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太子暗恋太子妃》 90-100(第9/19页)
瞬息之间,一只手猛地拉住了她。身边的祝子安挡在她面前,雪白衣袂在风中翻飞,乍涌的剑光带起一道明灭的剑弧。
剑弧劈落来袭的箭矢,箭簇的冷光一闪而逝。
他很轻地咳了一声。
“走。”他低语。
借着婆娑树影的掩映,两人的身形没入黑暗之中。
洛十一已经赶着马车过来,两人飞快地钻入马车内。车厢外白马长嘶一声,马蹄声如奔雷涌起,冲入荒草幽深的小径,渐渐在黑夜里远去。
“殿下,”洛十一在车座上回身,语气急促,“我引走官兵时,发觉淮州府内大队人马正在离开,前往白石山的方向。”
祝子安紧紧蹙眉,“他们还是要对匪帮下手。”
他低咳一声,“淮西既无匪乱,淮州刺史是要借剿匪之名,行兴兵之事,先斩后奏,逼得朝上应允他增扩兵权之请。”
“官兵既然决意剿匪,匪帮守不住的。”他的眸光凝重,“我们即刻赶往白石山寨……”
“我赶往白石山寨,”姜葵打断他的话,“事关重大,你即刻回禀长安。”
她望着他,“你受伤了。”
他怔了下,摇头,“我没有……”
话未说完,“啪”的一记手刀落在他的后颈。
他微微晃了一下,身体往前倾斜,昏倒在她的怀里。
颠簸之中,她小心地扶住他,让他倚靠在车厢壁上。接着她伸手探进他的大氅里,翻出一个酒壶。
她拨开木塞,往里面扫了一眼,咬紧了唇,“果然喝完了……你不肯告诉我。”
一缕晓光亮起在天边,照在身边人的面庞上,他的神色近乎苍白如纸。她的手指微颤,轻轻脱下他的大氅,在衣袍上触到一把温热。她低下头,手指间染了一片红,那是他身上的血。
她咬着牙,解开他的衣襟,看见他身上的箭伤。那些箭簇擦破他的衣袍,划开一道道伤痕,不断渗出的血浸湿了他的衬袍。他的体温很低,血流的速度也很慢,血珠沿着他的指尖滚落在衣袂之间,一滴滴洇开一团深红。
他根本感觉不到痛,所以他自己也不知道。
一抹曦光自窗外投落,笼在他雪白染血的衣襟上,衬得他的身形朦胧近乎消散。
她闭了闭眼睛,止住心里的情绪,迅速撕开一角衬袍,为他包扎伤口。而后她双手紧紧地抱住他,把内力送入他破损的经脉里,竭尽所能地为他疗伤。
他靠在她的怀里,低低咳了一声,唇边一抹极淡的血迹。她埋在他的颈间,听见他微弱的呼吸,她的肩头轻轻地发颤。
许久,天光明亮,窗外风卷雪飘。
“洛十一。”她低声喊。
“在。”车座上的少年低声应道。
“带他回长安。”她凝望着身边沉睡的人,“淮西有反意,一应证据皆在。他必须即刻回禀朝廷,请求圣上立下决断。这是命令。”
“明白。”洛十一低喝。
“另外,”她低低地说,“回到长安之后,先送他去疗伤。在他身体好转之前,绝对不准他乱动。”
她低着头,笑一下,“这是私心。”
“看紧他。”她轻声说,“我不许他再受伤了。”
“明白。”洛十一深深颔首,又低低问她,“江少侠是要……”
“我赶往白石山,全力助他们守寨。”她笑了笑,“我毕竟是寨主了,寨上三百人都等着我呢。”
她俯下身,低头看着身边的人。他的眼睫低垂,在阳光里安静地沉睡,有一种初雪般的宁静。
摇摇荡荡的马车里,她轻轻抱了抱他,把脸贴在他的心口,倾听他的心跳声。天光涌来,落在他们的身上,仿佛微微地闪光。
马车停了,她提起长枪,迎风走入漫天的雪里。
道路尽头,赵小川牵了两匹马,在风雪中按刀行礼。
“我方才收到寨中传信,官兵连夜出发剿匪。”他低声道,“山寨的位置还是走漏了,此刻山寨已被大军包围……恐怕凶多吉少。”
他苦笑,“只怕这一战后,匪帮将在江湖上除名了。”
“我送姑奶奶到这里,就此告别。”他深深作揖,“多年相识,以此一拜,谢当年知遇之恩。”
姜葵扶起他,“我与你一同回山迎敌。”
“姑奶奶,”赵小川摇头,“这是我们匪帮的事,不该把你卷入这趟浑水。”
“我既为白石寨主,便与山寨共存亡。”姜葵平静道,“行走江湖无非恩义二字,我行事只求俯仰无愧。若我在此时离开,内心不得安宁。”
赵小川肃然片刻,不再言语,恭敬弯身把缰绳递到她的手中。她挽起缰绳,翻身上马,一杆长枪立于身侧,枪尖反射着明亮的光,仿佛要破开此间风雪。
晨光披落如练,天风浩荡而来。两匹马长嘶一声,冲出高大的城门,踏过潺潺的溪流与积雪的山路,奔入广阔的山野间。
风雪一声又一声,卷过漫山遍野。
晌午时分,两匹马行至白石山腰,沿山间小径而上。山下官兵组成方阵,缓缓移动在平原之上,墨旗在长风中滚动,犹如一卷漆黑的波涛。
马背上的少女微微眯了下眼,俯瞰下方大军行进。
为首的旗手挥舞军旗,左右两军缓步前进,形成一支两翼收拢的鹤阵。庞大而有序的军阵逐渐汇成整齐的方队,弓箭手与轻卒从阵中凸出而来,占据了最前方的战线。
“他们会在今夜发起进攻。”她低声道,“我们进山堂议事。”
山寨大堂里,炭火熊熊燃烧,一张圆木桌摆在正中,上面摊开一张复杂舆图。为首的几名山匪已经等在堂前,见到姜葵与赵小川一前一后而来,齐刷刷抱拳行礼。
“官兵来了多少人?”姜葵问。
“大约三千人。”一名山匪答道,“目前调动的是附近县城的军队,淮州官府的人马仍在赶来的路上……只怕会越来越多。”
“我们能作战的人手有多少?”
“三百人。”山匪抿了抿嘴唇,“满打满算。”
一阵冷风呼呼刮过,在座的人同时打了个寒战。
“官府名义上是剿匪,实为以此一役立功,逼请朝廷增扩兵权。”姜葵低声道,“因此他们必定只求一举攻山,不愿拖延时间。”
略作思忖,她继续说,“有人已将淮西形势回禀长安,最快的轻舟往返大约要半月……我们只需守寨半月,即能等到朝廷传旨。”
“半月……”身边一人喃喃道,“以三百人守三千人,如何能守半月?”
“能。”姜葵以掌心按在面前舆图上,“我说能就能。”
半日内,山堂内诸人急切商议备战,往返出入人员络绎不绝,将一道又一道传令送往山寨各处。磨刀声与兵刃声响彻山寨,伴着战旗与火把呼呼作响,满山都是兵戈刀戟之音。
黄昏时分,霞光漫卷天地,风雪萧萧无边。一声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