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墙相爷家(重生):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爬墙相爷家(重生)》 70-80(第10/21页)

可是好事将近呀。”

    “若这第二胎是个女儿,那你便是儿女双全,福气满满了。”

    “听说了吗?‘龙凤不可全,大楚江山定’。近来的街头巷尾都在传,也不知是谁说的……”

    织女庙前有个小集市,许多摊贩支了铺子在卖小玩意儿。谢均想凑这个热闹,便停下了马车,在集市上随便走了走。这一走,便走到一个卖灵符的老婆婆跟前。

    那老婆子见谢均穿戴的好,知道这是有钱人家的老爷,立刻开了口,滔滔不绝地卖起东西来:“这位老爷,老婆子这里有各种开了光的灵符!您瞧瞧,给夫人买个,当份心意?”

    谢均很感兴趣:“哦?都有什么符?”

    老婆婆和献宝似的,一个个介绍:“譬如这个,是财源广进的灵符!谁家买了,那一定是财源滚滚,满盆金银;这个,是文曲星升,家里的读书人一定能高中,不是状元,就是榜眼;还有这个,是诸事如意,世上万事万物,没有什么不顺心的……”

    秦檀也停下脚步,在摊子上随手拿起一个灵符,问道:“那这个符呢?我瞧它长得挺好看的。”

    老婆子露出神秘的微笑,说:“哦,这个呀!夫人可真是好眼光,这个叫做‘阳宫神符’,是保佑您夫君威武勇猛,常青不老,夫妻二人恩爱永沐的灵符!当然,也是开过光的,请的是大慈寺最德高望重的方丈……”

    秦檀:……

    威、威威威威威武勇猛?

    常、常常常常常青不老?

    秦檀急忙道:“不了不了,不买这个了。”

    谢均伸手拦住她,道:“老婆婆,这个阳宫神符,我买了。”

    秦檀:……

    怎么回事!

    第75章 凤凰梧桐

    龙凤不可全, 大楚江山定。

    不知何时, 这句童谣, 飞遍了大楚京城的街头巷尾。儿童嬉闹之时, 口中常有哼唱;便是那青楼妓子, 也时会慢吟浅唱一句, 好似这是什么时髦的调子一般。

    渐渐地, 这句话传入了宫中,落入了贾太后的耳中。

    说者无意,可听者有心。旁人只当是个时兴风气, 可贾太后听在耳里,却是心惊肉跳——旁人不清楚三王的事情,可她这个做太后的, 却最是清楚不过。

    龙凤不可全, 传唱的难道就是她的那对亲生孩子,武安长公主与李源宏?

    贾太后听着这则童谣, 心底愈发地不对味了。她虽从来不信鬼神天祥之说, 可人上了年纪, 免不了患得患失、寄情于神佛。因此, 她的一颗心便渐渐动摇了起来。

    ——若是武安的存在, 当真会威胁到皇帝的江山;那她便只能忍痛割爱, 抛下武安了。

    一连数夜,贾太后难以安眠,在床帐里辗转反侧。御医接连送来安神汤药, 可贾太后却依旧无法入眠, 终日精神憔悴。不过小半个月的功夫,鬓边添了不少华发。

    终于有一日,贾太后坐不住了。

    她对菊姑姑道:“哀家便替皇帝狠心做了这个抉择罢!下旨传三王回京,恢复他晋王的封号,令他与王妃罗氏团圆。就说,当年是长公主冤枉了他,让他赶紧回京城来,不要留在昆川了。”

    菊姑姑满面忧虑:“可是三王若是回京了,定会说出长公主的事儿。三王是那样的性子,他受了九年的苦,一定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届时,长公主又该怎么办?”

    贾太后额绑白布,哀哀倚在床上,神色憔悴:“还能怎么办?只能亏欠武安一些了!这总比让皇帝坐不稳江山要好。”

    菊姑姑又道:“太后娘娘,您说这歌谣,会不会是三王派人放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报复武安长公主?”

    “他哪儿有那么大的能耐!”太后摆摆手,道,“要是他当真有这么大的能耐在京城散布流言,那罗氏早八百年就从庙里出来了,何至于被磋磨的一副半死模样,还差点一道勾走了哀家孙儿的性命!”

    菊姑姑点头,心里也暗暗道是。

    除非三王手段过人、在京中势力盘根错节,这才能在短时间内,于京城里散布这样多的流言。可三王显然是没有这么大的本事的,因此只能在昆川做个乡下将军。

    贾太后不等李源宏同意此事,便下令召三王回京,并恢复其封号。此事在朝中掀起一片轩然大波,李源宏竟然是在上朝时才得知此事的。

    可木已成舟,贾太后这句话已经放出去了,他也只能依从母亲之命,将这位三弟接回来。

    下完这道命令的李源宏,心底着实愧疚不已。为了好好弥补武安长公主,他又赏赐了许多金银珠宝下去。

    可武安长公主却像是早就知道了这个结局一般,分毫也不伤心,反而笑道:“武安能为皇兄排忧解难,是武安之幸。”

    见她这么懂事,李源宏心底颇为感慨。

    他隐约觉得,自己这个妹妹好像体贴了些。从前的她颇为任性跋扈,脾气刁钻;可如今不知怎的,她渐渐沉稳平和了起来。

    不仅如此,长公主还时常亲手下厨,做些糕点夜宵,不辞辛苦地送到李源宏面前。这样的体贴,真是叫李源宏惊诧不已。

    想到很快就是中秋佳节,李源宏心底不由颇为欣慰——妹妹如今这般沉稳,母后应当能如意地好好过这个中秋节了。

    晋王李恒知一接到圣命,便马不停蹄地从昆川启程。不过,他虽星月兼程,但必然是赶不上八月十五的中秋宫宴的。

    因此,中秋这一天,宫中众人也没见到李恒知久违的身影。

    中秋是大节,依照大楚风俗,三品以上的朝中要员,皆会入宫中与天子一道拜月饮酒、对诗赏灯。这是个重要日子,各家的夫人也会争奇斗艳,力图做个丽压群芳的枝头海棠,为自家夫君挣出一份面子来。

    宫宴这一晚,玉露生凉,晴夜低垂。宫中丹桂到了开放时候,夜色里隐隐沉浮着淡淡幽香,沁人心脾。彩灯悠悬,诸位大臣、女眷坐在大殿外的广场上,与君同乐,一道赏月。

    谢均与秦檀来的迟,到了宫中时,宴席早就开了。丝鼓纷繁,音律热闹。舞女们如水波似的裙褶,在夜色里旖旎旋开。

    “哎呀,宫宴都已经开始了。”秦檀张望一下热闹处,一副自责的样子,“都怪我不好,非要去那劳什子的梧桐林子里玩儿,耽误了时间。”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去看看金梧,也没什么不好的。”谢均道,唇角有着笑意,“只是檀儿你为何要取一捧土,这就叫为夫难以理解了……”

    “只不过是以防万一罢了,不一定能派上用场。”秦檀道。

    “檀儿,宫里许久没这么热闹了,你也可以放松一番。”谢均跟着小太监走路,回头和妻子低声说话,“只不过,这里到底是长公主的眼皮子下,你还是小心一些。”

    秦檀笑笑,道:“有谢郎在,我怕什么?”顿了顿,秦檀拨着手中的镯子,问道,“谢郎,若是我要在这宫宴上做些什么,令长公主难受一番,最好心疾发作——你可会怪我,毁了你赏月的大好情致?”

    谢均微诧,很快道:“当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