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260-28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260-280(第14/30页)

员外郎全力配合景辰,他问什么,查什么,对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宋景辰还是太嫩了,若是宋三郎根本不会多此一举走这一遭。

    两个多月前,南城遭遇水灾,宋三郎全力赈灾,在南城百姓中获得极好的口碑,事情这才过去多久?

    便是宋三郎不打招呼,身为户部尚书的张璟也知道要维护好宋三郎的口碑,让南城这些受灾老百姓安稳过冬。

    何况宋三郎前些日子上朝时还特意打过招呼,三郎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今年的天儿冷,遭了灾的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啊。”

    除非张璟是个棒槌才会听不明白宋三郎什么意思。

    他今年一入冬还真没少往南城拨银子,依据宋景辰当时所绘灾情图册,对那些受灾严重,生活极度困难的灾民给予适当补贴。

    张璟不是棒槌,张璟下面的一众官员更没一个是傻的,什么银子能拿,什么银子不能拿,拿多少不犯规,他们心里明镜似的。

    所以,事关枢密使大人,尚书大人又亲自过问,便是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不把事情办好。

    除非头上乌纱帽不想要了。

    但毕竟拨下来的钱银有限,这场大雪才冻死不到两百人,已经是创造奇迹了。

    至于那一家五口,只是个例而已。

    ……

    穷是救不完的,救济只能是权宜之计,不能解决贫困的根源,唯有提高老百姓们自力更生的能力,方能真正让他们实现自给自足。

    这一刻,宋景辰第一次理解了陈宴安的坚持,也理解了萧衍宗的逃避。

    所以大夏需要改革。

    他能够担此重任吗?

    他凭什么?

    仅仅凭他拥有千年以后一知半解的记忆?

    他会带给大夏朝国富民强,还是将大夏朝推向深渊?

    景辰双手拍拍自己的脸颊以令自己清醒一点:宋景辰啊宋景辰,你可真敢想啊。

    到家时天色已晚,景辰靴子已经湿透,袍角上溅得也全是泥点子,把知夏吓一跳,心说您这是干嘛去了?

    待她替景辰脱下棉袜露出里面冻得通红的脚趾头,忙令人端了温水过来。

    “您怎么搞成这样。”知夏轻声嗔怪。

    宋景辰走家串户一下午,靴子早就湿透了,只是他心里顶着一股火,顾不上冷,这会儿脱了靴袜才感觉脚冻麻了,他将双脚放入温水中,不由发出一声喟叹。

    他还没有圣人到因为看到别人吃苦,就要对自己严苛,或者说他早已经过了这样单纯幼稚的阶段。

    当年跟随父亲在中州赈灾,年幼的他非要跟着吃糠咽菜,除了自我感动把自己折腾够呛,也把父亲折腾够呛,什么问题都不能解决。

    矫情罢了。

    因为看到有人因没柴烧挨冻,便勤俭节约,减少府上柴火木炭的供应,除了能减少负责往府上送柴的庄户收入,使家里人怨声载道,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秀娘屋里的丫鬟过来催用饭,景辰披了衣裳随着到主屋饭厅。

    饭厅里秀娘正兴致勃勃抱了个精致的铜鎏金缠枝葡萄小手炉把玩,见景辰进屋来,朝着儿子显摆。

    “辰哥儿,你快过来瞅瞅娘今日得来的新玩意儿。

    造出这小手炉的工匠可真能耐,暖手熏香两不误不说,拎在手里还好看得紧。

    这大冷的天儿出去赴宴,手里拎这么个玩意儿再体面实用不过。”

    “不会烫手么。”宋景辰配合得问了一嘴。

    “哪能呢,人家比你想得周到,你瞅,内外两层呢。”

    话音一转,秀娘道:“今儿高夫人送我的,本想给你们爷俩带回两个,谁知道还是个抢手货,说是全京城的铺子里都没货了。”

    说着无心,听着有意,听秀娘这般说,宋景辰脑中灵光一闪——

    对啊,无需一口吃个胖子,妄想能一下子改变世界,只需摸着石头过河,从自己能做之事做起。

    就像自己开办的蜡坊,不光解决了大量平民的就业问题,所生产的蜡烛在流通过程中更是无形中让富人的钱财向穷人流通。

    不止如此,生产高端蜡烛过程中所需原料、包装物等也间接促进了上游产业的发展。

    还有自家的香水产业也是,既带动供应原料的花农,又带动供应包装瓶的瓷器坊,大大增加就业机会。

    以此类推,若能够使整个大夏的手工制造业发展起来,该是何等光景!

    “辰哥儿,你发什么呆呢,饭都凉了。”宋三郎见儿子发呆,提醒了一句。

    娘俩一个捣鼓她那宝贝手炉,一个愣神儿发呆,没一个正经吃饭的。

    宋景辰“哦”了一声,回过神来,他中午也没顾得上吃饭,主要那会儿他也吃不下去,现在还真有些饿了,吃得有些急促。”

    宋三郎看了他一眼。

    景辰道:“饿了。”

    宋三郎:“做什么去了,饿成这样?”

    “上善楼这几日正封顶,今天一直在忙。”

    宋景辰不欲说太多,南城之事他知道父亲已经尽力了,再者六部各有分工,父亲干涉太多不好。

    不能抢了户部的活儿又去抢御史的活儿,知道的说他为灾民着想,不知道的该说他仗着皇帝宠信管太宽了。

    经历这么多,他也开始慢慢体会到官场运行的复杂,非是单纯的善恶忠奸就可以概括。

    宋三郎不信他的鬼话,倒也没有多问,他想了解什么问阿福就行了。

    儿子大了不想被管着,阿福,知夏几个便是他们父慈子孝,关系和谐的战略缓冲地带。

    用过晚饭,宋景辰陪着宋三郎说话,屋里滴漏已经指向戌时许,他屁股仍旧坐得稳,丝毫没有要回自己屋的意思。

    秀娘都有些困了,从里屋出来催促:“你们爷俩有什么话不能明天再聊,三郎你明日还有早朝呢,辰哥儿也赶紧回屋睡。”

    宋三郎站起身:“你先睡吧,我还有些事没处理,去书房一趟。”

    爷俩起身,宋三郎往书房走,宋景辰在后面跟着,三郎转过头故作不解道:“辰哥儿你不回自己屋睡觉,跟爹来书房做什么?”

    宋景辰咬了咬嘴巴,他实在是有点不太能张口,可除了他爹,他跟别人张口也没用。

    宋三郎扫了儿子一眼,要笑不笑地:“看你这般为难,想来说出来必定会叫爹很为难,不说也罢,爹也不想听。”

    宋景辰忙拉住他爹袖子,可怜巴巴道:“爹,别,江湖救急,您不能见死不救。”

    宋三郎:“……”

    呵呵,呵呵,自家崽子多少是有点废爹的,没点本事在身抗不住他造。

    第270章

    宋景辰缺钱。

    他的钱去哪儿了?

    大手一挥投资赵敬渊了。

    大把的银子给了赵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