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92. 第九十二课 小诗大学习(2)幸运抢答……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92. 第九十二课 小诗大学习(2)幸运抢答……(第2/3页)

四课的两节是掺在一起的,接下来我们要看到的就是第四课相关的内容,希望大家都认真观看哦!”

    就在她说话的空档,虚拟空间的环境已经在无声无息中重构完毕了。

    课件切换完成,这简直比上次丝绸之路那种要亲自走那么远轻松多了,两厢一对比,李晓诗高高兴兴,也不卖关子了,直接带着大家转身。

    “大家看,我们现在这是到了哪里——?”

    观众们随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座几乎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的房屋建筑出现在天幕中。

    既不像“现代”的建筑一样有好多层、或简约得过分,又不像刚才的“大周万国颂德天枢”那样宏伟复杂,这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一层高、飞檐青瓦的建筑而已。

    这哪能看出来是在哪……怎么回答?在唐朝呗。

    看到弹幕上飘过的“大唐?”甚至已经笼统到了“华夏”的答案,李晓诗忍不住翘翘唇角。

    她摇头:“都不是哦。我们现在是在——嗯……日本、倭国?”说着,抬脚往一处走去,在一块大石前停了下来,“这是它的名字啦。”

    【唐招提寺】

    “这是我们现代的日本,也就是唐朝时候的……倭国吧?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了,怎么样,看起来是不是和唐朝的一些建筑很像?但其实如果仔细看是不一样的哦,一些地方还是很有日本风格的。”

    她不说,观众们倒还发现不了,她一说,大家再仔细看,还真觉出些不对的地方。

    洪武年间。

    朱棣百无聊赖。

    倭寇的东西,跟华夏人有什么关系?看这东西干什么,无趣。

    老朱没让他参与到出海的计划里去,结果现在又看到倭国的东西,他有点烦躁,但因为是李晓诗在上课,他还是耐着性子一点点看。

    嗯……那怎么会在正门口正中间搞个石灯啊?

    还有,这除了瓦的颜色是一样的,房子的颜色和华夏很多寺庙的红墙也不太一样吧。

    李晓诗仔仔细细看诸天万朝的观众们在弹幕里玩找不同,笑眯眯:“大家说得都对——为什么让大家来看这个在日本存在的唐招提寺呢,大家听名字也都知道了呀?这是唐朝的建筑。”

    她带着镜头在唐招提寺中漫步着:“唐朝时候,华夏和外国的交流是非常频繁的,许多国家会派‘留学生’来到大唐,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技术、制度等等,当时唐朝的街上随手一抓都有可能是外国人——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又以日本、韩国、印度,也就是倭国、新罗、和天竺为上。”

    “当时日本派到大唐的使者呢,被称为遣唐使。跟着他们一起来的有各种留学生和留学僧,前前后后派了十几批——大家都知道呀,当下生活的时间内,要出海,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但日本那时候就能派遣那么多,最多一次都有五百多人,可见他们对大唐的文化有多么向往。而结果也没有辜负他们的努力,大唐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都被他们带回了日本,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现在日本的一些文字、茶道、书法、包括传统的和服、还有一些端午七夕等节日,都是从华夏借鉴过去的。”

    在虚拟空间内一切都很简单,李晓诗伸伸手就招出了提前准备好的和服和日本的一些书画及平片假字符汉字等。

    “当时最有名的一个日本遣唐使叫做阿倍仲麻吕,他来到大唐,没几年后就在唐朝通过科举考取了功名——很厉害吧?”

    “但这种交流并不是单方面的,我们华夏也在往外派遣使节,去学习他们的文化,去传扬我们大唐的文化。对日本方面,大唐的优秀使节是一位叫做鉴真的高僧。鉴真来自扬州大明寺,受日本僧人的邀请,准备东渡日本传教,但前后五次都失败了,最后在自己双目失明的状况下开始了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这座唐招提寺,就是当时修建的。”

    “鉴真到达日本后,不仅传扬佛经,还把华夏的各种文化知识都传播了出去,为中日的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唐招提寺和鉴真塑像,现在被日本认定为了一级国宝。”

    李晓诗脸上带着与有荣焉的骄傲,作为华夏人,无论是否经历过那些年的苦难,文化自信都是没有丢失过的,是融在骨血里的。

    身为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家,身为泱泱大国的子民,理应有这样的文化自信和骄傲。

    天幕前,双目失明的鉴真怔然呆坐。

    他身边的小僧却没有这份稳重,喜形于色:“您听到了么,天幕说您成功了!唐招提寺——鉴真塑像、一级国宝!您在倭……日本!”

    另外的时空,为已经第六次上路的鉴真担心的僧人们都舒了一口气。

    鉴真师傅受到的打击太多了,现如今知道他终于夙愿达成,也算一种慰藉。

    总算没有白费这么多年的努力。

    这是……功德圆满啊。

    “这是东渡的僧人,还有西行的僧人——我们现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就是从这位西行僧人的故事中改编的。鉴真东渡,玄奘西行,这是华夏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位僧人,他们同样都出现在唐朝统治的时间内。”

    把数据和服和其他东西收起来,李晓诗没换位置,依旧在这座唐招提寺中漫步着,只不过口中的话锋已经转了。

    “玄奘西行是往天竺,不同于鉴真从海上过,玄奘一路都是陆路,但所历经的艰辛一点也没有少。在《西游记》中,作者给玄奘安了一位可以腾云驾雾七十一变降妖除魔的齐天大圣做徒弟,还有一匹由东海三太子幻化为的白马坐骑,另外还有天蓬元帅卷帘大将等都是他徒弟。”

    “但事实哪有小说那样的事情呢还有神仙来相陪?玄奘只是个普通人呀。贞观初年,他西往天竺,不畏艰难,历经重重磨难,整整花了四年的时间,才终于抵达天竺、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印度——在这里要说一句的是,印度当时并不叫印度,印度的这个名字也是玄奘回来后,认为这个翻译更准确,这个说法才一直沿用下来,直至今日。”

    “他回来后,携带了大量的佛经,为华夏的佛教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印度没有记录历史的习惯,所以根据玄奘经历写出的《大唐西域记》也成为了印度人追溯自家历史的一部古文学著作,玄奘在印度的地位极度崇高。”

    “在唐朝时期,新罗也有大量的‘交换生’。新罗人崔致远十一岁就到大唐来求学了,十八岁考中进士,后来又在唐朝做官,写下了大量诗文。他的文集《桂苑笔耕》流传至今——”

    说到这儿,感觉这节课差不多了,又看到弹幕上询问“齐天大圣”“天蓬元帅”等的内容,李晓诗嘻嘻一笑,抱出了一个盒子。

    “既然大家都对我刚刚说的《西游记》很感兴趣——嘿嘿,我给这个环节准备的奖励其实也是一套西游记,怎么样,巧不巧?”

    “那接下来,我就要来抽、嗯……选一位幸运观众,来到直播间回答我的问题了,如果答对了,这套现代精装版、附赠精美插画和海报的《西游记》就抱回家哦!”

    她话音落下,各个时空的观众都发现自己的面前多出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