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贵人晋升路: 130-136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清穿之贵人晋升路》 130-136(第11/12页)

据,熹妃娘娘和四阿哥颓然放弃挣扎。

    皇上大为震怒,在审问四阿哥一番后。皇帝下旨,革去四阿哥弘历的黄带子,削除宗室玉牒,贬为庶民,终生圈禁于京城西郊的皇庄里。

    至于钮钴禄氏,皇帝的旨意更加冷酷无情,皇帝宣告:钮钴禄氏谋害皇嗣,间接害死赫佳贵妃,实在是罪不可赦。特褫夺妃嫔身份,贬为庶人,直接赐死,念但其曾是朕的后妃,恩惠留予全尸,赏赐鹤顶红一杯。

    所有的一切尘埃落定……

    转眼到了雍正十三年,皇帝昭示了文武百官,他已抉择好了合心意的储君人选,特地亲笔书写了一封立储密旨,放置在锦匣中,密藏于乾清宫的“正大光明”牌匾后。

    待皇帝百年之后,由他指定的辅佐新君的顾命大臣,将锦匣中的立储密旨取出,谕告众人新君的人选,之后敬奉新君登临皇帝的宝座。

    满朝文武在得悉此旨意后,反而都消停了下来,不再整日窥探皇帝的心意,琢磨着太子是由哪一位皇子担任,自己有没有站错队伍,会不会得罪了将来的新帝还不自知。

    也避免了出现,当年先帝爷晚年,众多年富力强的阿哥们,夺取储君之位的混乱场面。现在大家只要忠心耿耿于当今的皇帝即可,待皇帝龙驭宾天后,再给新鲜出炉的皇帝卖力就行。

    不过众人在背地里还是有些暗暗的忖度:皇帝膝下也就四位阿哥了,左看右看,六阿哥都是最合适的储君人选。甚至还有传言,皇帝打算将六阿哥养于皇贵妃的名下,只不过皇贵妃拒绝了而已,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

    雍正二十八年,养心殿东暖阁的寝室中。

    阁中静谧异常,过了一会儿,冷不防有一声声宛若凄风楚雨般的哭泣声哀哀响起。

    明黄色的帷帐内,舒舒定定地凝视着躺在床榻上的万岁爷,看着他日渐清癯苍白的面容,忍不住掩面呜咽起来。

    东暖阁外,乌压压地跪了一地头发花白的太医,苏培盛和锦思忧心忡忡地对视了一眼,衣袍角从太医跟前拂过,随后轻手轻脚地走进了寝室中。

    “娘娘别哭了,吃点东西吧,您也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啊。”锦思殷殷切切地劝道,她边说着,边弯腰想要扶起趴伏在床头上的娘娘。

    苏培盛亦是愁眉苦脸地劝慰着:“是啊娘娘,您已经两日没有进食了,陛下醒来若是知道了,准是会怪罪奴才们,没有好好照顾好皇贵妃娘娘的。”

    舒舒闻言,愣愣地抬起脑袋,她伸出后轻柔地抚摸了下万岁爷变得没有血色的薄唇,娇弱的脸上溢满难过哀伤之色,她不是在虐待自己,只是她实在是没有胃口吃任何的食物。

    见锦思捧着一碗清粥,一脸着急无措的样子,舒舒机械般地点了点头,同意她直接给自己一口一口地喂食。

    近年来,万岁爷的身子愈发得不爽利。以前的万岁爷在偶感风寒后,服用几次苦药就能解了风寒之症,甚至大汗淋漓一场,就能不药而愈。

    万岁爷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不堪,前两日他在观看完冰嬉大典之后,就不幸受寒,诱发了风寒的病邪症状。几位太医第一时间开了发热疏散的药方,皇帝也很快就没有了发热、咳嗽等病症,身体没什么大概,可皇帝就很平静地昏睡了一天又一天,自始至终没有要苏醒的预兆。

    然而太医们却都是束手无策,他们诊治查脉了许久,始终没有检查出皇帝的身体出了什么异样。人心惶惶之下,有人小心翼翼地提出,皇帝是不是被不干净的东西附身了,或是被巫蛊诅咒了。

    毕竟岁月催人老,皇帝已然登基二十八载了,已是垂垂老矣的黄昏暮年,而几位阿哥正值踌躇满志、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旭日年纪。

    就像汉武帝年间的太子刘据一样,等着老皇帝进入棺材,等啊等,太子早就已经等候得不耐烦了。太子刘据未必忍心诅咒自己的父皇,可奈何不住依附在太子身边的人,私下里给未来皇帝加速登基的进程。

    不管紫禁城内外,有多少五花八门的议论和揣测,舒舒完全不关心,她只一心一意地照料好自己的万岁爷,祈盼着万岁爷能够马上醒转。

    这天日落时分,养心殿东暖阁内,浓郁苦涩的药味充斥弥漫着寝殿四周。

    不过不是皇帝喝药,而是皇贵妃倒下了,她接连数日、不分昼夜地尽心照顾着万岁爷,本就不甚健壮的身体,就承受不住了。

    就在殿中侍奉的奴才们,纷纷一脸惶恐不安时,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向宠爱皇贵妃的万岁爷,见着皇贵妃病倒了,他奇迹般地苏醒了过来。

    万岁爷醒来啦,万岁爷醒来啦……顷刻间,养心殿悲戚胶凝的气氛,旋而转为一片喜气洋洋、欢呼鼓舞。

    **********

    三个月后,雍正二十八年四月二十八日,雍正帝结束了他乾乾翼翼二十八年的皇帝勤务生涯,禅位于皇六子弘景,成为了太上皇帝,同时册立了皇贵妃为太上皇后。

    就在满朝文武百官皆是以为,太上皇帝只是“退而不让”,依旧会在太和殿上进行垂帘听政,继续掌握着皇帝的大权不放,掣肘于年轻的新皇帝。

    但出乎众人的意料,太上皇帝在说了一句“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之后,就携着太上皇后离开紫禁城,迈步云游天下,走遍天涯四角。

    自此大清朝最为尊贵的太上皇夫妻两人,开始了行踪飘忽不定、陶情惬意万分的逍遥生活。

    幽静古朴的一座山庄内,堪称是世外仙境的怡然美景。

    一个清艳至极、风姿绰约的美妇人,轻盈地迈着婀婀娜娜的脚步,穿过了一条翠竹环绕的九曲长廊,踏上二楼木梯,走进了一间飘逸着淡雅茶香的露天茶屋。

    “你又在这里喝茶啦?也不怕着凉?”舒舒笑盈盈地娇嗔道,说完她走近盘腿坐于茶案前的男子身旁,同样盘腿坐下,亲昵地依偎在男子身侧。

    男子已近耳顺之年,但仍是岁月不败的冷峻容颜上,在见到舒舒后,漆黑的瞳仁里顿然生出一缕柔情脉脉的亮光:“你睡醒啦,肚子饿不饿?”

    不待舒舒回答,胤禛从茶案上拾起檀木筷,夹了一块奶酪豆沙卷,送到舒舒嘴边。

    舒舒摇了摇头,表示不饿不想吃。

    见状,胤禛放下筷子,抬手捏了捏舒舒莹润的脸蛋,看着舒舒眼神中莫名流露出一丝忧郁和惆怅。

    他俊美深邃的脸上倏而紧皱起眉头,目光中有着难掩的揪心和焦虑,但他依然是轻声细语地问道:“怎么了?身体哪里难受了?”

    话还未说完,胤禛的一只手就抚上舒舒的额头,一只手探到她的背后缓缓地摩挲。

    像是小女孩一般,舒舒霍然扑到胤禛的怀里,双手紧紧揽住他的腰,娇娇的嗓音里带着泫然欲泣:“胤禛,我想小悠悠了,我们去看看她吧。”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小悠悠已经是年龄二十六岁的大姑娘了,但是在父母的心中,无论孩子长多大,她仍旧是那个需要精心看顾的小宝宝。

    胤禛闻言,脸上也露出一丝思念之意,他伸出手将怀里的舒舒抱得更紧,下巴抵在她鬓发侧旁,感慨万千道:“小团子长成大团子了,都不似从前那么地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