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从众所周知的暴躁大臣到人人咒骂的女帝》 80. 记住,你是有组织的人了 反派组织福利……(第5/5页)
在,我该向谁请教?”
这两人言语中的郑公是指郑玄,而陈公是指陈纪,都是当世名人。
附近便有人不服,行礼道:“不想李兄有何高见,在下愿意为君解惑。”
那李兄微笑,道:“甚好,甚好,有张兄在,吾无忧矣。”
周围的人微笑,今日的清谈由这两人开始。众人席地而坐,静静等待。
那张兄淡淡地道:“李兄,请为之‘通’。”
众人齐声道:“请为之‘通’。”
这处地方是京城内的著名“清谈”之所,士人们习惯了在此进行各种辩论,有时候针对时弊,有时候谈古论今,有时候为了免遭朝廷打压,辩论的话题集中在《老子》、《庄子》和《易经》之上。
一来这三部著作都比较“玄”,没有固定的结果。二来这些内容不会引起朝廷的针对。
这辩论中发表观点的过程便称之为“通”,而针对观点的辩驳称之为“难”。
众人看着两个人发表观点,而后辩驳,津津有味,不时赞叹。
“不错!才华横溢!”
“这句言语真是说得好!”
有不少人挤在人群中,跃跃欲试。
有人看了许久,咬牙忍住,退了出去。
一个友人跟上,惊讶地道:“王兄,你为何走了?你不是准备了许久吗?”
能够在这里发表意见,参与清谈那是出人头地,进入士人圈子的机会,当年曹躁、袁韶、袁述也在这里发表过言论的,这才名声大噪。
他追问道:“听说你准备评论胡轻侯,若是错过了今日,只怕这话题就没有什么用了。”
胡轻侯从冀州牧唯一人选成为小小的廷尉左监,此中过程和含义深远,有无数种解读方式,谁第一个解读,谁解读得精彩绝伦,谁就有机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只要声名鹊起,这被朝廷各个衙署和大佬征辟就不远了。
那王兄叹气道:“今日郑公和陈公都不在也就罢了,不过是缺少了两个权威的品评人,可今日只有区区数百人在……”
他重重地摇头,这里最多的时候聚集了三四千人呢,那是几乎所有在京城的士人都参与了,这时候发表言论才真正的是万众瞩目,声名鹊起。
那王兄长叹道:“纵然我有满腹才华在,没有人欣赏,又有什么意义?”
那友人叹气,p个满腹才华无人欣赏,不就是觉得自己的精妙言论若是被旁人听去了,然后在人多的时候窃用,分分钟就成全了他人。
“只是,机会难得啊。”那友人认真地道,想要出名就要冒风险,要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山寨的人分分钟暴露,反而增加了原创者的知名度。
那王兄长叹:“为何就没有一个名士欣赏王某的才华呢。”天下名士真是太忒么的稀缺了,想要遇到郑玄和陈纪真是太难了。
忽然,有仆役匆匆赶到,一脸喜色,道:“公子,有两位颍川名士在近日就要到京城了。”
那王兄急忙问道:“名士?可知道是谁?”
那仆役摇头,笑道:“只知道是大名士,有百余人在城门口候着,唯恐错过了。”
那王兄大喜,百余人提前数日等候着?那一定是超级大名士!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