到内阁六部下至跑腿小吏,基本就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

    这种忙和之前被军训累到无法思考的忙不一样,是被政务塞满的忙。

    武官主要大事全部围绕新式火药火器,从新营人员的选拔再到新式武器的训练,到处要人,同时正值新制度、新事物初步下放实行时期,人人脚下生风,堪比陀螺。

    不管是兵部还是京城大营,到处热火朝天。

    这把火点燃得不止还京城,正以京城为中心蔓延往四方。

    至少各个驻边将军第一时间收到了新式武器,首批火药火器的训练方法和操作人员也已经在快递路上。

    就目前看,军中改革是看得见的长久。

    其他部门同样忙得厉害。

    户部就不说了,被各色新户籍新契新册子淹没至今。

    工部的人本就不多,有一个算一个,不是去核验新出的‘工秀才’,就是被扔去‘新武器打造’那里帮忙干活了,算是目前期待新人前来的部门之一。

    礼部吏部同样不多承让,两部门一个要忙着即将到来的冬至祭祀,另一个则在集中处理最近的各色官员考核问题,以及新及第举子的代理官员申请。不过后者的申请倒是不多,多数举子都更愿意拼上一把。

    刑部正在将之前的‘贪污大案’做收尾处理。这件事相对简单,毕竟是帝王一手策划。

    六部团团转,高效运转。

    内阁众人更是从睁眼忙到闭眼,梦里都是找皇帝汇报折子。

    放眼望去,整个朝堂竟是找不到适合主持报社之人。

    倒也不是不能交给重位大臣,只是这东西很‘新潮’,若是由年轻人、或者说地位高的年轻人宣扬出去更好。

    其他高位的大臣以及他,更适合用来‘压阵’。

    世人皆如此,朝廷大力强推的东西总会带着各种疑惑打量的目光,犹犹豫豫各种推迟。但若是自己从小道得到的消息或是民间闹出的事件得到朝廷回复,那就会有一种‘信服感’和‘满足感’,迅速跟风。

    就在安临琛头疼的时候,驻守蒙河边疆的外驿将军恰巧有一份密折抵达京城。

    安临琛拆开信件就眼前一亮。

    及时雨说来就来,这就叫雪中送炭。

    安临琛飞快地修书一封发了回去。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已时至小雪节气。

    盛京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些,天灰蒙蒙一片,城墙外的风肆虐如刀。路旁各家商店早已将暖帘挂了起来,道路上只能看到些神色匆匆的行人。

    而官道上,却有大批人马在不停歇的赶路。

    这些人送的不是别的,正是各地的土。

    无他,小雪大雪一过,冬至就快到了。

    礼制中帝王每年有两次定期的祭祀,便是在每年的立春和冬至。

    二月吉日举行雩礼,为百谷祈求膏雨;冬至祭天,举行告祀礼,禀告五谷丰登,祈来年风调雨顺。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冬至日,帝王将登社稷坛,祭祀天地与社、稷两位神仙。①

    每次大祭前,社稷坛上的土都需要重新更换。更换的土来自全国,全国每个县各取土百斤,再从四面八方运往京城。

    河南取黄色的土,闽浙两广取红色的土,江西、湖广、陕西取白色的土,山东取青色的土,盛京取黑色的土。

    五种颜色的土铺洒在社稷坛上,象征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象征着天下的一统。同时契合了四时时令,是对风调雨顺最好的期盼。

    今年是新帝登极第一年,祭典可谓重中之重。

    随着时日的临近,满朝文武的目光都盯在了这件大事上。尤其礼部,每个人心脏提到嗓子眼,典籍反反复复翻,流程不断定好又推翻,恨不得细致到每秒钟该做什么。

    满目紧张与期盼中,冬至到了。

    天未亮时,安临琛已经换装梳洗完毕,慢慢地走出了天坛外的斋宫。日出前一个小时,他要赶到社稷坛。

    天光乍破,透过云层洒落人间,帝王的身影在天空下笔直挺立,漠然也肆意,在微亮的天光里渡上了一丝神性。

    皇帝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种织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于裳,十二旒冕正正的戴在头上。

    天光愈发明亮,照亮这身衮冕;明明是人间帝王,却仿佛下一秒就将踏天梯登仙而去。

    这种庄重场合里,麦冬是没法陪同着的;他站在斋宫角落,看着他家陛下一步一步走向高处。

    他明明是听不见脚步声的,却感觉那每一步都重重地踏在了他耳边、他心里。

    在贯彻云霄的中和韶乐和丹陛大乐声中,安临琛走向最高祭坛。

    当他在最高处站定时,天边金光直直射下,将帝王通身照亮,恍若渡就金身。

    那睥睨天下、气吞山河之势,在所有人的心底凿下了深深的刻印。

    这就是他们大锦的帝王啊。

    天上地下,唯其独尊。

    时辰到。

    侍臣鸣鞭,礼官唱礼。

    “跪——”

    “一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站在台下的众官员,在皇帝的带领下向天行礼。

    按照排位,很多官员是根本看不清皇帝的,他们之间的垂直落差足有十米。而上首的帝王,视线被旒冕遮挡,同样只能余光里扫到广场上的人群。

    这是一场盛大又程式化的正剧,唯有天在看。

    步骤慢慢过着,安临琛一丝不苟的做着。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敬畏自然,对大地的膜拜持续了几千年。这场神圣的祭祀中,寄托了凡间百姓最为质朴的生存愿望,带着满腔的肃穆景仰天地。

    不可看轻,也不能看轻。

    安临琛庄而重之。

    临近结尾,清平之章奏起,祭品送燎炉焚烧。

    烟雾弥漫,安临琛同时也到了望燎位,此时他在太平之章的声音中,走到对应位置望燎。

    等祭品焚烧完,太平之章奏毕,整个大典终于结束。

    帝王起驾回宫。

    冬至日后面就跟着休沐日,安临琛借机好好休息了下。

    最近祭祀之事,从斋戒到流程顺序,他也被反复折腾了好多遍,说不累是骗人的。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

    昨日祭祀时,他就感受到小云和自己之间的链接似乎又深了些。

    从祭祀开始到结束,他锁骨边上的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