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编造心声,从忽悠秦皇汉武开始》 【全文完】(第7/9页)
将、太尉、司徒、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书令
咳咳,你只要知道,始皇帝在成为皇帝之前是秦王,李世民在成为皇帝之前同样是秦王,这秦王继承秦王的皇位,很合理吧?
更不必说,这次的李世民头上可没有什么便宜大哥的存在。在当世以及后世的很多人看来,只有他李扶苏,方才是皇位最正统最可能的继承人!
再说了他这可不是非法入境,而是同某人打过商量打过交道的。
大家都有美好未来。
既然是如此,李世民又有何可惧?
当然是拨乱反正肃清奸逆解救生命于倒悬啊!
“接旨的尚且不急,这诏书的真假,且先叫孤辨认一番。”
想通这一点的李世民笑容灿烂,全然不见半点的悲戚以及长公子平日里的温润。直叫那传旨的内侍心头猛跳,暗中思付,这长公子莫不是疯了不成?
只是内侍本就是心头有鬼,所想的亦是快点将事情解决,而后回去复命。
自然是不愿意叫李世民查验真伪的,然而一旁的蒙恬虎目微瞪,内侍心头惊骇,自觉或不自觉的,便叫李世民将那诏书自手中抽走。
“噫,孤怎么看着这诏书有假,这印玺分明非是父皇的印玺所加盖?”
这厢,内侍正强作镇定,自行安慰自己,便让他们看吧,又能看出什么花来。忽然便听到李世民仿佛是夸张且惊奇的言语传到耳中,一时间不由得汗如雨下,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开口:
“怎会有假呢?怎么可能有假呢,这明明”
隐隐然之间知晓了几分真相的内侍心神大乱,不由自主的便凑上前来,而后
大好的头颅飞落,热血喷出,将那一面诏书污染。
内侍的头颅滚落到地面。
整个营账中一片沉寂。
便连本就对此事存有着那么几分疑虑,并不愿坐以待毙,却又担心长公子仁慈,恐会相信了的蒙恬,亦不由得瞳孔地震目光呆滞,万没想到这般变故。
然而李世民却面不改色心不跳,一脸灿烂的笑意。
举了举手中的诏书,对着蒙恬招手道:
“蒙卿你且来看看,这诏书对与不对?是否如孤所言那般,乃是经由这叛贼伪造?”
向来温润如玉的长公子持刀而立,站在那血色之间,仅仅只是一个目光一个眼神,便足以叫人心折。
想到鲜衣怒马少年郎,想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诸多种种美好的词汇。
但从那眼底,蒙恬看到了勃勃的野心,看到了想要改变这个世界的野望与智慧。
这是此前的长公子身上所不曾出现过的姿态,是是什么呢?
莫名的,蒙恬想到了那神人一般立下前所未有之功业的帝王,想到了长公子来到此处之前,君王密信里对自己所说出的言语。
那是一个帝国统治者对自己继承人的深切期盼。
同时亦是雄才伟略的帝王对自己身后,种种蓝图和国策的展望。
于是蒙恬在短暂的恍惚之后回神,大步至于近前,自李世民手中接过那染血的诏书,而后装模作样的查看一番,皱着眉头给出结论。
“这诏书并非是真实,乃是经由贼人所伪造。”
继而将手中的诏书对着剩下的将领及官员传阅。
蒙恬的手按在了剑柄之上。
至于跟随那内侍而来的亲信等,在这营账中的早在那传旨的内侍头颅落地的那瞬间便叫李世民所解决。而剩下的
蒙恬抬手,自有亲兵无声无息的将其控制。
早在蒙恬手中的诏书被传递到第一个将领手上之时,蒙恬便自行站到了李世民身后。而在之后的时间里,在沉重且安静的范围之中,一个又一个的将领同样站在了李世民、站在了蒙恬身后。
但,皇帝陛下的诏书又怎么会有假呢?
这看着挺真的啊?
当诏书传到官员手中之时,有官员不由得生出疑问,并且自以为聪明的提出。
“哦,是吗?”
李世民仍然是笑,自有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给出答案。
于是最终,于此营账中,剩且仅剩下的,都是火眼金睛意识到这诏书有鬼之人。
然后李世民发表重要讲话。
事实上赵高李斯矫诏,所利用的不过是信息差,是天下人尚不知晓,始皇帝已经驾崩的事实,是扶苏这倒霉孩子心中,对于君父的畏惧。
但如是种种对于李世民而言,从来便不是问题。
毕竟没有谁比他更懂当前的始皇帝,究竟是生是死。
时也命也,说来也是叫人唏嘘。公子扶苏也好,汉武帝刘彻的太子刘据也罢,俱皆是死于这样的信息差。
但凡这两人之间互换位置,一切似乎便会走向另外的方向。
不过好在,这秦二世而亡的时空当中,他李世民既然是来了,那么便注定会被做出改变。
唐太宗文皇帝,从来都非是坐以待毙之辈。
只不过在知道始皇帝是真的已经死亡,且赵高李斯矫诏的情况之下。于李世民而言,当下最好的打算,自然是
“什么,长公子你要去沙丘?”
蒙恬不解,蒙恬大惊失色。
蒙恬不成想这向来温润的长公子激进起来,竟然会是如此的激进。
李世民点头,继而唱念做打,开始自己的表演。
表示自己离开咸阳之前,父皇身体便已经不好。这些年之所以四处求长生,亦不过是想要延年益寿,减少病痛的折磨。
又道是父皇将我派遣至此,看似是将我发配,踢出权力的中心,实则是想让我有更多的历练,跟着诸位学习更多的知识。
临行前拉着我的手表示,在座诸君,俱皆是忠义耿直之士,是我帝国的栋梁,是足以倚靠。
紧接着却又咬牙切齿,表示六国虽然被灭,可是那些六国的遗老遗少们亡我大秦之心不死。
父皇曾经便有言,惯子如杀子,父母之爱子深远云云。
我此来路途遥远,个中信息,恐有传递不及。
所以万一是出现什么不合常理的旨意,那么定然是有奸人作祟,万勿轻信。
讲到动情处,竟是涕泪横流,留下泪来。
直至最后,终是图穷而匕现,看似老实忠厚且一副为保父皇安危的模样表示,现而今父皇情况不明,自己不管出于哪一方面,都当亲自前往查探。
便是父皇若当真要处置,亦当叫自己亲见父皇一面。
简直是闻者伤心看者落泪,叫人不得不感叹,长公子之高义。
但这似乎同样掩饰不了长公子仅仅是带着区区数百人,便要深入虎穴返回沙丘的事实。
事实上在这时候,对于李世民而言,这似乎并不是什么稳妥的做法与打算。
难道当务之急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