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所周知的暴躁大臣到人人咒骂的女帝: 72. 胡狗官有一群好人手下 选拔人才的方式……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从众所周知的暴躁大臣到人人咒骂的女帝》 72. 胡狗官有一群好人手下 选拔人才的方式……(第1/5页)

    次日,胡轻侯的奏本的更多内容被泄露了出来。

    “恳请朝廷派遣大臣护送《太平经》中卷入京?”杨赐冷冷地道,一句话中透露的消息有些多啊。

    杨彪毫不在意,道:“无非是换个角度表忠诚和拍马屁而已。”

    胡轻侯要求朝廷派大臣跑到冀州,然后再从冀州护送《太平经》中卷回朝廷,如此繁琐的行为不过是想要让朝廷知道《太平经》中卷如何重要,胡轻侯万万不敢信任手下菜鸟,而自己又无法从冀州脱身离开。

    或许还有一丝表示冀州战况危急,夸大自己功劳的意思,但这些都是小手段。若是胡轻侯真的打败了张角,这些小手段都在朝廷允许的范围之内,甚至还有些太老实了,可以再夸张一些。

    杨彪冷笑道:“‘破贼三十万’,胡轻侯根本不懂朝廷规矩。”

    铜马朝多有平叛平乱,前线将领上报战功,与后方统计战功有约定俗成的规矩。

    前线将领上报战功必须夸大百倍,杀一为百,杀百为万,不如此,何来功劳?【注1】

    后方按照虚报数字论功行赏,然后果断在内部统计数字的时候坚决扣掉掺入的一条黄河般的大水。

    胡轻侯奏本中这“破贼三十万”必然是有水分的,但是一定没有百倍,以皇甫高、朱隽、卢植遇到的十几万、几十万黄巾贼的数字估算,胡轻侯说不定只虚报了一倍到两倍,这真是良心报价了。

    杨彪淡淡地道:“皇甫高只怕是要被罢黜了。”

    论战功,皇甫高被黄巾贼的无名小卒困在陈留,胡轻侯大败黄巾贼贼首张角。

    论忠诚,皇甫高有违背圣旨的嫌疑,胡轻侯奉献了人人梦寐以求的《太平经》。

    皇甫高简直被胡轻侯比到了尘土中,而皇甫高更与胡轻侯有仇。

    刘洪不罢黜皇甫高简直没有天理了。

    杨赐呵斥儿子:“你只看见胡轻侯,没看见朝廷衮衮诸公吗?谁不想要《太平经》?”

    “胡轻侯要求朝廷官员到冀州护送《太平经》,为何不是看破了朝廷诸公个个对《太平经》虎视眈眈,干脆将烫手山芋甩给了朝廷?”

    杨彪恭敬点头,心中不以为然,若是这么说,那派谁可以信任?长生面前,谁值得信任?

    他看了一眼肃立在身边的杨休,杨休今日老实地没有说话。

    杨彪不以为意,儿子虽然聪明,终究年幼,对朝廷、对人心不了解,能够有一两次超出年龄的判断已经是神童了,以后多加培养,不能要求太多。

    杨彪慈祥地摸着儿子的脑袋:“今日早膳可喜欢?可有多吃一些?弘农杨氏的未来都在你身上,你一定要好好保护好身体。”

    杨彪对自己的慈父行为点一万个赞,丝毫没有被儿子比下去的愤怒不甘。儿子是他生的,他为杨家做出的巨大贡献就是生下聪明绝顶的杨休,这功劳还不够?

    他和父亲杨赐就是个中人之资,已经将弘农杨氏推上了一门二公卿的高度,聪明绝顶的杨休一定可以再上层楼,保证弘农杨氏三百年安稳。

    杨休温和地点头,努力装出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的乖巧,心中对父亲和祖父的单纯愚蠢真是心累极了。

    胡轻侯的奏本就是这么简单?

    杨休心中苦笑,他看穿了胡轻侯的诡计,可是又有什么用?

    他能够破解胡轻侯的诡计吗?能够的,太能够了,只要一句话就能破解胡轻侯的诡计。

    可是,杨休却不敢动。

    上一次他用一个“回阳”的谣言就离间了刘洪与十常侍、胡轻侯的关系,那是他智力碾压十常侍和胡轻侯,或者十常侍和胡轻侯愚蠢得找不到他吗?

    不是的,那只是造谣太容易了,十常侍和胡轻侯毫无防备,被他轻易得手。十常侍和胡轻侯想要事后追查造谣者就千难万难了,谁能知道和记得是哪个陌生人在街上胡说八道?

    而且十常侍和胡轻侯的敌人都太多了,哪怕只在京城待了短短时间的胡轻侯至少就有弘农杨氏、汝南袁氏、大将军何井、山东孔氏,以及一大群被她殴打的同僚,被她横眉冷对的门阀贵公子。

    十常侍和胡轻侯的敌人可谓是遍布整个朝廷,他们根本无从下手排查是谁躲在(幕)后攻讦他们。

    但这一次……

    杨休几乎确定这是胡轻侯和十常侍的陷阱。

    洛阳街头的各个酒馆、店铺、菜市场此刻肯定已经遍布了十常侍和胡轻侯的眼线,就等谁第一个出头破解胡轻侯的诡计。

    然后,十常侍和胡轻侯就会顺藤摸瓜,找出幕(后)黑手,用最凶残的方式疯狂报复。

    杨休以孩童般的纯真对着祖父杨赐和父亲杨彪笑着,他能够将他猜到的这些,以及破解方式告诉祖父和父亲吗?

    杨休只要想到祖父和父亲的愚蠢,以及对《太平经》的执念,深深怀疑祖父和父亲得知真相后会做出什么愚不可及的事情。

    他唯有以孩童的纯真微笑看着祖父和父亲。

    他身负延续弘农杨氏的地位和未来的重任,这其中也包括了阻止祖父和父亲做出伤害弘农杨氏的傻事。

    杨休纯真地笑着,想到他的其他兄弟姐妹就是一群幼稚愚蠢的小p孩,弘农杨氏的未来都在他一个人身上。他唯有更纯真地微笑和装傻。

    胡轻侯的诡计与弘农杨氏无关,弘农杨氏不知道毫无损失,知道了反而要倒大霉。

    ……

    第三日,刘洪下了圣旨,命令小黄门蹇硕带领五千羽林军北上冀州取《太平经》中卷。

    一群大臣愤然,一个官员启奏道:“陛下为了一本谣传的书籍而劳师动众,何也?”

    另一个官员出列,道:“陛下可知道五千人需要耗费多少钱粮?区区一本书籍,何须五千人?遣十余人足矣。”

    又是一个官员厉声道:“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太平经》纯属谣言,陛下岂能当真?这是要以鬼神治国吗?”

    一个官员须发皆张,喝道:“陛下!此刻卢北中郎将,朱右中郎将,皇甫羽林中郎将被贼人所困,朝廷派遣大军救援尚且不及,岂有调用五千精锐去取一部经书的道理?”

    一个官员大声嚎哭:“铜马朝江山大乱,陛下不知道为国为民,一心巫蛊,这是要坏我铜马朝天下吗?”

    刘洪拂袖而去:“退朝!”

    一群官员愤怒呵斥,大声嚎哭,待刘洪出了大殿,众人立马整理衣衫,抹掉眼泪和唾沫,恍若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呵斥皇帝的荒谬行为是公事,但论私,谁不知道刘洪定然派遣大军去冀州取《太平经》。

    一个前一刻还在呵斥刘洪不该派遣五千羽林军的官员不屑地道:“陛下只派遣了五千人?若是老夫至少派遣一万人。”

    一个为皇帝看重巫蛊而不重视大将安危的官员道:“陛下优柔寡断,此刻才下了决心,若是换做了我,昨日就派羽林军去冀州了。”

    长生啊!什么流民作乱,什么黄巾贼围困官兵,与长生相比算根毛?

    朝廷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