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娇妾为后(清穿)》 120-130(第11/24页)
将来若十一阿哥真的能成,那么她的四阿哥,便是太子身边的第一人。甚至将来皇太极百年之后,多尔衮与四阿哥,这一对父子,会是新皇身边最重要的人。
这是宸妃的诚意。
也是宸妃甚至皇太极觉得宁翘与多尔衮应当奉上的。
宁翘道:“若果真如此,妾遵旨便是。只是妾的四阿哥也是妾的心头肉,从未与妾分开一日。进得宫中来,远离父母,他人小,总是需要人照顾的。宫中人多眼杂,事所繁杂,娘娘若成了太子之母,除了这关雎宫,还能掌控何处呢?”
“孩子们日渐长大,总不能一直拘束在这关雎宫中的。娘娘能护着太子与妾的四阿哥平安长大吗?”
宸妃垂眸看向自己的指甲,怕对十一阿哥有影响,她已经很久没有涂过甲油了,但她的指甲仍是一如既往的莹润光亮。
她轻轻的笑了笑:“你说的果真不客气。”
宁翘道:“为人父母之心,还请娘娘体谅。”
宸妃正色道:“既为太子之母,这宫中还有何处不能控制?清宁宫无子,自然阖宫上下,唯太子最为尊贵。太子想去哪里,自然能去。若他能平安长大,本宫必不会将他束缚在关雎宫中,教他成个胆小怕事的性子。”
寻常阿哥自然不会如此。偏目盲之人,是很容易怯弱自卑的,若不正确引导,恐怕是很容易圈在自己的世界里出不去的。
宸妃费了这样大的心力争到太子之位,不能任由自己的心血白费。
宁翘看着宸妃眼底的猩红,她却并未动容,眸中也没有热切之意,却又不愿意叫宸妃看出来,便只微微垂眸,做出柔顺的姿态来。
这宫里的眼线实在是太多了。
如今庄妃虽然被禁足,但皇后一派平安无事。更别说宸妃如今和她只是短暂的达成了共识,究竟如何还未可知。
在宫里说不得真心话。
直至出了宫,坐到了马车上,外头赶车的是刚安。
烟霞才放心与宁翘低声道:“主子,赵大夫说,不管如何精心护养,十一阿哥怕也就只有这几个月了。按说不该如此的,但是十一阿哥与寻常婴孩不同,这是先天不足。也是宸妃娘娘的身体,早已不适合孕育了。”
乌喇嬷嬷也低声道:“主子方才为何要应下宸妃娘娘呢?如今还尚未立太子,便是之前,赵大夫也说过的,十一阿哥的身子骨怕是难成。主子只要捱过这几个月变好了,那边含糊着,等主子爷回来就好了。”
她们两个都知道,或者说,近身伺候宁翘和多尔衮的都知道,两位主子都没有要把小主子送到宫里去的意思。
在他们看来,这事绝不会成。到时候便是十一阿哥真有那个万一,两位主子也一定能把四阿哥留下的。
现在赵邝更是断定了十一阿哥活不长。乌喇嬷嬷就不明白,为何宁主子一定要应这一句。
“这是给她一个希望。”
宁翘想起宸妃如今的状态,“你们也瞧见了,皇上连庄妃都禁足了,此番势不可挡,咱们实在也没有必要硬碰硬。何况应下她,她才能更好更深的去为了她想要的东西争抢。这对咱们来说,没有坏处。”
宫里为此乱起来,娘娘们之间互相争斗,宁翘这里也不会受什么太大的影响。
人人都想夺她注意,打她主意,她将自己作为筹码,这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何况还有多尔衮呢。多尔衮是不会叫他们母子吃亏的。
宁翘坐在宽大马车里,隐约能听见些外头的人声。
那些曾经引起动乱的暴民早就被安置妥当了。在其中浑水搅合的人也都叫多尔衮给收拾了。
代善这一出之后,朝野上下确实是消停安静了不少的。那些争权夺利的人最终还是妥协了。光是多尔衮一个人办不到这一点,这自然是还需要皇太极这个皇帝支持的。
在很多的时候,只要不涉及宸妃的事务,皇太极都是很清醒理智的。
只是他对宸妃果然是用情至深,以至于牵挂太甚,甚至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和寿命。情深不寿,这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宁翘从前总是有些怕的。
怕那个遥不可及的将来在多少年以后来临,她就会人头落地不得善终。
为此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将来能够好过一些。
她想好好的活下去。然后尽她所能,或者能改变她自己和多尔衮的命运。
她也不知道在多尔衮的后宅女子记录上,究竟有没有一个宁氏。
但出了名的那几个女子里头,是没有宁氏的。
她的得宠,就是个意外。她出现在多尔衮的身边,得到他的喜爱,两个人还一起生育了孩子,这府上发生的许多事情是再不一样的。
这给了宁翘很大的信心。
让她想要去更多的做一些事情。
宸妃本不该再有十一阿哥的。可是她有了,可十一阿哥又是活不长的。
这不禁让宁翘心生迷茫。宸妃的改变若是还走上了原本的轨道,那她的努力又该如何,算什么呢?
宁翘总还是忍不住想到未来的。
她在意多尔衮,她很难不在意这个男人了。
在意他,就会在意他的结局。在意他壮志难酬。
如果宸妃不成了,那将来果真是庄妃的九阿哥做了皇帝,多尔衮所做的一切,又算什么呢?
宁翘这么想着,就很难不刺激宸妃去做点什么。
多尔衮虽然从没有明言过,但是他做这样许多事,也要将舅舅捞出来,要追封他的额娘,这不就是想要拿回他失去的那些东西么?
宁翘希望他能够成功。虽然这样真的很难很难。
那一次,他就没有成功过。甚至就是替别人做了嫁衣裳,也没有得到过什么好的名声。多少人误解过他呢。
行到此处,才觉前路不清。身在局中,当真是不是庐山真面目了。
是不是雾气太大了的缘故呢?看不清前路,一个人走,心中难掩茫然。
若是能两个人一起牵着手走,似乎不论走到哪儿去,都是在往前走。
见主子沉思不出声,烟霞与乌喇嬷嬷也就不说话了。
半晌,才听见宁翘问道:“府里叫你们留意的事情如何了?”
乌喇嬷嬷忙道:“福晋仿佛是真的病了。只是藏着掖着不肯用府里的府医。请的都是外头的,不过也不好打听,都一向是给蒙古各部出身的福晋夫人们瞧病的。究竟是什么病,也打听不出来。但那药味可着实不好闻。有时候小丫头们从正院过,都能闻见里头的味道。”
“这药味太苦了,观福晋面色,这似乎是长久的病根。”
宁翘敛眉,她向来五感灵窍些。也不知别人怎样,她就总能从福晋身上闻见些苦味,若隐若现的不明显,再细细去嗅闻,又叫衣裳上的熏香遮住了。
蒙古各部的福晋夫人们,都喜欢味道浓重些的熏香,早几年福晋还不会这样的,这两年越发喜欢馥郁些的香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