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穿越女的科举拜官路》 100-110(第3/14页)
么多,我想早点铺开,先入为主。”她垂头丧气的,没有了方才的自信。
“既然如此,那为何还要花这么多钱买庄子置地。”许清元不解。
“父母说的也有道理,还是有地安稳,那边万一有什么,我还有个后路。”
佟三娘的话正是这个时代大多数商人的真实心理:地主终归才是最安稳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守着小本买卖,不敢冒风险,不敢求进,佟三娘能铺排出这么大的场面已是很难得、很不容易,可在受到打击后,她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回归小农经济。
“纺业现在可以使挪的钱大概还有多少?”许清元忍不住问。
“有小几千两。”佟三娘拉着她求许清元指点迷津。
以佟三娘目前的纺线厂规模,这个资金已经十分危险。她的纺业中雇佣了大量的女性,如果一旦倒闭,这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败北,对女性群体的影响也实在很大,因此许清元也有些踌躇。
经商的技巧许清元真的不懂太多,她现在唯一能想出来的办法却需要佟三娘背水一战。
“这个方法,应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或许还会使得你之前的决策转化为巨大的利益,但不一定会成功,或者说,不一定什么时候能成功。”许清元面色严肃地说。
“大人说吧,现在是死马当活马医,有法子总比等死来的好。”纺业是佟三娘的心血,如果可以挽救一把,她肯定不会放任它走向死亡的。
“投钱,雇人,研发新技术。”许清元盯着她的眼睛,“新的织布技术。”
当第一片树叶落下的时候,秋天也就揭开了帷幕,熬过秋老虎,天气逐渐冷下来。今年秋天的雨水似乎格外多,大家都在担心会跟去年一般迎来难熬的冬天。
杨车夫仔细修缮了马车顶,又用毡布等做了保暖处理,但许清元还是意外中招,不幸身染风寒。这次病情比以往都要严重,她在家里静躺几天才见好转,然而受到影响的显然还不止她一个人。
有更好的保暖设施的皇宫和官员家中感染风寒者越来越多,民间更不容乐观,皇帝下令组织医者集中观诊救治,但流感来势汹汹,药物作用有限,恢复的情况跟各人的身体素质倒是关系颇大。
像是许清元她们这种年轻人每日吃药的话康复的就比较快,而年纪越大的人就越容易感染,康复也非常缓慢。
宫中太多人受到波及被隔离开来,以防皇上等人生病,人手变得紧缺。但许清元偶尔还见到过王内官,他吹嘘说自己一点事都没有:“我们呀,是贱命,整天生起病来怎么干活呢。”
“王内官这话不对,谁不是娘生父母养的,生病是寻常事,您最近也要注意保养身体。”许清元关心道。
王内官“哎哎”地答应两声,又似想起什么来,他悄悄对许清元传信道:“前日黄老尚书进宫,路上我见他也咳嗽过两声,虽然看着身体好,可他毕竟年纪大了,看来也没逃过这一遭。”
许清元摸着身上加厚的官服,笑了笑,两人又转口聊起别的话题。
刚怀孕没多久的时候,公主的害喜、嗜睡反应非常严重,好在她的肚子开始显怀后,不良反应逐渐消失,如今能吃能喝,面色红润,看起来非常健康。
许清元听说,在养胎期间公主曾经多次派人去陵水庵为孩子祈福,在她见到公主的时候,忍不住问:“您有没有想过孩子的……”
没等她问完,清珑公主便摸着肚子眼神温柔地说:“希望是个小姑娘。本宫小时候,真的很想有个亲姊妹,因此还把嘉雪认作长姐许久。以前未能成真的期待,看来还得本宫自己来完成。”
那就好。许清元微微放下心,万一皇上唯一的女性继承人想的还是生个男子,那就不是非常方便许清元支持她坐上那个位置了。
“对了,”许清元想起之前聊到半截的黄嘉雪的事,问,“黄大小姐现在还在尼姑庵吗?听说她才学极好,怎么会被送去修行呢?”
闻言,公主面上露出些伤感:“当时是发生过一些事,但是本宫也是直到最近才明白其中原因。许大人坐下吧,本宫与你慢慢说。”
作者有话说:
第103章
“黄嘉雪比弟弟只大一两岁, 两人同时开蒙,同时受教学习, 黄嘉年已经算是聪明的, 可黄嘉雪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清珑眼含怀念,她似乎想起了跟他们在一起的美好的孩童时光,“我印象最深刻的, 是当时我们三个人一起在书房上课,老师是翰林侍讲,我连他的提问都听不懂, 可是黄嘉年却全都能答上,嘉雪更是厉害, 她答的不是最快的,却永远是最好的那个, 无论是作诗、联句还是写文章。”
许清元从公主的口中得知了事情全貌。原本黄尚书也对自己有个聪明伶俐的女儿很是引以为豪, 外出交友会客多带着她,然而, 随着皇帝自立之心越来越明显, 他也迈出了试探的第一步——重开女子科举。
黄尚书迅速嗅到其中意味, 作为百官表率,也为展现自己的领头作用,他不惜扼杀才华卓然的女儿的前途,毅然决然地将其送到尼姑庵修行。
黄嘉雪哭着求父亲不要把自己送走,她愿意乖乖学习针线女红, 长大嫁人,再也不碰书本, 可黄尚书没有同意, 他以牺牲女儿未来的方式坚定的向自己的拥护者展现立场, 也向皇帝进行着无声的抗议。
此举令众官对其更加死心塌地,即便官员家中有女儿才学出众者,也不好意思令她们去念书考学,因为这相当于是对黄尚书的一种背叛。
在这个时代,女子受教育的人数和程度远远比不上男子,且她们大多数都集中在世宦人家,也因此,女子科举刚刚开设的几年,女官的人员常年维持在零这个数字上。
后来,宁中书站出来明确支持女儿读书科举,全力支持女儿进入官场,有了他的带头作用,岌岌可危的女官制度才被保留了下来。
但黄嘉雪,已经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事到如今,满京城还有几个人记得昔年曾有个天资聪慧的女孩,将多少男儿郎都比了下去。
“她在陵水庵这么多年,我曾经给她写过信,也派人去看望过她,可她从来没有再跟我有过什么交流。”清珑公主本来沉沉的语气突然惊异起来,“可是在万寿节那天她居然给我写了信,所以我实在是太好奇她说了什么了,结果……”
看着对方有些心虚后怕的样子,许清元问:“那她在信上说了什么重要的事吗?”
清珑公主摇摇头:“是她在庵中不知细情,只听说有外邦前来求亲,没过多久又听到我要出嫁,还以为是要嫁到边外去,怕此生再也不能见面,所以托人帮她带了一封信。”
过后,许清元特意着人打听了陵水庵的所在之处,出乎她意料的是,那地方离佟三娘新买的农庄并不远。
她打算找个时间过去看看,这么想着回到家门口的时候,脱雪也正好从外面进来,她拿着典当的钱财和一封信,道:“姑娘回来啦?这是银子,我按照您说的,只典当了四百两,别的还没动。对了,这是蒋怀玉寄过来的信。”
信中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许清元着实搞不明白对方的意思,他们两人确实认识,但也没好到这份上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