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60-170(第4/20页)
所以大家心虚。
就连李世民也开始战术性喝水,他对萧瑀真的是又爱又恨,私底下没少跟长孙氏吐槽,频繁程度仅次于魏征。
萧瑀脸色微青,狠狠瞪了戴胄一眼。
戴胄丝毫不惧,不慌不忙地说:“宋国公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站着说话不腰疼。若你坐在我的位置上,只怕比我还着急呢!好不容易殿下想出了几个法子,你好歹也听一听。这法子有不稳妥的地方也是有的,咱们这些老家伙没殿下那么多奇思妙想,只能在这些地方把把关罢了。”
萧瑀无话可说,犹豫片刻还是坐了下来。
一场硝烟消弥于无形,惹得陈叔达看了戴胄一眼,满是羡慕。
这人口才是好,萧瑀这样固执的人都能被他二言两语压下去,不像他,只想和那厮打架。
是的,陈叔达和萧瑀关系不太好……准确地说,很不好。
其实不是什么大矛盾,只是他们两个政见总是不同,且二人性子一个比一个暴躁,经常说着说着就吵架,吵着吵着还可能动手,最严重的一回还惹怒了李世民,差点捋了官职让他们回家种地,多亏长孙氏和李承乾帮忙说情。
如果他能有戴胄的口才就好了,那他就……那他也不这么轻飘飘和萧瑀和解,非得狠狠骂那厮一顿不可!
*
经过大半天激烈讨论,最终达成一致:发展商业不是不行,但万万不能激进,应从小处着手,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继续。
最基本的就是取消宵禁和开放市场。
这时候宵禁非常严格,百姓入夜后除非特殊情况不能随意走动,违规出行被发现的轻则罚款,重则杖刑,因此丢掉性命的也不在少数。贸易也是官府划定区域,以长安为例,只有东西市可以买到东西,且还有时间限制,只有午时到天黑的半天时间。
这么做本来是为了便于管理,同时保护百姓人身安全,在李渊统治的武德年间,这个政策最大限度保证了长安和百姓的安全。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大唐发展到现在,这项政策已经从保护性的巢穴变成了束缚,死死困住里面的人。
听到要取消宵禁和开放市场的消息,长安及附近的百姓都激动起来。
他们被这两个政策折腾多少年了,平时大家出个门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小心,回去就赶不上宵禁的时间。晚上闷在屋里哪也不敢去,家里缺什么少什么,只能先凑活着,等到下半晌再去东西市买。
如果能取消就好了!
在百姓和李承乾的翘首以盼之下,一个月后朝廷颁布政令,宣布暂时性取消宵禁和开放市场。这算是试运行,没有出现大问题才会长久地施行下去。
从此以后,晚上百姓也可以随意出入各个坊市,东西市也将十二个时辰开放——只要有商家愿意熬夜做生意。
朝廷主打一个不管。
也不是完全不管,在市场管理和治安上还是用了心思的,制订了一系列措施,除了官府加派人手加强巡逻,商家和百姓也要遵守很多规矩。
好在规矩虽然繁琐,但是并不苛刻,中心思想只有一个:给我老老实实的,不要惹事!
对于心内无奸的普通人来说,这些规矩根本不算规矩,反而对他们有好处,很容易就接受了。
*
取消宵禁加开放市场的第一天,长安百姓见面的第一句话从“吃了吗”变成了“晚上逛去吗?”
大家翘首以盼,只等着入夜后呼朋引伴出去逛一逛。
东宫里,李承乾也兴致勃勃地和朋友们商量:“今天第一天取消宵禁,晚上长安肯定很热闹,我们也出去玩吧?”
第 163 章
李承乾长到这么大,晚上出去玩的次数屈指可数。
一则大唐宵禁制度严格,虽然李承乾有一定特权,但是晚上外面没什么人,出去也没什么意思。上元节倒是没有宵禁,但每年只有前后三天,天还没黑,李承乾就带着人往宫外走。
刚走到宫门口,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殿下且等一下!”
李承乾脚步顿住,回头就发现常松匆匆而来,疑惑道:“常叔父怎么来了?阿耶有事找我吗?”
常松快步走到李承乾面前,先是行了礼,平复一下呼吸才道:“圣上听说殿下要出宫,让奴婢问一问殿下,可是要去城中夜游?”
“对呀。”李承乾理所应当地点头,“今天肯定很热闹很好玩,我想出去看看。怎么了?”
常松笑眯眯道:“圣上担心殿下呢,城中虽然没有宵禁,宫门却还是要落锁的,殿下一会儿能赶回来吗?”
原来是为了这个。
“我只玩一会儿就回来,如果赶不回来就去找阿翁住一晚上,阿耶不用担心啦。”
李承乾有些心虚,平时李世民极少拘束他,只要带足了护卫,想出宫也由着他去,所以这次自觉做好了安排,也没想起来告诉李世民一声,倒惹得他担心了。
不好意思地说:“常叔父替我跟阿耶说一声,等我回来了再去找他赔礼。”
“诶!”常松脸笑成一朵菊花。
主子父子和睦,他看了心里也高兴。虽然常松觉得李承乾不用赔礼,李世民根本就不会生他的气,回去后还是原原本本把李承乾的话转述给李世民听。
李世民确实不生气——他开始飘了。
难得抓住臭小子的短处!既然他说要赔礼,明天必得让他好好赔!
常松:“……”
李世民得意不过三秒,想到李承乾高高兴兴出去玩,而他不仅不能出宫,还有一大堆奏表要看,明天还要早起上朝,笑容就逐渐消失,伤心地坐到书桌前干活,一边干还一边直叹气。
常松:“……”
有一个情绪丰富的主子真的……
另一边,自觉已经安抚好老父亲的李承乾高高兴兴出宫去,今天街上人的确很多,东市的坊门口更是聚集了大量人,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就等着看到时间不闭市的盛景。
李承乾也想看,从马车里出来,坐在辕座上等着。
终于到了平时闭市的时间,大家屏气凝神等了一会儿,没有听到闭市钲的声音,西市坊门依旧好好开着,没有官兵来撵他们走,百姓激动地欢呼出声。
李承乾和杜荷也站在马车上高声:“好耶!”
引得旁边的人侧目,一个高状的汉子抬头用目光比划了一下李承乾的高度,又看了一下他脚下的马车,满脸不服气地把抱着他腿嗷嗷叫的儿子扛到了脖子上。
杜构和苏琛:“……”
李承乾根本没注意到自己被这位胜负欲强烈的大兄弟挑战了,他从马车上跳下来,兴冲冲举起手:“冲!去玩儿啦!”
大量人流涌入东市,而东市也和从前不太一样,路上每隔一段就竖起高高的杆子,上面挂着灯笼,将黑夜照得明亮起来。商户门前也挂上了灯笼,家家店铺灯火通明,透过玻璃窗能看到里面热闹的场景。
摆摊卖东西的小摊贩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