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所周知的暴躁大臣到人人咒骂的女帝: 81. 超级大儒驾到! 搞臭名声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从众所周知的暴躁大臣到人人咒骂的女帝》 81. 超级大儒驾到! 搞臭名声(第3/5页)

!”“天啊!竟然是如此解!”“小子受教矣!”

    片刻后,那马融弟子下了马车,泪流满面,恭敬行礼:“今日得瑾公佘公指点,今身不敢或忘。”

    车队再次启动,缓缓进了洛阳城。

    有士人得到启发,冲到了街上,叫道:“在下清河崔氏子弟,有一事请瑾公佘公解答。”

    车队根本没有停留,缓缓从那崔氏子弟身边经过。

    无数士人鄙夷地看着那呆呆地崔氏子弟,你以为大儒是随便给人答疑的吗?人家是故人的子弟,又见过面,这才解答,你丫算老几?

    有人缠住了那马融弟子,客气地询问:“兄台,不知那瑾公佘公仙乡何处?尊讳是何?”

    那马融弟子道:“你等不知,为何在此等候?”拂袖要走。

    一群人微笑着死死缠住那马融子弟,那马融子弟迫于无奈,这才道:“那瑾公名讳为瑾瑜,那佘公名讳为佘戊戌。”

    一群士人这才放他离开,有了名讳就容易办事了。

    瑾瑜和佘戊戌的车队进了洛阳城中,后方无数士人跟随。

    数千人的队伍招摇过市,无数洛阳普通百姓欢呼:“是大儒来了!”

    有小孩子跟着马车奔跑,几个跟随在马车边的仆役取出吃食分给小孩子们,温和道:“危险,切莫乱跑。”

    无数人深深点头,不愧是大儒啊,太忒么的有爱了。

    有一辆华丽的马车在车队边停下,有仆役叫道:“我家主人是孙常侍的侄子,请两位大儒下车一会。”

    无数士人大怒,十常侍又蹦出来了!

    车队毫不停留,整个车队的人看都没看那孙常侍侄子家的仆役一眼。

    那孙常侍的侄子猛然从马车内跳出来,恶狠狠地指着车队:“你好!你好!你好!”

    无数士人欢呼:“好一个大儒!”

    “不愧是大儒!”

    “十常侍也配结交大儒?”

    “十常侍权倾朝野又怎么样,这才是有骨气的大儒!”

    瑾瑜和佘戊戌的车队缓缓进了某个大宅院,无数跟随的士人们皱眉,这座宅子空闲久了,竟然不知道是谁家的宅院。

    有士人挥手,几十个仆役挑了几担礼物到了宅子前,那士人恭敬道:“在下琅琊王氏子弟,求见瑾公和佘公。”

    一群士人大怒,就你机灵!

    立刻有几百个士人大声叫道:“在下并州李氏子弟,求见瑾公佘公。”

    “在下是徐州范氏子弟,得见瑾公佘公,三生有幸……”

    几百个士人的仆役奋力在人群中挤:“让让!劳驾让让!”

    前面的人理都不理,你说让就让啊,你是老几?我家主人也要见超级大儒,怎么可能让你先过去。

    宅子的大门打开,一个仆役团团作揖,恭恭敬敬地道:“我家主人隐居于世已久,不见外客,请尊客回去吧。”

    大门再次合拢,偌大的宅子内没有一丝声响。

    有士人大声赞叹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才是大儒的气质啊。”【注1】

    一群士人分分钟看穿了他的花招,不就是希望被超级大儒听见他的夸奖吗?

    立马就有无数士人跟着大声夸奖,有人嚎啕大哭:“大儒!不愧是大儒!一言一行蕴含天地至理!”

    有人开始唱歌:“南有嘉鱼,烝然罩罩……”

    一群士人死死地看着那人,兄弟啊,这首诗是表达求贤若渴啊,你忒么的在这里唱合适吗?

    那人毫不在意,继续唱:“……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老子要的是吸引人注意,管它合适不合适,说不定就因为不合适,所以两个超级大儒唤我进去见面了。

    有人反应极快,你会唱《诗经》《南有嘉鱼》,我难道就不会《诗经》?

    他大声唱道:“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

    又是一人唱道:“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一个士人悲愤极了,《诗经》中的《南有嘉鱼》《干旄》《殷其雷》都被你们唱过了,我唱什么?一咬牙,唱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无数人死死地看他,文盲!这是爱情诗!

    那士人坚决不承认,这分明是借着爱情表达对贤达的思念,就算是情诗又如何,我就是用深厚的感情爱两个超级大佬了,你管我啊!

    无数士人大怒,为了能够见大儒一面,什么手段都顾不得了!

    有人大叫:“瑾公佘公,可知汝二人大祸临头矣!”

    有人怒吼:“瑾瑜佘戊戌!你二人欠了我八百两银子!”

    有人使劲敲门:“□□!”

    有人大声地道:“老师,老师,是我啊!是弟子我啊!”

    有人瞅瞅围墙,要不要翻(墙)?不过对方有几千奴仆,翻进去会不会挨打?

    任由无数士人在宅子外如何折腾,宅子内瑾瑜和佘戊戌就是毫不理睬。

    消息传开,无数士人赞叹不已,这才是大儒的风范啊,不曾在江湖出现,可江湖处处有他的存在。

    有谣言道:“陛下有意拜两个大儒为三公!”

    洛阳城内无数士人更加激动了,若是拜在大儒门下,岂不是立马飞黄腾达?

    求见大儒的士人更加多了,可不论士人们如何求见,两个大儒就是不肯会客。

    洛阳城内赞叹声不绝:“这就是真正的大儒啊,功名利禄皆是浮云。”

    半个月后,两个大儒家附近已经成了洛阳士人每日必到之处,不论刮风下雨下雪下冰雹,总有数千人挤在宅院之外,费尽心机,只求一见。

    ……

    皇宫。

    大殿。

    朱隽道:“……徐州东海郡、东莱郡、琅邪郡寒冷异常,井中冰厚尺余,百姓……”【注2】

    刘洪平静地看着前方,仿佛没有听到朱隽的言语。

    张让看了一眼朱隽,朱隽理会,没有说下去,躬身退回了班列。

    他心中拔凉,徐州井中冰厚尺余啊,不会结冰的井水都结冰了,这徐州是冷到了什么程度,会有多少百姓冻死,做皇帝的毫无兴趣吗?

    他感受到了一些异样,环顾四周,却见一群士人官员冷冷地看着他,眼中满是鄙视。

    一个靠近他的士人官员淡淡地道:“朱光禄大夫不愧是寒门子弟,对百姓真是关心啊。”

    朱隽听着满满地鄙夷和讽刺,差点一拳打过去。王八蛋!身为官员关心百姓,在士人眼中竟然是错的!

    他面无表情地转回了头,想到了胡轻侯,真想像胡轻侯一样一拳打过去啊。

    朱隽忽然一怔,又转头仔细打量那个官员。

    那官员笑了:“朱光禄大夫有何指教?”

    “噗!”

    朱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