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从众所周知的暴躁大臣到人人咒骂的女帝》 80. 记住,你是有组织的人了 反派组织福利……(第3/5页)
了门阀收佃租,老百姓都能吃饱饭了。
胡轻侯慢慢地道:“可是,从陛下的角度看,杀光了士人,铲除了门阀,对他而言有什么好处?”
“没了士人占据铜马朝的各层官职,就会有寒门子弟或者平民百姓占据。”
“寒门子弟和平民百姓有了官身,有了权力,难道就会没有野心?”
“用不了多久,寒门子弟和平民百姓就会成为新的门阀士人,就会同样与皇帝争夺(权)力。”
“新门阀士人与旧门阀士人的唯一区别可能只是定义‘士人’的标准不同,读的不是同一本书。”
胡轻侯苦笑:“对陛下而言,他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斗倒旧门阀士人,培养新门阀士人?”
“旧门阀士人是什么德行,陛下已经确定,新门阀士人是什么德行,陛下怎么确定?”
“老百姓还知道‘做生不如做熟’,陛下难道就会不考虑彻底换个新门阀士人的风险了?”
胡轻侯轻轻叹息:“胡某以己度人,以为今日是最好的摧毁门阀的机会,却不想陛下从来没有想过将士人尽数铲除。”
“陛下要的是斗而不破。”
胡轻侯苦笑,没有继续说下去。对刘洪而言,对刘洪而言,士人与平民一模一样,都是他的工具,而士人至少长得帅,穿得好,言谈得体。为什么要用丑陋的不懂吃不懂穿不懂享受毫无共同语言的平民?
胡轻侯摊手:“胡某今日之败,一开始就注定了,因为胡某彻底领会错了陛下的心思。”
“胡某时常嘲笑被人以己度人,什么皇帝家用金斧头,什么西宫娘娘摊大饼,不想胡某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张让等人宣称对刘洪的心思了如指掌,可惜那只是对日常生活的了解,涉及到张让等人从来不曾涉足的领域,十常侍完全不知道刘洪在想什么。
黄瑛都小心地看胡轻侯:“那么……老大是要安心做个廷尉左监了?”
胡轻侯笑了:“做梦!”
谁坑了我,我就坑谁!刘洪敢坑我,我就坑刘洪!
……
杨彪的府邸中上千宾客举杯畅饮。
今日赢得虽然莫名其妙,必须深刻复盘,但是且放到以后,此刻必须抛下一切公务,尽情欢笑。
大堂中,一群舞姬曼妙歌舞,乐声悠扬。
杨彪举起酒杯,大声道:“诸公饮胜!”
大堂内,花园中,无数人举起了酒杯,欢笑道:“饮胜!”
一个官员大声笑道:“我等屡屡被胡轻侯轻视,今日才出了这口恶气!”
无数官员大笑,谁都知道这句话的真正读法是“我等屡屡被刘洪轻视,今日才出了这口恶气”,虽然一些门阀或私人聚会的时候反对刘洪的言语毫无忌惮,但今日参与的人多且杂,还是必须注意谨言慎行。
一群官员举杯互相打眼色,今日“胡轻侯”就是“刘洪”,欢喜归欢喜,切勿说漏了嘴。
有官员笑道:“我还以为‘胡轻侯’对我等毫不在意,想打就打,想杀就杀,原来‘胡轻侯’其实色厉内荏,怕我们怕的要死。”
无数官员大笑,刘洪在掌握大好局面,可以绝杀的时候都萎了,果然是怕士人怕得要死。
有官员叫道:“‘胡轻侯’向我等投降了,以后我等再也不需要忌惮‘胡轻侯’了!”
众人举杯:“饮胜!”
又是一个官员叫道:“天下是我等士人的天下,我等士人代表了天下百姓,代表了正义,代表了朝廷的利益!”
众人欢呼举杯:“饮胜!饮胜!饮胜!”
寒门子弟朱隽是不是当了两千石的官员其实无所谓的,在士人几百年的刻意宣传之下,全天下都鄙夷投靠宦官的人,任何一个投靠宦官的人纵然有天大的功劳和仁政都会名声恶臭,被全天下人鄙夷和不耻。
士人们根本不用在意朱隽的未来,朱隽只是一个注定要完蛋的棋子。
凉州三明的段颎服(毒)自尽,全家差点流放,朱隽的下场不会比段颎好多少。
干掉朱隽真是普通的常规操作,既不需要期待,也没有丝毫的荣誉感。
但胡轻侯就不同了,胡轻侯是皇帝亲自下场力捧的小密探,干掉胡轻侯就是亲手打了皇帝的脸。
尤其是皇帝竟然当众萎了,投降了,这个前所未有的胜利足够让所有人欢喜无比。
杨彪不顾仪态,大声地欢笑,除了刘洪向士人投降的欢喜之外,更有其他理由。
铜马朝太尉杨赐被罢黜,太尉之位置空悬,杨彪有心从卫尉之职位更进一步,成为太尉,但成为太尉可不容易。
目前而言,司徒袁隗,司空张济,大司农张温成为太尉的可能性都比杨彪更大。
只是,今日的庆祝酒宴却是在杨氏府邸,这是不是表示百官认为杨彪比司徒袁隗,司空张济,大司农张温更具有号召力?
杨彪欢喜地大叫:“来人,上好酒!上羊肉!诸君饮胜!”
无数官员跟着欢呼:“饮胜!”
杨彪捋须大笑,父亲杨赐年岁已老,不可能再复起了,弘农杨氏唯有他有资格更上层楼。
他在人群中找到了何井,何井正搂着一个侍女亲昵。
杨彪大笑,何井是杨氏提拔起来的,必须继续团结在杨氏身边。
他又看向张济和张温,张济老朽不堪,也没资格与他争夺太尉的职务,张温出身寒门,能够进入士人圈子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难道还想更进一步?
杨彪笑容中带着一丝狰狞,不好说啊,张温今日蹦跶得可欢了。他暗暗冷笑,以后要对付的不是胡轻侯,也不是刘洪,而是张温了。
他的目光继续在人群中扫视,没有看到袁隗,这才想起袁隗被打得昏迷不醒。
杨彪嗤笑着,袁氏又是死了袁韶,又是举荐的皇甫高差点全军覆没,已经丢人现眼了,今日又被当众痛打,不死也残,就这模样也想当太尉?
杨彪大笑着,只觉从今以后就是他的天下了。他欣慰地在人群中寻找儿子杨休,汝南袁氏为什么声势浩大?无非是四世三公。
杨彪不耻地笑着。
汝南袁氏的子弟袁安官至司空、司徒;袁安的幼子袁敞官至司空;袁安的次子袁京的儿子袁汤官至司空、司徒、太尉,袁汤的儿子袁逢官至司空,袁逢之弟袁隗官至司徒。
四代人出了五个“三公”中的高官,被称为“四世三公”,这很了不起吗?
弘农杨氏丝毫不比汝南袁氏差!
杨彪的曾祖父杨震、祖父杨秉、父亲杨赐均官至太尉,这是三世三公!而且是三公中最高的太尉连续了三世!
这是汝南袁氏一大群司空司徒能够比的吗?
杨彪傲然笑着,汝南袁氏只是会吹牛,好像很了不起似的,弘农杨氏比汝南袁氏厉害多了!
只要他做了太尉,弘农杨氏就是四世三公!不,四世太尉!
而他的儿子杨休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