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小哑巴: 41.第41章 大概是,相亲?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那个小哑巴》 41.第41章 大概是,相亲?(第2/3页)



    薇薇安不以为然,投过来意味深长的眼神:“哪里不合适?不试试尺寸,怎么知道合不合适?”

    认识两年多,林知言早就习惯了她的口无遮拦。

    说实话,这三年来林知言和隋闻的交集不算太多,吃过两次饭,微信上偶尔聊聊天,大多都是隋闻主动。平安夜那次交心后,林知言也怀疑隋闻是不是对她有点好感,结果隋闻转头就和前女友复合了,林知言这才放下心……

    毕竟,隋闻真的不是她心动的那款,要是戳破那层纸,恐怕连朋友也没法做成。

    “性格、不呃适。”

    林知言说长句子仍然十分吃力,下意识要拿手机打字,到底忍住了,逼着自己开口表达,“他太严肃,谈过、很多的呃,女朋友。”

    薇薇安愣了愣,随即按着额头爆发出一阵大笑,惹得周围人纷纷侧目。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她抬指抵在眉间,朝周围人行礼致歉,随即将脸转回来,上气不接下气地笑看林知言,“你不会、不会是有什么处-男情节吧?”

    林知言一噎。

    “还真是啊?哈哈哈哈笑死我了,现在这社会,你去高中看能不能找着几个干净的。”

    见林知言面颊微红,薇薇安神色了然,一副过来人的口吻,“像你这种墨守成规的乖乖女,一般内心都会有点潜在的叛逆和倔强,找对象更倾向于互补的类型,比如神秘的、又擅长勾引人的那种男狐狸精,最好能让你有新鲜感和崇拜感,越刺激越好。但是呢,这只男狐狸又必须身心干净,因为你有点精神洁癖……”

    林知言忽然觉得膝盖隐隐作痛。

    她觉得薇薇安好像说中了,并且她的描述越来越让她想起某个不合时宜的人……

    薇薇安伸指点了点桌面,一锤定音:“我敢打包票,你周围玩得好的女性朋友,大多也是和你性格大相径庭的那种豪放派。这恐怕也是,你能和我玩到一块儿去的原因。啧,这么看来,那个精英男的确不是你的菜。”

    又被说中了。

    无论凌妃还是薇薇安,性格都与林知言迥异。

    林知言合拢菜单,很淡然地打字递过去:【你这么关注隋闻,我会以为你喜欢他。】

    “nono,我关注的不是他,而是你呀bb。”

    薇薇安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另一只手反搭在椅背上,“说起来,你生日快到了吧?”

    林知言歪头想了想,轻声说:“这周日,怎么?”

    “行,到时候地点我定,送你个生日礼物。”

    “?”

    “送个男人给你。”

    ……

    林知言每周至少会抽三个下午的时间,去和a大研究所合作的听力机构做志愿者回访工作。

    一般是复查和测试,交流使用感受和做语言训练之类的工作。

    这事说来也神奇,当初林知言忙着去港城进修,原是没赶上深城助听器试点的志愿者报名。

    后来她有次陪群里的志愿者朋友去现场做听力测试,随手填了一张表格,不稍片刻就有一位三十来岁的女性工作人员大步出来,盯着她看了片刻,当场邀请她加入志愿者团队。

    “是这样的,这款助听器芯片是针对中重度以上听损患者设计的,主要想攻克方言识别困难的问题,而我们在深城招募的志愿者中,缺乏您这样在几种方言环境中生活过的、极重度语后聋患者样本。所以,您的使用感受对我们后续改进芯片而言,有着莫大的参考价值。”

    那位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姐姐递过来一份申请表,言简意赅道,“我就是负责芯片开发的研究小组成员之一,将亲自对接你的反馈工作,所以你不用担心专业与否的问题。我们这边的志愿者福利待遇也是全国最好的,这点相信你已经在朋友们那里详细了解过……没其他问题的话,辛苦你在这里签个字。”

    林知言很难拒绝,本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签了字,成了志愿者中的一员。

    两年过去,林知言在康复师的帮助下,语言功能稳步提升。a大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助听器芯片也经过几代更迭,如今已经能很好地识别方言环境、多人沟通的复杂语境,甚至能还原音乐的曲调声……

    经过两年三代的更迭,他们终于拥有了一款极重度耳聋患者也能佩戴的,无限接近人耳效果的助听器。

    新助听器更隐形轻便,戴着很舒服,几乎不会对耳道造成异物感。林知言能清晰地分辨出车流声、人语声和街边商铺的音乐声,这些声音并不会因降噪处理而显得模糊失真。

    被包裹在声音的海洋里,她的心情前所未有地轻松,仿佛身上的铅灰渐渐退去,染上色彩。

    回到家中,刚打开灯,兜里的手机就震动了。

    拾一:【第三代芯片使用效果如何?】

    这个“拾一”就是当初接待林知言的那位女工作人员。

    她去年初已经调回了京城a大研究所,临走前加了林知言的微信,依旧每天固定和她保持联系,大多是询问助听器的使用效果及提出相应的复健建议。

    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比较熟了,林知言就叫她“拾一姐”。

    林知言:【特别轻松!佩戴起来没什么异物感,环境音很清晰,就算应付多人聊天环境也不会有压力。】

    拾一:【那很好。】

    林知言:【不过听声辨位还是有些困难,希望将来的助听器能精准地锁定声源方向。这个技术难吗?】

    拾一:【不难,但需要两只耳朵都能听到声音。a大研究所的方向正往人工耳蜗转移,不久就会有重大突破,等技术成熟再考虑给你做双耳人工耳蜗移植手术,愈后能和正常人一样辨别声位。】

    林知言开玩笑:【研究方向不该是机密吗?拾一姐就不怕,我泄露给你们的竞争对手?】

    拾一:【不怕,签了保密协议。】

    林知言一愣。

    拾一姐在现实中有些高冷,网上聊天倒是挺热忱的,反差中还有点小幽默,事无巨细都安排得很妥当。

    林知言:【人工耳蜗移植手术很贵吧?】

    拾一:【不会像进口的那么贵。放心,志愿者一切费用全免。】

    林知言回了个“了解”的表情,放下手机。

    本来话题应该到此为止,谁知过了几分钟,手机再次嗡嗡震动起来。

    拾一:【有坚持上app做训练吗?】

    拾一姐说的app是指“听说”,当初林知言和几个志愿者一致反映市面上现有的语音转换app太过难用,要么十分费电,要么转换不精准,用起来很麻烦。

    本来只是随口提的一个小建议,结果没一个月,a大研究所就自己开发了一款专门针对听障群体的语音转换app,取名为“听说”。这款app不仅可以将文字转换成语音,还可以将语音转换成文字,并录入了系统全面的语训练习课目,能根据使用者录入的发音纠正打分。

    林知言每天都会打开手机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