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260-280(第20/30页)
像大伯一样在眼角生出细细的纹路来,亦害怕娘亲如大伯母般长出恼人的白头发。
韩骏嬉皮笑脸地,“我这不是表示尊敬嘛,那什么,该不会你爹真不知道吧?”
景辰暼他:“你希望我爹知道,还是不希望他不知道?”
韩骏吃瘪:说希望证明他幸灾乐祸,说不希望吧貌似也不对劲儿。
景辰没好气踹他,“韩骏,我看你是唯恐天下不乱,唯恐我们父子打不起来是吧,你就欠打!”
韩骏哈哈笑着往一边儿躲。
杨睿突然开口邀请道:“景辰,可方便一道走走?”
宋景辰上次才拒绝过杨睿一次,此刻当着众人不好拒绝,最主要好奇心害死猫。
宋景辰好奇杨睿这般接近自己,接近宋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另外杨家在施国公气盛之时突然选择投靠赵敬渊,也让他挺意外的,杨睿挑起了他的好奇心,也挑起了他的胜负欲。
他倒要看看杨睿到底在算计什么。
景辰点了点头。
冯仑低头不语,韩骏和李琮其实挺排斥杨睿这个外来户的,包括对冯仑他们亦是不大感冒,不过冯仑的身份与他们无法相提并论,且冯仑很会做人,他们便也就看景辰面儿上接纳了。
比起冯仑,杨睿虽是外来户,但身份并不比韩骏等人低,甚至一直都比他们高,且杨睿不仅不是冯仑那种长袖善舞的性子,且看人的目光总是淡淡地,带着一些居高临下和冷傲。
总之是挺不招人待见。
就在刚才的宴席上,景辰问入股的事儿,他们谁都没吭声呢,扬睿上来就说要入十股。
景辰已经讲明白,最高只允许两人入十股,他“啪!”就占一个名额。
那么剩下的一个名额韩骏同李琮该怎么分?
诚然,若是平时他们可以一人入十股,一人入九股。
但要知道宋家的商队是一个什么样的庞然大物般得存在,宋三郎到底有多少银子谁也不知道,但景辰想垄断整个京城的蜡烛就能垄断整个京城的蜡烛,景辰想要买下上善楼就能买下上善楼。
这能是一般人家的败家子吗?
毕竟败家子常有,禁得起败的老子不常有。
总之,不管宋景辰怎么作怎么祸祸,人家爹回回都能替自家儿子兜底,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宋景辰祸祸那点儿银子极有可能是他爹身上的九牛之一毛。
就这,你自行想象多占宋家商队一股和少占宋家商队一股,这中间有多少真金白银的区别。
韩骏同李琮都不傻,景辰这生意成功的机率极高,就算不与人合作,就单凭他们宋家商队现如今的强大运输能力,把南城那块地建成大型仓储货运中心也不是不可能,只要解决了南城被水淹的问题,这都不是事儿。
为什么景辰愿意让利,八成同他说那“要想富先修路”的事情有关。
再往深里想,想想这块地是谁批下来的,再想想景辰集资修好这些道路后最受益之人除了商队,还有谁?
最大的受益方那必然是当今皇帝呀,事情大有可为,再加上有朝廷的力量在背后支持,想做坏都难。
所以刚才韩骏纯粹同景辰说笑闹着玩儿呢,这件事情宋三郎不可能不知道,接下这买卖,宋家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失败那就失信于皇帝!
关于这点,韩骏从心里佩服景辰,若换成是他,他绝对不会揽这活儿,本身就是皇帝宠臣了,何必给自己没事找事,但显然景辰做大事之人。
更是个喜欢征服挑战的。
所以说如此赚钱的买卖,不要说你同你自小一块儿长大的铁哥们儿,就问你同你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在这等巨大的利益面前,你们俩谁让着谁?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像宋景辰一样潇洒,把银子不当银子。
第274章
韩骏不喜杨睿, 更不喜欢杨睿加入到他们的小团体中来,乐呵呵招呼郭午、冯仑两人:“咱们哥儿几个去大相国寺那边逛逛去?”
冯仑目光闪了闪,韩骏平日里对自己同郭午两个不过是点头之谊,大面上过得去而已, 今日怎么突然热络起来了。
冯仑视线落在正与景辰交谈的杨睿身上, 目光闪了闪, 心中了然。韩骏与他们几个捆绑成铁板一块, 便是景辰想要与杨睿交好,杨睿也融不到景辰的圈子里来。
冯仑暗想:京城中的世家子弟,尤其是被当作接班人来培养的世家子弟, 果然没一个是简单的。
不过,韩骏所想, 也正是冯仑所想,他亦不希望杨睿加入到景辰的圈子里来,欣然应允。
杨睿说有一处茶楼还不错,可去坐坐, 景辰点点头。
杨睿所说茶楼离着上善楼并不算太远, 俩人步行过去, 晌午过后外面便起了风,不算太大, 但吹得人干冷干冷,景辰紧了紧斗篷领口的系带, 道:“南州府便是最冷的时候也及不上洛京的冬天。”
杨睿侧头朝他笑了笑, 道:“还好,其实我三岁之前的时光都是在京城里度过的, 后面我父亲考中进士到外地就任,我们一家才跟随父亲离开京城。
我还记得我幼时夏日最爱吃薛三娘家的冰酪, 这冬日里则最喜侯罗锅家的松子糖,一晃快二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亦不知这侯罗锅还做不做糖了,否则定要买些尝尝幼时的味道。”
听杨睿这般说,景辰不由笑道:“巧了,你说这些也正是我幼时好吃之物,你说那薛三娘是不是大相国寺后墙外面那条街道走到头拐角那家?”
杨睿认真回想一番,摊手笑道:“时间太久远了,我只记得是在大相国寺附近,我每次同母亲过来上香,必要嚷着吃,我还记得那薛三娘的左脸上似乎是……”
“有一块铜钱大小的胎记?”景辰接口道。
“对,没错!”杨睿抚掌道:“就是她家,她家的冰酪最是香甜美味,又很实惠,我记得每次都有好多人在她家店门口排队。”
景辰心说哪里实惠了,贵得咋舌,每次都是爹发了工钱,偷偷给他开荤,都不敢让娘亲知道一点。
不过转念一想,自家那时候还没发达起来呢,不能跟人家杨睿比,杨睿说实惠倒也没错。
景辰没多想,或许是因为有着共同的童年喜好,他对杨睿的戒备无形中小了一些,景辰笑道:“那薛三娘岁数大了,如今是她家儿子儿媳继承了她的手艺,虽说是真传,到底少了点味道,不过侯罗锅家的松子糖味道还同从前一模一样,只不过铺子越做越大,搬了家,店名亦改了。
以前叫罗锅糖铺——酥香斋,不止卖松子糖,还有各式小点心卖。”
说罢,景辰招呼身后阿福,“阿福,你去那酥香斋买些松子糖回来,顺便买一盒他家的福八宝。”
阿福看了对面杨睿一眼,为难道:“公子,老爷吩咐小的要寸步不离跟着您。”
不等景辰开口,杨睿率先开口道:“不如这样,等到了茶楼,咱们给些跑腿费,叫那茶楼伙计去买就是。”
宋景辰笑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