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米之上[竞技]: 15、15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六米之上[竞技]》 15、15(第1/2页)

    罗斯托一次通过。

    到这一跳为止,贝兹鲁科夫和罗斯托以总试跳次数四次、5米78的成绩并列第一名。他们两个不愧是现役世界最好的四名男子撑竿跳运动员之一,整场比赛都表现非常稳定。

    贝兹鲁科夫和罗斯托各自都申请了三次免跳,其余几次都是一次过杆。截至目前,还从来没有失败过。

    沈应猜测,今天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挑战赛大阪站的比赛,男子撑竿跳冠军或许就要从贝兹鲁科夫和罗斯托之间产生。

    其实,本来卡萨林也应该对冠军有一争之力的。他同样是现役最佳之一,曾经悉尼奥运会铜牌得主,个人最好成绩有5米98,实力非常强劲。然而卡萨林今天似乎有点不在状态。

    他之前已经有过三次失败,刚刚5米78的第一跳也没有成功。暂且不说总试跳次数已经被远远拉开,就单纯以卡萨林目前的表现来看,今天他恐怕是不能和贝兹鲁科夫以及罗斯托竞争冠军的宝座了。

    由于斯托罗纳克申请免跳、齐默尔曼又早早淘汰,和5米53那轮比赛一样,5米78的高度,沈应同样是最后一个跳。

    不知道这个位次顺序算是好还是不好,沈应反正是没有因为“最后一个跳”而紧张。

    ——他只会因为高度本身紧张。

    沈应站在助跑道前。

    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确有其事,他总感觉握着杆的手心有点潮,但摊开来看又只能看到一片白色的防滑粉,所以应该只是心理上出现了错误感知吧。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是不是人就是会这样?越是想着要“清空杂念”,但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杂念。这个问题还真是让人困扰。

    虽然好像效果不大,沈应还是努力试着排除了一下脑中乱七八糟的想法。他睁开眼,注视着前方的海绵垫,三角架,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三角架上的横杆。

    要开始了。

    沈应拾起撑杆,置于体侧。

    他在心里默默地数了三个数,找到节奏后,开始助跑。

    风渐渐大了。

    沈应感觉到自己似乎进入了一个奇妙的状态。

    他听不见观众台上打节奏的鼓掌,听不见教练席上的评述,听不见一旁选手的交流……他的全世界只剩下耳边的风声,脚下的跑道,手中的撑竿,还有前方等待他去征服的横杆。

    撑竿插入插斗。

    起跳。

    伴随着和撑杆回弹的力同步进行,核心发力,转身向上,身体倒转垂悬于地面。

    ……嗯?

    像是流动的水突然被阻断,撞上巨大的石块,不得不停滞下来。

    好像碰到了什么。

    突然间,沈应从那种奇妙的状态脱离。

    身体过了,但又没有完全过杆。可能是距离把握得不是很好,虽然高度足够,肩膀却蹭到了一点横杆。

    横杆从三角架上掉落下来。

    这一跳失败了。

    没有什么失误动作,也不是跳的不够高。沈应甚至觉得这一跳前面70%都发挥的不错。可能最终只是欠缺了一点点运气。

    说实话,人在半空中真的很难调整自己。

    也许只是插竿时一点微小的区别,又或者转身时某一块肌肉发力大了一点……

    这些都有可能造成过杆位置的差异。当跳的高度并没有高出横杆很多的时候,这点微小的差异也会对最终过杆的成功与否产生影响。

    沈应的这一跳差不多也是类似的情况。

    并不是说你高度够了,动作都到位,就一定可以顺利过杆。比如说卡萨林就是。

    作为现役最佳四人之一,他的动作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卡萨林今天的四次失败中,只有两次是出现了失误,另外两次试跳,动作、高度都没有问题,但就是没有过。所以说撑杆跳的“发挥”也挺玄乎的。

    因此,尽管5米78的第一跳失败了,沈应却没有太在意。

    啊,当然他确实会有一点点遗憾,毕竟这一跳他离成功真的只差了一点点。但更多的,这次的失败反而让他确定了“发挥好的话我应该是能跳过5米78”的信心,让他对于接下来的第二轮试跳更有把握了。

    5米78的第二跳,伊格纳季耶夫没有再“故意失误”,很轻松的跳过了横杆。

    不知道是今天状态好还是怎么,沈应感觉伊格纳季耶夫也还挺稳定的。

    仅有的两次试跳失败,一次是故意失误,另一次也是已经成功过杆之后硬是一挺胸把横杆给撞下来的。除了这两次说起来很让人无语的、说不定可以入选搞笑体育视频锦集的失败以外,他居然(勉强也能算是)和贝兹鲁科夫、罗斯托一样保持着极高的成功率。

    卡萨林被安排在伊格纳季耶夫之后跳。不过,他很久都没有去助跑道前。

    沈应看见他走到裁判席,好像在跟裁判交流什么。过了一会儿,裁判宣布卡萨林选择了申请免跳,直接晋级下一个高度。这样一来,猝不及防的就轮到了沈应。

    因为卡萨林突然申请免跳的缘故,让沈应也开始有一点犹豫,要不要在5米78的第二轮试跳申请免跳、直接晋级到5米83的比赛。

    免跳并不是只有这一高度试跳前才能申请。除了决胜冠军时不允许之外,基本上你随时都能申请免跳。只不过,如果在经过试跳失败后,再申请本高度的失败次数会延续到下一高度。

    简单举例来说,如果沈应第一轮试跳就申请了免跳,到下一高度、也就是5米83,他仍然拥有三次试跳机会。但如果他现在申请免跳,虽然同样可以凭借免跳晋级下一轮,然而,因为沈应在5米78有过一次失败试跳的缘故,5米83的高度,他就只剩下两次机会。

    以此类推,假如沈应在5米78的第二次试跳也失败,这之后感觉“搞不好第三次试跳也无法成功”再申请免跳,5米83就只剩下一次机会了——不可谓不是“背水一战”。

    所以,想凭借免跳晋级当然是越早申请越好。如果等到失败后再申请,不仅增加了总试跳次数,也会使下一个高度的试跳次数相应减少,是没办法的时候才使用的下下策。而即使这样晋级,下一高度也未必能够成功。

    免跳只能让你晋级,并不意味着你一旦申请免跳就可以获得该高度的成绩。

    打比方说,如果沈应这会儿选择申请免跳,到此为止,他本场比赛的成绩依然是最后一个成功的高度,也就是5米73。

    假如他在5米83的时候成功(而且还是在只剩两次机会的情况下),那么就可以更新成绩为5米83。如果沈应在5米83也失败,并不会因为他在5米78这一高度申请免跳,而使最终成绩定格在5米78。

    一言以蔽之,免跳只是通行证,最后的成绩还要自己实打实地跳过横杆才可以。

    考虑到这一点,沈应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没有跟随卡萨林的脚步申请免跳。

    他对自己现在的实力很清楚。

    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