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70-18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70-180(第4/14页)

闹。见这些读书人一开始还斯文有理,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大,语气越来越急,就连言辞也逐渐犀利,说是探讨,和吵架也差不多了。

    好一场唾沫横飞的口舌混战。

    上官仪有些尴尬,虽然失礼的不是他,但同为读书人,被太子殿下看到这一面,他也觉得有些丢人。

    干巴巴地解释:“殿下别误会,他们平时不是这样的……”

    李承乾一副你别驴我的表情:“我虽然不经常出宫,但常听宫外的消息,他们平时就是这个样子!”

    上官仪:“……或许殿下听说的都是他们探讨问题时的样子,这时候难免急躁些,但他们平时都是很斯文知礼的。真的!”李承乾笑嘻嘻:“是啊,一天探讨两回,一次探讨半天嘛。”

    上官仪:“……”

    李承乾见上官仪一脸绝望,好奇道:“你觉得他们这样不好?有偏见?”

    上官仪:他没有偏见,只是怕李承乾有偏见。

    事实上,在通过长安文化报出名之前,上官仪也常常是这些人中的一员呢。

    上官仪谨慎地说:“学生只是担心殿下误会……”

    “没什么好误会的。”李承乾不以为意道,“我觉得他们这样很好啊。”

    上官仪:“啊?”

    不嫌弃也就算了,还觉得很好,这真的是真的吗?

    “我哄你做什么。”不用上官仪说出口,只看他的神色,李承乾就知道他在想什么,笑眯眯道,“这就是我办《长安文化报》的初衷啊。”

    上官仪:“啊!”

    这回他是真的惊讶了:“殿下办《长安文化报》不是为了选拔人才吗?”

    李承乾点头:“你这么说也没错,不管开放言路还是开化民智,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大唐有更多人才。”

    上官仪:“啊?!”

    见杜荷目光奇怪地看着他,上官仪讪讪闭上嘴,他今天好像是有失稳重了。

    但这也不能怪他,谁能想到太子殿下办《长安文化报》的初衷是开放言路和开化民智呢?

    这两个词说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古往今来多少英主尚且做不到,有些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而太子殿下才十岁左右啊!

    《长安文化报》创刊之后,上官仪曾与友人探讨过办这报纸的目的。有些人可能觉得太子殿下只是闹着玩,上官仪却不这么认为。

    一则李承乾做事向来有结果,再就是萧瑀了。

    如果李承乾只是年纪小闹着玩,怎么可能请来萧瑀坐镇?

    讨论之后,他们一致认为太子殿下的目的是选拔人才。这样一个广为人知的平台,不分阶层、不论身份,接受所有人投稿,不就是为了给寒门一个晋身之阶吗?

    上官仪还想到他不久前曾向魏公行卷,当时魏公和几个小孩子在一块。那时候上官仪不知道那几人的身份,后来才知道那是太子殿下。之后不久就传出办《长安文化报》的消息,猜测李承乾有借报纸影响科举的意思。

    这也就解释了萧瑀这样的大佬为什么愿意插手一份报纸这样的小事。

    那时候上官仪已经被李承乾惊了一回,但直到今日他才知道,原来李承乾比他想象中的更厉害,考虑得更加长远。

    更厉害的是,李承乾并非异想天开,他的办法是有用的。

    ——线上(报纸上)线下(生活里)天天吵成一团,怎么不算开放言路呢?

    ——为了吵赢努力思考,务必考虑周全,想好应对之策,还经常吵着吵着就有新思路,读书人思维更灵活,普通人处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不知不觉也学到不少东西,怎么不算开化民智呢?

    想明白这些,上官仪看李承乾的目光满是敬仰:这就是他立志要辅导的明主啊!

    明主李承乾面朝大堂,张开双臂,发出中二宣言:“这就是我为阿耶打下的江山!”

    上官仪:“……”

    上官仪默默emo,这时候楼梯口上来几个高鼻深目的留学生。为首的人看到李承乾一愣,连忙上前行礼:“学生见过先生。”

    几个衣着华贵,身材高大魁梧的成年男人对着一桌小孩行礼,还口称学生和先生,引起旁边几桌人的注意,纷纷往这边看。

    然后就对上了侍卫的视线,还若无其事地摆动一下腰间佩刀——一边盯着他们一边摆弄那种。

    妈呀!

    围观群众赶紧收回视线,一点也不好奇了。

    好踏马吓人!

    而李承乾正在想眼前这留学生是谁。

    不怪他不记得,主要留学生有点多,随着东突厥覆灭,大唐国力越来越强,留学生也越来越多,李承乾见过的没几个。

    不过这人有点眼熟,应该是见过的,再看他衣着不俗,在一行人中明显处于尊位,且使用国子监的称呼,身份应该不低。

    杜构小声提醒:“是高昌的二皇子麴智湛。”

    “哦,是麴智湛啊。”李承乾想起来了,此人是随使团一起来的,当时受到了李世民召见,李承乾就是那时候见过他一回。只是时间有点久,加上不太会分辨异域人长相,所以一时没想起来。李承乾不曾掩饰,麴智湛一行如何看不出李承乾已经不记得他了,麴智湛也就罢了,随行之人却不免愤愤。

    李承乾固然是□□太子,二皇子也是高昌皇室嫡裔,难道不值得他重视吗?

    苏琛看到他们的反应,只在心里冷笑一声。不过一弹丸小国罢了,还不配李承乾给他们面子。

    李承乾热情地邀麴智湛坐下,其他人就没办法了,一张桌子统共就这么几个座位,不愿意留下麴智湛一个人的话,就只能和他的侍卫一起站着了。

    至于这些人来大唐之前也是皇亲贵族,是不是太委屈了人家?

    这话说的,他的侍卫也都出身不凡呢!

    李承乾笑眯眯的:“二皇子也来喝茶?”

    麴智湛点点头:“大唐的茶很好喝,茶楼也很热闹,我们没事的时候就会来坐一坐。”

    “你喜欢就好。”李承乾问他,“在大唐生活还适应吗?”

    “多谢先生关心。”麴智湛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大唐与高昌不太相同,不过并不难适应。”

    李承乾点点头:“大唐与高昌距离遥远,光是气候就差了很多吧?”

    “的确如此。”麴智湛顺着李承乾的话说起高昌和大唐的差异,也没有待很久,稍微坐了一会儿就告辞离开。

    苏琛静静看着他们走远,对李承乾道:“他在套你的话呢。”

    刚才麴智湛看似闲聊,实则明里暗里打听大唐的情况,李承乾有没有准备研发新东西之类,打量谁看不出来呢?

    杜构有些忧心:“如此看来,高昌对大唐未必有多少忠心,还得防着些才是。”

    苏琛冷笑一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哎呀,没关系啦。”李承乾无所谓地摆摆手,“安分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